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9页。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一组数据3,x,4,5,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中x的值和方差为( )A.3和2 B.4和3 C.5和2 D.6 和22、对于一列数据(数据个数不少于6),如果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那么这列数据分析一定不受影响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3、在春季运动会中,有9名学生参加100米比赛,并且他们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若一名学生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外,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4、数字“20211202”中,数字“2”出现的频数是( )A.1 B.2 C.3 D.45、若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30,方差为8 B.平均数为32,方差为8C.平均数为32,方差为20 D.平均数为32,方差为186、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A.11组 B.9组 C.8组 D.10组7、某企业为了解员工给灾区“爱心捐款”的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员工的捐款金额整理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样本中位数是200元B.样本容量是20C.该企业员工捐款金额的极差是450元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8、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0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20,S丙2=23,S丁2=32,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一组数据分别为a,b,c,d,e,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加上同一个大于0的常数,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下列统计量与原数据相比,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中位数 B.方差 C.平均数 D.众数10、某班在体育活动中,测试了十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十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选手在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90,87,92,88,93,方差是5.2(单位:分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成绩的方差会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2、圆周率π≈3.141592653589793,数字5出现的频数是____.3、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4.5,则另一组数据2,2,2,…,2的方差为____.4、若式子的值为非负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方差是_____5、南京2021年11月1号的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为12℃,该日的气温极差为 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市提出城市核心价值观:“包容、尚德、守法、诚信、卓越”.某校德育处为了了解学生对城市核心价值观中哪一项内容最感兴趣,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成如图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对“卓越”最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人?2、为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某中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党史知识”竞赛,该校德育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将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并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_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1400名学生,估计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3、一次学科测验,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成绩达到9分为优秀.这次测验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如下:(1) 请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 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优秀率甲组( )3.76( )90%30%乙组7.2( )7.580%20%(2)甲组学生说他们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学生不同意甲组学生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学生观点的理由.4、在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来临之际,为了解某学校八年级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学校八年级部分同学,对其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抽查八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图中的值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被抽查的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4)根据统计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400名学生中,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5、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学校计划在“五四”前夕举行班级歌咏比赛,要确定一首喜欢唱的人数最多的歌曲为每班必唱歌曲.为此提供代号为四首备选曲目让学生选择,经过抽样调查,并将采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1,图2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有多少名?(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扇形图中的圆心角度数;(4)由统计图发现喜欢唱的人数最多的歌曲为哪一首?若全校共有1200名学生,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全校共有多少名学生喜欢唱此歌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先根据平均数定义求出x,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x=6,∴这组数据的方差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和求一组数据的方差,熟知平均数的定义和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2、B【分析】根据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即可得.【详解】解:由题得,去掉了一组数据的极端值,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组数的特征数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3、B【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意义知,只要知道了中位数即可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详解】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知道众数无法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它们都不能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只有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9名学生中,成绩按高低排列第5位学生的成绩是中位数,若该学生的成绩等于或高于中位数,则进入前5名,否则没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这四个统计量,前三个反映的是数据的平均水平,后一个反映的是数据的波动程度,理解这四个概念是关键.4、D【分析】根据频数的定义(频数又称“次数”,指变量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出现的次数)求解即可.【详解】解:数字“20211202”中,共有4个“2”,∴数字“2”出现的频数为4,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频数的定义,理解频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D【分析】由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可得再利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计算的平均数与方差即可.【详解】解: 样本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方差的含义与计算,熟练的运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进行推导是解本题的顾客.6、A【分析】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得解,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详解】解:由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可得:组数=(140-40)÷10+1=11,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7、A【详解】解:A、共2+8+5+4+1=20人,中位数为10和11的平均数,故中位数为150元,故选项A不正确;B、共20人,样本容量为20,故选项B正确;C、极差为500﹣50=450元,故选项C正确;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故选项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脂肪性获取信息,中位数,样本容量,极差,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8、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甲2=5,S乙2=20,S丙2=23,S丁2=32,∴S甲2<S乙2<S丙2<S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9、B【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及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一组数据a,b,c,d,e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同一数m(m>0),则新数据a+m,b+m,…e+m的平均数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加m,数值发生了变化则众数和中位数也发生改变,方差描述的是它的离散程度,数据整体都加m,但是它的离散程度不变,即方差不变;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意义与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10、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特点,与最高成绩无关,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以及中位数的特点,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众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另外一种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其确定方法是将所有数据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央的数据值就是中位数, 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而且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也没有影响.二、填空题1、变小【分析】求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数据的方差,通过方差大小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为88,90,92,平均数为方差为 ∵5.2>2.6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方差变小了,故答案为:变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数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3【分析】从数5出现的次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中,5出现了3次,∴数字5出现的频数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频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某数据出现的次数,掌握频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18【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设,,,…,的平均数为,则2,2,2,…,2的平均数为2,∵数据,,,…,的方差为4.5,∴=,∴===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熟练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先求出为非负数时所有整数的值,再求出其方差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解得.故的所有整数值为,,,0,1,2.该组数的平均数为:.方差为:.故填.【点睛】此题将分式的意义、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和方差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5、10℃【分析】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详解】解:该日的气温极差为22﹣1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运用方法,难度不大.三、解答题1、(1)500人;(2)见解析;(3)300人【分析】(1)用最感兴趣为“包容”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调查学生的总数;
(2)用总人数分别减去其他各项的人数得到最感兴趣为“尚德”的人数为100名;
(3)用最感兴趣为“卓越”所占百分比乘以2000即可.【详解】解:(1)150÷30%=500(名),∴该校共调查了500名学生;(2)最感兴趣为“尚德”的人数=500−150−50−125−75=100(名),
补全图形如图:
(3)∵最感兴趣为“卓越”所占百分比=×100%=15%,∴2000×15%=300(名)
所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全校对“卓越”最感兴趣的人数为300名.【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样本估计总体.2、(1)40,108°;(2)见解析;(3)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分析】(1)由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求出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即可解决问题;(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3)由该校共有学生人数乘以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即可.【详解】解:(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6÷40%=40(名),则在条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为:40-10-16-2=12(名),∴在扇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08°,故答案为:40,108°;(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3)1400×=350(名),即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3、(1)甲组平均数为6.8,中位数为6,乙组方差为1.96;(2)见解析【分析】(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求解可得;(2)可从平均数和中位数两方面阐述即可.【详解】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6、7、9、9、10,∴其平均数为=6.8,中位数为6,乙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5、5、6、7、7、8、8、8、9、9,∴乙组学生成绩的方差为=[2×(5-7.2)2+(6-7.2)2+2×(7-7.2)2+3×(8-7.2)2+2×(9-7.2)2]=1.96;(2)①因为乙组学生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学生,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②因为乙组学生的中位数高于甲组学生,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队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1)100,18;(2)见解析;(3)(4)72人【分析】(1)根据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1小时的占30%,共30人,即可求得总人数;(2)根据总数减去其他三项即可求得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进而补充条形统计图;(3)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阅读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最多,故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为1.5,根据第50和51个都落在阅读时间为1.5小时的范围内,即可求得中位数为1.5,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得100个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4)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比例为,400乘以18%即可求得.【详解】(1)总人数为:(人);故答案为:(2)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为:(人)补充条形统计图如下:(3)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抽查的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为1.5中位数为1.5,平均数为;(4)(人)估计该校八年级400名学生中,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学生有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关联,求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样本估算总体,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有180人;(2)见解析;(3)72°;(4)由统计图可知喜欢唱的人数最多的歌曲是C,估计全校共有480人喜欢唱此歌曲.【分析】(1)用曲目D的人数除以其占比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1)所求,先算出曲目C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3)用360度乘以曲目A的人数占比即可得到答案;(4)根据统计图可知喜欢曲目C的人数最多,然后用全校人数乘以样本中曲目C的占比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由题意得:总人数人,答: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有180人;(2)由(1)得喜欢曲目C的人数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所示:(3)由题意得扇形图中A的圆心角度数;(4)由统计图可知喜欢唱的人数最多的歌曲是C,估计全校共有人,答:由统计图可知喜欢唱的人数最多的歌曲是C,估计全校共有480人喜欢唱此歌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信息相关联,用样本估计总体,补全统计图,求扇形圆心角度数等等,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为考察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一组数据,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