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 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010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两种电荷 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010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两种电荷 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010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课时作业
展开基础巩固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答案】电荷;摩擦起电。
【解析】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 。
【答案】正;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是检验物体 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答案】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解析】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
4.电荷的多少叫 ,单位是 ,符号 。
【答案】电荷量;库仑;C
【解析】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其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5.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 C。
【答案】正;负;1.6×10-19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电荷量是指电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1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6×10-19库仑
6.(1) 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 。
(2) 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油等都是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
(3)金属是靠 导电的;酸碱盐水溶液是靠 导电。
【答案】(1)容易导电;导体;存在大量自由电荷;(2)不容易导电;绝缘体;没有自由电荷(3)自由电子;正负离子
【解析】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导电靠正负离子;
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7.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 电,将该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球与橡胶棒带 种电荷(选填“同”或“异”)。
【答案】负;同
【解析】因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上的电子会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
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当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若二者互相排斥,说明小球与橡胶棒带同种电荷。
8.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如图所示,金属球与金属箔之间用金属杆连接,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相隔。若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绝缘体;同种;排斥。
【解析】为了防止电荷被导走,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绝缘体材料相隔;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在带电体和两片金属箔间发生转移,两片金属箔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9.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 电,乙物体带 电。
【答案】负;负
【解析】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吸引丙物体,故乙带负电;甲物体排斥乙物体,故甲带负电。
10. 摩擦产生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答案】B
【解析】A、由于化纤衣服和皮肤摩擦起电,而带电的衣服又能够吸引轻小的灰尘,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滴遇冷会发生凝固现象,这样湿手就会粘在铁棒上,选项符合题意;
C、穿着化纤服装的人在晚上脱衣服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轻微的“僻啪“声,这是由于衣服和衣服,衣服和皮肤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D、印刷厂一般是采用静电复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纸张就带上了少量的电荷,由于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从而导致纸张粘在一起,不符合题意;
11.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答案】C
【解析】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摩擦过程中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的带正电;相互靠近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摩擦起电现象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把气球变成导体。
1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人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答案】B
【解析】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与梳子摩擦而带电。由于头发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
13.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 )
A.摩擦创造了电荷B.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
C.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D.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
【答案】B
【解析】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上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两根吸管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ACD错误。
14.如图,粒子a由粒子b、c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b是( )
A.质子B.原子C.电子D.原子核
【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a是原子核,b是质子,c是中子,故A正确。
15.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金属勺B.瓷碗C.塑料盒D.木铲
【答案】A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瓷碗、塑料盒、木铲都不善于导电,是绝缘体,金属勺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属于是导体。
1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答案】C
【解析】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A错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错误;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正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D错误.
17.电脑显示屏表面比它下面的电脑桌表面有更多的灰尘是因为( )
A.显示屏是用具有吸附灰尘能力较强的材料制成的
B.房间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温度较高
D.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带电,容易吸附灰尘
【答案】D
【解析】电脑显示器在工作时,产生了大量的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的灰尘.
18.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 )
A.正电荷B.负电荷C.不带电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因为缺少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为有多余电子带负电.
19.东汉《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的现象,这种吸引力是( )
A.分子间引力B.电荷间引力C.磁极间引力D.摩擦力
【答案】B
【解析】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这种吸引力是电荷间的引力,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A、甲乙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甲带正电,丙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C、乙带正电,丁不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C错误;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正确。
21.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答案】A
【解析】A、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故A正确;
B、塑料小勺和毛料布在摩擦的过程中,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所以塑料小勺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故C错误;
D、塑料小勺不容易导电,所以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能力提升
2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 电,B与C一定能相互 (填“排斥”“吸引”)。
【答案】负;吸引
【解析】∵A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说明A、C带异种电荷,
∴A带负电;
而A与B相互排斥,说明A和B带同种电荷,
∴B带负电;
而C带正电,
所以B与C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同种;绝缘体
【解析】用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
2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A.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答案】B
【解析】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电子时,其电子数量少于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量,对外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其电子数量多于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量,对外显负电。
综上所述,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原子核或原子的转移,也不能创造电荷。故ACD错误,B正确。
25.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解析】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
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带负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不带电,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26.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答案】A
【解析】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故A正确,BCD错误。
27.用一根棒去接触已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增大,则这根棒可能是( )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C.用毛皮摩擦过的金属棒D.不带电的金属棒
【答案】B
【解析】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当与物体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带的正电荷增多,该物体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不可能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错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带正电,所以可能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正确;用毛皮摩擦过的金属棒,因为金属是导体,很难带上电,所以不可能是用毛皮摩擦过的金属棒,C错误;因为该物体带正电,所以不可能是不带电的金属棒,D错误.
2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答案】B
【解析】AB、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会从毛皮夺得电子,即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所以橡胶棒因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
C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同,故CD错误。
29.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 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蓬松;异种;(2)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不相同;(3)负;得到。
【解析】(1)细丝下垂是因为其受重力的作用。再用手向下捋几下后,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等量的异种电荷;
(2)图a装置是常用验电器,当带电体接触金属棒时,下面的金属箔片张开,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图b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所以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不相同。
(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
30.郝雷同学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偏离情况如图.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请你根据此图,提一个科学问题 ?
【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解析】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向右偏转说明其受到向右的力,由于小球与物体A都带正电,所以其向右偏转是由于受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力造成的.随着小球距离带电体A的距离增大,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在减小,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由此可以提出问题: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或电荷间排斥力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有什么关系?)
31.如图甲那样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面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解析】】电路中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不通,无电流,进而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电路是通路,有电流进而说明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
根据实验现象可的结论: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也证实了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32.小芳在厨房帮助妈妈煮菜,不小心把细小颗粒的胡椒粉撒在白糖上面,为了重新把它们分离,小芳动了动脑筋想了想,然后动手找来了小塑料汤勺在干布上搓了搓,接着拿摩擦过的小汤勺靠近混有胡椒粉的白糖,果然胡椒粉纷纷被吸在了汤勺上,而白糖依然留在原来容器里.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胡椒粉被纷纷吸在汤勺上,而白糖却没有被吸引上来的原因.
【答案】汤勺与衣服摩擦起电,带电的汤勺吸引细小颗粒的胡椒粉,把比白糖质量更轻小的胡椒粉从白糖中分离,而白糖重力大于带电汤勺的引力仍留在原来容器里,所以胡椒粉和白糖被成功分离.
【解析】两个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从而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3.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桶,而要用金属桶?
【答案】桶内汽油与塑料桶壁摩擦,会使塑料桶带电,由于塑料是绝缘体,所以电荷不能及时流入大地,容易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引燃汽油,造成事故。而金属桶是导体,可使电荷流入大地,避免放电现象的发生。粒子
带电情况
a
带正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
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练习</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51两种电荷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51两种电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