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9781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7. 短文两篇 习题课件,共20页。
短文两篇第17课 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D课内知识优化练CDBDB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课外阅读拓展练C1. 下面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苔痕(tái) 鸿儒(rú) 案牍(dú)B. 德馨(xīng) 淤(yū)泥 洗濯(zhuó)C. 清涟(lián) 隐逸(yì) 亵(xiè)玩D. 鲜(xiǎn)有闻 甚蕃(fán) 陋室铭(míng)B••••••••••••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指官府文书)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C. 濯清涟而不妖(洗)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竖立)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艳)D•••••••••••3. 选出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 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C.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4.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1)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动用法,使……乱。•使动用法,使……劳累。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5.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点拨】本题运用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6. 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 问女何所思。B. 尝射于家圃。C. 何陋之有。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点拨】 D项为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D7. 默写填空。(1)有两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无案牍之劳形(3)《爱莲说》中用来象征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用来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阅读《陋室铭》,完成练习。8. 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陋室铭(míng) B. 苔痕上阶绿(héng)C. 草色入帘青(lián) D. 南阳诸葛庐(lú)【点拨】“痕”的读音为hén。••••B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调素琴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云 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名,有名。•博学的人调弄说••••▲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点拨】抓住关键词“斯”“惟”“馨”来翻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点拨】抓住关键词“丝”“竹”“乱”“案牍”“劳” “形”来翻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陋室不陋。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去地不五六尺 ______________(2)手下,鸣乃已 _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67页第12-15题。【点拨】“去”在文言文中的常用意思有“离开” “距离”,在这里是“距离”的意思。“已”根据语境,解释为“停止”。•距离停止•13.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C. 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D. 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孙权劝学》)C••••••••【点拨】 A项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前者为表方式或状态的连词,后者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但是”;C项两个词都是动词,译为“离开”;D项前者为动词,译为“碰到”,后者为介词,译为“到,等到”。▲1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点拨】抓住关键词“辄”“即”来翻译即可。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休息,不马上下来。15. 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点拨】联系鸟的遭遇及文末的议论句来理解本文的主旨,回答此题。示例: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规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