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交通与社会变迁
展开考点规范练40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
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2.清朝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至乐平县柏井驿,五十里至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到较高水平
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
3.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里余”
B.“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4.历史上有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美洲白银从墨西哥出发,穿越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
A.是中国与美洲直接贸易的开始
B.使中国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C.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5.新航路开辟后,亚非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但是需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此人们修建了亚非和欧洲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米迪运河 D.隋朝大运河
6.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间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妇女为最多”。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火车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B.交通工具变革使女性地位提高
C.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
D.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
7.李庆余、周桂银在《美国现代化道路》中指出,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这是因为( )
A.汽车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乡村的繁荣
C.汽车时代加速了城市人口的饱和
D.汽车时代致使城市环境污染加重
8.1908年上海出现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它只有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以随时上下。中国有轨电车的出现( )
A.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B.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消除了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
D.实现了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
9. “上海公共租界街市之繁盛,以南京路之江西路转角处为最,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次数,则电车四百五十次,摩托车九百次,马车一千次,腕车一万八千次,羊角车一千次,有过之,无不及也。”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 ( )
A.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
D.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
10.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中国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给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
B.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C.铁路运输结构优化和完善
D.促进两大经济圈之间的交流
11.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由马拉动带有凸缘轮子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1英里≈1.61千米)。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煤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摘编自[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13.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创立了漕运,秦始皇攻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唐时期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宋朝,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一带的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年,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朝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再至京师。明朝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朝漕运管理职责上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摘编自赵志浩《中国古代物流业的发展与模式》等
材料二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的物流方式不能满足商品与物资的流通。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开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打破了外国资本主义轮船运输势力对中国的垄断,是中国传统物流向近代物流转变的里程碑事件。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经济管理的专门机构——商部,1906年又专门成立了邮传部,统管全国航运、铁路、道路、邮政等事业。清末以来,形成了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近代劳动力市场,为物流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1840—194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考点规范练40 交通与社会变迁
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驰道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驰道加强了全国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已不存在诸侯国,故A项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驰道的修建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扩展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郡县制的影响,而不是修建驰道的影响,故C项错误。
2.C 题干材料没有表明政府修建驿路(官路)的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服务性行业的水平,故B项错误;清朝驿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客观上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商政策的松弛,故D项错误。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反映了市坊界限被打破,该现象出现于宋朝,故错误;宋朝时,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故C项错误;D项是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故错误;B项反映了南北经济交流加强,对外贸易发展,这与唐朝时扬州的情况相符,故正确。
4.D 由题干材料时间,可知“大帆船贸易”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大洲的相对孤立状态已被打破,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中国商人通过“大帆船贸易”,扩大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与美洲的直接贸易,排除A项;中国早就同西方国家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项;C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5.A 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从亚非到欧洲的最近水上通道,故A项正确;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距离,故B项错误;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故C项错误;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故D项错误。
6.C 题干材料“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妇女为最多”,说明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观念,故选C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火车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华客……并有妇女小孩”,可知交通工具的变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但其不是题干主旨,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淞沪、京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故排除D项。
7.A 在汽车制造业,流水作业法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汽车产量增加,使更多的人使用汽车,这使得城市中的富人离开城市去郊区居住,进而推动了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因此A项正确。
8.A 有轨电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A项正确;B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落后于西方,C项错误;1908年处于清朝晚期,并未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平等,D项错误。
9.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近代上海交通呈现出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0.D A、C两项是对铁路技术和铁路运输的影响,故排除;B项是对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影响,排除;结合所学知识,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促进了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的交流,故D项正确。
11.B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启用,推动时间标准化,即全国的时刻表都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人类生活受到标准时间的制约,故选B项。
12.参考答案:(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的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2)重要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13.参考答案:(1)基本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以粮食和军事物资运输为主;政府主导,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管理呈现专业化倾向;水陆并用。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为后世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历史背景:传统物流弊端显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入侵,近代物流思想和管理制度传入;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思潮推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0)交通与社会变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0)交通与社会变迁(含解析),共1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9交通与社会变迁和医疗与公共卫生: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9交通与社会变迁和医疗与公共卫生,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专练--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专练--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中国部分年份汽车生产量统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