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据,,,,,的众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5 B.4.5 C.25 D.242、已知小明在一次面试中的成绩为创新:87,唱功:95,综合知识:89;若三项测试得分分别赋予权重3,6,1,则小明的平均成绩是( )A.90 B.90.3 C.91 D.923、请根据“2021年全运会金牌前十排行榜”判断,金牌数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排名12345678910代表团山东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福建湖南四川辽宁金牌数A.36 B.27C.35.5 D.31.54、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下面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A.这种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 B.800名学生是总体C.每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是个体 D.1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5、2021年我县有101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01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101万名考生 B.101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C.2000名考生 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甘肃人民春节期间的出行方式 B.调查市场上纯净水的质量C.调查我市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 D.调查某航班上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7、在爱心一日捐活动中,我校初三部50名教师参与献爱心,以下是捐款统计表,则该校初三教师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金额/元50100150200300人数4181486A.100,100 B.100,150 C.150,100 D.150,1508、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实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则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 )A.7 B.8 C.9 D.109、数据,,,,,的众数是( )A. B. C. D.10、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学生2021年中考体育模拟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36404346485054人数(人)2567875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8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7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男装专卖店老板专营某品牌夹克,店主统计了一周中不同尺码的夹克销售量如表:尺码3940414243平均每天销售量/件1012201212如果每件夹克的利润相同,你认为该店主最关注销售数据的统计量是____.(填写“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2、已知7,4,5和x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3、某次测试中,小颖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计176分,如果再加上英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和数学的两科平均分多3分,则小颖的英语成绩是______分.4、一组数据:1,2,4,10,a,其中整数a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5、为了解某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50名学生,对其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 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阅读3小时对应扇形图的圆心角的大小为_________度.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满分是120分,以10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单位:分):-1,+8,-3,0,+12,-7,+10,-3,-8,-10(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某校为了了解八、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情况,现从八、九年级男生中各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了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记为(厘米),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所得的数据分为组:(组:;组:;组:;组:;组:),学校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部分信息:A.八年级被抽取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B.九年级被抽取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扇形统计图C.八年级被抽取的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在这一组的数据是: D.九年级被抽取的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在这一组的数据是: E.八、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______,______;(2)若该校八年级有男生人、九年级有男生人,估计这两个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不低于的人数一共多少人;(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你认为该校八、九年级中哪个年级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更优异,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为了了解某地区60~75岁的老年人的锻炼情况,利用公安机关户籍网,随机电话调查了该区60~75岁的300名老人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整理得到下面的表格:平均每天锻炼时间人数占被调查数的百分比男女合计1h以内(含1h)438312642%1-2h(含2h)20284816%2h以上75124%不参加锻炼773711438%合计147153300100%(1)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________人,女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________人,老年人中,参加锻炼的占被调查者的________%;(2)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男性大约是女性的几倍?(3)根据此表数据分析,你对该区老年人的锻炼情况有什么建议吗?(4)对本题的课题进行调查时,如果清晨到公园或市人民广场询问300名老年人,或在某居民小区调查10名老年人,你认为这样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的依据吗?请说明理由.4、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下,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5、为响应“双减”政策,老师们都精心设计每天的作业,兴华学校调查了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抽查学生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是______;(3)求所有被抽查学生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众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5出现了5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众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D【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详解】解:小明的平均成绩为分,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正确掌握各权重的意义及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定义解答.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5、6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第5名和第6名的金牌数是36、27,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故选D.【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4、B【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本题考查的对象是七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详解】解:A、题中的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总体为8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每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是个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1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与样本,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察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5、D【解析】【分析】根据样本的定义: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样本的定义可得,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样本的有关概念.6、D【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调查甘肃人民春节期间的出行方式,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B、调查市场上纯净水的质量,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C、调查我市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D、调查某航班上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应采用全面调查,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求解.【详解】解:由表知,这组数据的第25、26个数据分别为150、150,所以其中位数为=150,众数为10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8、C【解析】【分析】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可以分别表示报1,3,5,2的人心想的数,最后通过平均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14﹣x,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x﹣12,所以有x﹣12+x=2×3,解得x=9.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9、D【解析】【分析】根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求解.【详解】解:数据,,,,,的众数是3.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众数,掌握众数定义是解题关键.10、D【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总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该班一共有:2+5+6+7+8+7+5=40(人),得48分的人数最多,众数是48分,第20和21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分),平均数是(分),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二、填空题1、众数【解析】【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引起店主最关注的统计量是众数.故答案为:众数.【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众数的应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2、8【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4+5+7+x=6×4,解得:x=8,故答案是: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x1+x2+x3…+xn).3、97【解析】【分析】先求出三科的平均分,根据平均数的含义求出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即可求解.【详解】解:(176÷2+3)×3-176=(88+3)×3-176=91×3-176=273-176=97(分).答:小明的外语成绩是97分.故答案为:9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本题的难点是求出三科的平均分和三科的总分.4、3.8或4或4.2【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确定整数a的值,由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2,4,10,a的中位数是整数a,∴a=2或3或4,当a=2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2+2+4+10)=3.8;当a=3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2+3+4+10)=4,当a=4时,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2+4+4+10)=4.2,故答案为:3.8或4或4.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确定a的值.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等于这一组数的和除以它们的个数.5、144【解析】【分析】首先计算出阅读3小时所占圆心角的度数,再乘以3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阅读3小时所占圆心角的度数为1-16%-10%-10%-24%=40%,360°×40%=144°,故答案为:144.【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最高分是112分,最低分是90分,(2)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9.8分【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10名同学的成绩,再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即可得;(2)用10名同学的成绩总得分除以10即可得.【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这10名同学的分数分别为:99,108,97,100,112,93,110,97,92,90,∵∴最高分是112分,最低分是90分,故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112分,最低分是90分;(2)(分),故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9.8分.【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应用,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2、(1)225,238;(2)估计这两个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不少于220 厘米的人数一共有1890人;(3)九年级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更优异,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求出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不少于220厘米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3)根据中位数、众数进行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1)八年级20名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225(厘米),因此中位数是225,即m=225,九年级20名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38,共出现5次,因此众数是238,即k=238,故答案为:225,238;(2)1400×=770(人),1600×70%=1120(人),770+1120=1890(人),估计这两个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不少于220 厘米的人数一共有1890人;(3)九年级的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更优异,理由: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均比八年级的高.【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3、(1)70,116,62;(2)2倍;(3)要增强该地区老年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4)不可以,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可得出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由此进行解答;(2)由表格可知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其中男性有77人,女性有37人,进而可得到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的倍数关系;(3)此题答案不唯一,根据图表分析参加锻炼的人数不太多,可以就注重锻炼来分析;(4)可以根据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进行解答.【详解】解: (1)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有43+20+7=70(人),女性参加锻炼的人数有83+28+5=116(人);老年人中,参加锻炼的占被调查者的.(2)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中,其中男性有77人,女性有37人,故男性大约是女性的2倍.(3)根据此表数据分析: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约占38%,可见该地区的老年人锻炼意识不强,尤其是男性老年人,只有半数的男性老年人参加锻炼,所以要增强该地区老年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4)不可以,因为,清晨到公园或市民广场的老年人都是注意锻炼的老年人,不能代表该区所有的老年入的锻炼情况,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即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广泛性,故这种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实际.【点睛】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进行正确分析进而得到答案.4、35.6岁【解析】【分析】将所有人的年龄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即可.【详解】解:(岁).【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熟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5、(1)见解析;(2);(3)小时【解析】【分析】(1)根据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的占30%,共30人,即可求得总人数;根据总数减去其他三项即可求得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进而补充条形统计图;(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最多;(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得100个完成作业所用时间的平均数【详解】(1)总人数为:(人);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为:(人)补充条形统计图如下: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最多,故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的众数为1.5,(3)被抽查学生完成作业所用的平均时间为小时【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关联,求众数、平均数,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9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