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21-2022学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897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21-2022学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897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 学科 | 物理 | 年级 | 9年级 | 学期 | 第1学期 | |
课题 | 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 | |||||||
教科书 | 书名: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出版社:人教版 出版日期: 2012 年 6 月 | |||||||
教学人员 |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能力目标:会通过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快乐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1分20秒
21分10秒
38秒
| 引入
伏安法测电阻
总结布置作业
| 【PPT第3页】某次实验中,当小华在实验完毕检查实验仪器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电阻的铭牌不见了,他想把这个电阻的阻值重新补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吗? 【PPT第4页】我们没有直接测量电阻的仪器,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一些提示,如果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安,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大呢?这一定难不倒大家,根据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式R=U/I 代入数据,计算出电阻为20Ω,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电阻的阻值了。 所以要确定电阻R的大小,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它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我们把这种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然后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间接得到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PPT第5页】本节课我们就用伏安法来测量电阻,实验原理是R=U/I。 【PPT第6页】那么在测量这个未知电阻时,电压表需要与这个电阻并联,电流表需要与这个电阻串联,现在这个电路完整吗?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我们还需要提供电压的电源,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将他们用导线连接成完整电路,这样就可以测量电阻了。 是否经过一次测量就可以得到准确电阻值呢? 任何测量都存在着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实现多次测量,根据前面的实验经验,我们仍然把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而且滑动变阻器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确实是一举多得。 【PPT第7页】这是实验电路图,接下来需要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过程当中有一些注意事项,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回顾。 在实验之前,先检查电表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如果不在零刻度需要进行调零,保持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连接电路时,还要特别注意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电压表与未知电阻并联,正接线柱与电流流入端相连,负接线柱与电流流出端相连。 【PPT第8页】为了便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需要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物理量的排布按照按照测量顺序来确定,因此,表格第一行是电压U,第二行是电流I,第三行是电阻R,我们通过三组数据来计算电阻的平均值。接下来我们开始实验。 【PPT第9页】播放视频“伏安法测电阻” 【PPT第10页】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根据R等于u比I计算出此时的电阻为10欧,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另外两次的电阻也计算出来,分别都是10欧。将三次电阻测量的平均值10欧,作为测量的最终结果。 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当导体两端电压升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在变大时,电阻的阻值不变,几次测量计算的平均值跟一次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这类电阻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特点呢?我们再测量另一个同类电阻看一看 【PPT第11页】播放视频“伏安法测5欧姆定值电阻” 【PPT第12页】同样的方法计算出电阻的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 【PPT第13页】我们还可以对更多同类电阻进行测量,都是同样的特点,当加在他们两端的电压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改变时,电阻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确定的大小不变,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的电阻叫做定值电阻。 【PPT第14页】我们熟悉的小灯泡的电阻有多大呢?它也是不变的吗?将定值电阻跟换为小灯泡,依然用电压表测量它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它两端电压实现多次测量,同时保护电路。连接实物时也同样还要注意,开关保持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等注意事项。 【PPT第15页】播放视频“测小灯泡电阻前三组数据” 【PPT第16页】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所对应的电阻阻值,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三次小灯泡的电阻值不同,差异明显,而且随着电压的升高电阻也在变大,这里似乎存在这某种变化规律,显然电阻的这种变化不是由误差引起的,因此测量中平均值已经没有意义。 我们通过三组数据,不足以反映它的规律,因此需要再多测几组数据看一看灯泡电阻是否按照相同的趋势变化。 【PPT第17页】播放视频“测小灯泡电阻后四组数据” 【PPT第18页】我们计算电阻的阻值,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确实是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变大,电流变大而变大,这与前面的定值电阻的特点是不同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小灯泡的电阻变化呢? 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实验,重点观察,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的过程中,小灯泡亮度什么变化。 【PPT第19页】播放视频“回顾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 【PPT第20页】实验中,在小灯泡两端电压升高,电流变大时候,小灯泡也逐渐变亮,根据生活经验,有的同学想到小灯泡变亮的时候,灯丝的温度也可能在升高。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此是不是温度的升高而引起小灯泡电阻变大呢? 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 【PPT第21页】播放视频“测量小灯泡不同亮度的温度” 【PPT第22页】我们发现,当小灯泡的电压升高,电流变大时,小灯泡也变亮了。同时温度逐渐升高,电阻明显变大。 因此,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小灯泡的电阻变化与小灯泡的温度变化有关,小灯泡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PPT第23页】每一种用电器,都会存在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我们如何知道小灯泡是否正常工作呢? 这是三种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儿,这里字样指的是他们正常工作电压,分别是2.5伏,3.8伏和6.2伏,如果小灯泡恰好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工作,就是正常发光状态。如果超过了正常的工作电压,就可能会缩短小灯泡的寿命,甚至损坏小灯泡,因此使用过程当中不要超过正常的工作电压 【PPT第24页】图中所示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是2.5V,当两端电压为2.5伏时,它正常发光。那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大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测量 【PPT第25页】播放视频“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 【PPT第26页】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8.9Ω。 【PPT第27页】这是在生活中常用到的两种照明灯泡白炽灯和节能灯,白炽灯与小灯泡的发光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灯丝的炽热来实现发光效果,因此在发光过程中,许多电能会以热能的形式损失掉,减少这种热损失,就可以节约能源,为此人们发明了节能灯,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正常工作两种不同的灯泡的的温度变化。 【PPT第28页】播放视频“测量白炽灯正常发光时温度” 【PPT第29页】播放视频“测量节能灯正常发光时温度” 【PPT第30页】亮度相当的两盏灯都正常发光时,节能灯的温度远低于白炽灯,因此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 【PPT第31页】我们将本节课做个小结 伏安法测电阻就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定值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其电阻值不随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发生改变 小灯泡和白炽灯的电阻值会随温度改变发生明显变化 【PPT第32页】 这节课的作业 1基础性作业,完成“学生资源”中的课后练习 2拓展性作业,思考还有哪些测量电阻大小的方法,尝试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简述实验步骤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 ||||||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7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a>,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生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生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点PPT,播放视频,点PPT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