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病句9 语法速成 课件22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病句9 语法速成 课件22张,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语法单位一词,语法单位二短语,语法单位三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1.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2.比句子小的依次是词组、词、语素。3.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1.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1)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如:个、件、幢、下、次、趟等。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2.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除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了”“过”(时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表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例如:粮食//丰收 (名//动)(什么//怎么样)2.动宾短语由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例如:想/他 (动/代)(想/谁)
3.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面,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面,叫中心语。可再分为两种:(1)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志。例如:(他)的马 (代/名)还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例如:(中国)的崛起 (名/动)(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志。例如:(刚)回来 (副/动)
4.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词充当;后面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起述说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补语前头有助词“得”作标志。例如:学得 (动/形)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例如:今天和明天 (名“和”名,并列)一个或两个 (数量短语“或”数量短语,选择)
(一)单句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____ 宾语 定语( ) 状语[ ] 补语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修饰限制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划分句子成分(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1:“(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分析:“美丽”是“画眉”这个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高兴”是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部分,叫“状语”;“一首”是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叫“定语”。例2:歌唱得。分析:“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叫“补语”。
(二)复句1.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句的句子。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2.基本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例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例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例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例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例如: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例如: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例如:①我们之所以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②既然哥哥嫂嫂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三种类型。常见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例如: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就越称心。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③除非我们预先做了准备,否则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例如: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例如: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法与病句辨析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语法知识,一词类,知识梳理,二短语类型,三句子成分,四复句类型,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辨析语法类病句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语法类病句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成语赘余举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辨析语法类病句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语法类病句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学习目标,小组分工要求,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灵丹妙药,专家会诊,追病溯源逆向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