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练习,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等边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若∠BAC=30°,BC=2,则AB的长为( )
A.4 B.6 C.8 D.10
2、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PA=4,则PB的长度为( )
A.3 B.4 C.5 D.6
3、已知⊙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4、如图,在Rt△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射线BD与射线CE交于点P,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AEC≌△ADB;②CP存在最大值为;③BP存在最小值为;④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其中,正确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如图,在Rt△ABC中,∠ABC=90°,AB=6,BC=8.把△ABC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点B'恰好落在AC边上,则CC'=( )
A.10 B.2 C.2 D.4
6、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如果它的一个外角,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7、下列各曲线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根据不同的方程绘制而成的,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如图,AB为的直径,,,劣弧BC的长是劣弧BD长的2倍,则AC的长为( )
A. B. C.3 D.
10、在△ABC中,,点O为AB中点.以点C为圆心,CO长为半径作⊙C,则⊙C 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正方形ABCD是边长为2,点E、F是AD边上的两个动点,且AE=DF,连接BE、CF,BE与对角线AC交于点G,连接DG交CF于点H,连接BH,则BH的最小值为_______.
2、已知如图,AB=8,AC=4,∠BAC=60°,BC所在圆的圆心是点O,∠BOC=60°,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选取点P、E、F,则PE+EF+F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3、如图,点A,B,C在⊙O上,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AC=2,则的长为 _____.
4、如图,点D为边长是的等边△ABC边AB左侧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的动点D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DB=120°不变,则四边形ADBC的面积S的最大值是 ____.
5、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朝阳区一些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与冬奥会项目冰壶有关的选修课.如图,在冰壶比赛场地的一端画有一些同心圆作为营垒,其中有两个圆的半径分别约为60cm和180 cm,小明掷出一球恰好沿着小圆的切线滑行出界,则该球在大圆内滑行的路径MN的长度为______cm.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且.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2、在等边中,是边上一动点,连接,将绕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连接.
(1)如图1,当、、三点共线时,连接,若,求的长;
(2)如图2,取的中点,连接,猜想与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交于点.若,请直接写出的值.
3、已知:Rt△ABC中,∠ACB=90°,∠ABC=60°,将△ABC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当C转到AB边上点C′位置时,A转到A′,(如图1所示)直线CC′和AA′相交于点D,试判断线段AD和线段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将Rt△ABC继续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Rt△ABC旅转至A、C′、A′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旋转角α的度数.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O,Q给出如下定义:若OQ<PO<PQ且PO≤2,我们称点P是线段OQ的“潜力点”
已知点O(0,0),Q(1,0)
(1)在P1(0,-1),P2(,),P3(-1,1)中是线段OQ的“潜力点”是_____________;
(2)若点P在直线y=x上,且为线段OQ的“潜力点”,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3)直线y=2x+b与x轴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N,当线段MN上存在线段OQ 的“潜力点”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5、已知: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射线AB上取一点E,联结DE,将ADE绕点D针旋转90°,E点落在点F处,联结EF,与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交于点M,与射线DC交于点N.求证:
(1)当时,求的值;
(2)当点E在线段AB上,如果,,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联结AM,直线AM与直线BC交于点G,当时,求AE的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角为直角,可得 ,再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详解】
解:∵AB是⊙O的直径,
∴ ,
∵∠BAC=30°,BC=2,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径所对的圆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径所对的圆角为直角;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再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HL”,即可证明,即得出.
【详解】
∵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
∴,,
∴在和中,,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
圆的半径为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 当时,直线与圆相切,当时,直线与圆相离,当时,直线与圆相交,根据原理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
解: ⊙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
⊙O的半径等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
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
根据,,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得出∠DAE=90°,AD=AE=,可证∠DAB=∠EAC,再证△DAB≌△EAC(SAS),可判断①△AEC≌△ADB正确;作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当CP为⊙A的切线时,CP最大,根据△AEC≌△ADB,得出∠DBA=∠ECA,可证∠P=∠BAC=90°,CP为⊙A的切线,证明四边形DAEP为正方形,得出PE=AE=3,在Rt△AEC中,CE=,可判断②CP存在最大值为正确;△AEC≌△ADB,得出BD=CE=,在Rt△BPC中,BP最小=可判断③BP存在最小值为不正确;取BC中点为O,连结AO,OP,AB=AC=6,∠BAC=90°,BP=CO=AO=,当AE⊥CP时,CP与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相切,此时sin∠ACE=,可求∠ACE=3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OP=2∠ACE=60°,当AD⊥BP′时,BP′与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相切,此时sin∠ABD=,可得∠ABD=3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OP′=2∠ABD=60°,点P在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轨迹为,L可判断④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正确即可.
【详解】
解:∵,,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AE=90°,AD=AE=,
∴∠DAB+∠BAE=90°,∠BAE+∠EAC=90°,
∴∠DAB=∠EAC,
在△DAB和△EAC中,
,
∴△DAB≌△EAC(SAS),
故①△AEC≌△ADB正确;
作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当CP为⊙A的切线时,CP最大,
∵△AEC≌△ADB,
∴∠DBA=∠ECA,
∴∠PBA+∠P=∠ECP+∠BAC,
∴∠P=∠BAC=90°,
∵CP为⊙A的切线,
∴AE⊥CP,
∴∠DPE=∠PEA=∠DAE=90°,
∴四边形DAEP为矩形,
∵AD=AE,
∴四边形DAEP为正方形,
∴PE=AE=3,
在Rt△AEC中,CE=,
∴CP最大=PE+EC=3+,
故②CP存在最大值为正确;
∵△AEC≌△ADB,
∴BD=CE=,
在Rt△BPC中,BP最小=,
BP最短=BD-PD=-3,
故③BP存在最小值为不正确;
取BC中点为O,连结AO,OP,
∵AB=AC=6,∠BAC=90°,
∴BP=CO=AO=,
当AE⊥CP时,CP与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相切,此时sin∠ACE=,
∴∠ACE=30°,
∴∠AOP=2∠ACE=60°,
当AD⊥BP′时,BP′与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相切,此时sin∠ABD=,
∴∠ABD=30°,
∴∠AOP′=2∠ABD=60°,
∴点P在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轨迹为,
∵∠POP=∠POA+∠AOP′=60°+60°=120°,
∴L.
故④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正确;
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图形旋转性质,线段中点定义,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圆的切线,正方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弧长公式,本题难度大,利用辅助线最长准确图形是解题关键.
5、D
【分析】
首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然后结合旋转的性质得到AB= AB',BC= B'C',从而求出B'C,即可在Rt△B'C'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解:∵在Rt△ABC中,AB=6,BC=8,
∴,
由旋转性质可知,AB= AB'=6,BC= B'C'=8,
∴B'C=10-6=4,
在Rt△B'C'C中,,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变化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关键.
6、D
【分析】
由平角的性质得出∠BCD=116°,再由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得出∠A=64°,再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BOD=2∠A=128°.
【详解】
∵
∴
∵四边形内接于
∴
又∵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7、C
【分析】
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即为中心对称图形,即可判断出答案.
【详解】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错误.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练掌握中心对图形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A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
【详解】
解:矩形,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共2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9、D
【分析】
连接,根据求得半径,进而根据的长,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根据弧长关系可得,即可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求得,进而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详解】
如图,连接,
,
是直角三角形,且
是等边三角形
是直径,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弧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度,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求得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0、B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可得,根据三角形切线的判定即可判断是的切线,进而可得⊙C 与AB的位置关系
【详解】
解:连接,
,点O为AB中点.
CO为⊙C的半径,
是的切线,
⊙C 与AB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线合一,切线的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
【分析】
延长AG交CD于M,如图1,可证△ADG≌△DGC可得∠GCD=∠DAM,再证△ADM≌△DFC可得DF=DM=AE,可证△ABE≌△ADM,可得H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一点,取AB中点O,连接OD,OH,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不等式,可解得DH长度的最小值.
【详解】
解:延长AG交CD于M,如图1,
∵ABCD是正方形,
∴AD=CD=AB,∠BAD=∠ADC=90°,∠ADB=∠BDC,
∵AD=CD,∠ADB=∠BDC,DG=DG,
∴△ADG≌△DGC,
∴∠DAM=∠DCF且AD=CD,∠ADC=∠ADC,
∴△ADM≌△CDF,
∴FD=DM且AE=DF,
∴AE=DM且AB=AD,∠ADM=∠BAD=90°,
∴△ABE≌△DAM,
∴∠DAM=∠ABE,
∵∠DAM+∠BAM=90°,
∴∠BAM+∠ABE=90°,即∠AHB=90°,
∴点H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一点.
如图2,取AB中点O,连接OD,OH,
∵AB=AD=2,O是AB中点,
∴AO=1=OH,
在Rt△AOD中,OD=,
∵DH≥OD-OH,
∴DH≥-1,
∴DH的最小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证点H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一点.
2、12
【分析】
如图,连接BC,AO,作点P关于AB的对称点M,作点P关于AC的对称点N,连接MN交AB于E,交AC于F,此时△PEF的周长=PE+PF+EF=EM+EF+FM=MN,想办法求出MN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连接BC,AO,作点P关于AB的对称点M,作点P关于AC的对称点N,连接MN交AB于E,交AC于F,此时△PEF的周长=PE+PF+EF=EM+EF+FM=MN,
∴当MN的值最小时,△PEF的值最小,
∵AP=AM=AN,∠BAM=∠BAP,∠CAP=∠CAN,∠BAC=60°,
∴∠MAN=120°,
∴MN=AM=PA,
∴当PA的值最小时,MN的值最小,
取AB的中点J,连接CJ.
∵AB=8,AC=4,
∴AJ=JB=AC=4,
∵∠JAC=60°,
∴△JAC是等边三角形,
∴JC=JA=JB,
∴∠ACB=90°,
∴BC=,
∵∠BOC=60°,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OC=BC=4,∠BCO=60°,
∴∠ACH=30°,
∵AH⊥OH,
AH=AC=2,CH=AH=2,
∴OH=6,
∴OA==4,
∵当点P在直线OA上时,PA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MN的最小值为•(-)=-12.
故答案:-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3、
【分析】
连接OB,交AC于点D,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OABC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为等边三角形,由此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确定圆的半径,然后代入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连接OB,交AC于点D,
∵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OABC为菱形,
∴,,,
∵,
∴为等边三角形,
∴,
∴,
在中,设,则,
∴,
即,
解得:或(舍去),
∴的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弧长公式等,熟练掌握各个定理和公式是解题关键.
4、
【分析】
根据题意作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当点运动到的中点时,四边形ADBC的面积S的最大值,分别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作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
D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DB=120°不变,
在圆上运动,
当点运动到的中点时,四边形AD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如图:
,
,
,
在中,
,
解得:,
,
过点作的垂线交于,
,
,
,
,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勾股定理、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图象及掌握圆的相关性质.
5、
【分析】
如图,设小圆的切线MN与小圆相切于点D,与大圆交于M、N,连接OD、OM,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设小圆的切线MN与小圆相切于点D,与大圆交于M、N,连接OD、OM,
则OD⊥MN,
∴MD=DN,
在Rt△ODM中,OM=180cm,OD=60cm,
∴cm,
∴cm,
即该球在大圆内滑行的路径MN的长度为cm,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垂径定理是解答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证明见解析;(2).
【分析】
(1)连接,只要证明即可.此题可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因为,所以.
(2)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可分别求出的长和、的长,即可根据中位线性质求出的长,即的半径长.
【详解】
(1)证明:连接.
因为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
.
,
.
,是圆的半径,
是的切线.
(2)如图,,,
,,
,且,
,
,
且,
∴,
,
,
∴ ,
的半径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和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它们垂直即可解决问题.
2、(1);(2);证明见解析;(3)
【分析】
(1)过点作于点,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进而求得,在中,,,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延长至,使得,连接,过点作,交于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证明是等边三角形,进而证明,即可证明是等边三角形,进而根据三线合一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3)过点作于点,过点作,连接,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先证明,结合中位线定理可得,进而可得,设,分别勾股定理求得,进而根据求得,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1)过点作于点,如图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是等边三角形
,
,
在中,,
(2)如图,延长至,使得,连接,过点作,交于点,
点是的中点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设,则,
,
,
是等边三角形
,
即
(3) 如图,过点作于点,过点作,连接,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于点,
四点共圆
由(2)可知,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是矩形
,
设
在中,
,
在中,
在中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四点共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3、
(1),证明见解析
(2)成立,证明见解析
(3)
【分析】
(1)设,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都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2)在上截取,连接,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3)如图(见解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最后根据旋转角即可得.
(1)
解:,证明如下:
设,
在中,,
,
由旋转的性质得:,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
;
(2)
解:成立,证明如下:
如图,在上截取,连接,
由旋转的性质得:,
,
,
在和中,,
,
,
,
,
;
(3)
解:如图,当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由旋转的性质得:,
,
在和中,,
,
,
则旋转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4、(1);(2);(3)或
【分析】
(1)分别计算出OQ、PO和PQ的长度,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先判断点P在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外且点P在线段OQ垂直平分线的左侧,结合PO≤2,点P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可得点P在如图所示的线段AB上(不包含点B),过作轴,过作轴,垂足分别为 再根据图形的性质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3)由(2)得:点P在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外且点P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而PO<PQ,点P在线段OQ垂直平分线的左侧,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当时,当时,分别画出两种情况下的临界直线 再根据临界直线经过的特殊点求解的值,再确定范围即可.
【详解】
解:(1) O(0,0),Q(1,0),
P1(0,-1),P2(,),P3(-1,1)
不满足OQ<PO<PQ且PO≤2,
所以不是线段OQ的“潜力点”,
同理:
所以不满足OQ<PO<PQ且PO≤2,
所以不是线段OQ的“潜力点”,
同理:
所以满足:OQ<PO<PQ且PO≤2,
所以是线段OQ的“潜力点”,
故答案为:P3
(2)∵点P为线段OQ的“潜力点”,
∴OQ<PO<PQ且PO≤2,
∵OQ<PO,
∴点P在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外
∵PO<PQ,
∴点P在线段OQ垂直平分线的左侧,而的垂直平分线为:
∵PO≤2,
∴点P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
又∵点P在直线y=x上,
∴点P在如图所示的线段AB上(不包含点B)
过作轴,过作轴,垂足分别为
由题意可知△BOC和 △AOD是等腰三角形,
∴
∴-≤xp<-
(3)由(2)得:点P在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外且点P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
而PO<PQ,点P在线段OQ垂直平分线的左侧
当时,过时,
即函数解析式为:
此时 则
当与半径为2的圆相切于时,则
由
而
当时,如图,同理可得:点P在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外且点P在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
而PO<PQ,点P在线段OQ垂直平分线的左侧,
同理:当过 则 直线为
在直线上,
此时
当过时, 则
所以此时:
综上:的范围为:1<b≤或<b<-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情境下的知识运用,圆的基本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数形结合是解本题的关键.
5、
(1);
(2),0≤x≤1;
(3)AE的值为或.
【分析】
(1)过点E作EH⊥BD与H,根据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出EB=1-,根据正方形性质可求∠ABD=45°,根据EH⊥BD,得出∠BEH=180°-∠EBH-∠EHB=180°-45°-90°=45°,求出EH=BH=BEsin45=,以及 DH=DB-BH=,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解即可;
(2)解:根据AE=x,求出BE=1-x,根据旋转将△ADE绕点D针旋转90°,得到△DCF,CF=AE=x,根据勾股定理ED=FD=,EF=,可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BEM∽△FDM,得出,再证△EMD∽△BMF,得出,两式相乘得出,整理即可;
(3)当点G在BC上,,先证△BGM∽△DAM,得出,由(2)知△BEM∽△FDM,得出,得出,结合,消去y, 当点G在CB延长线上,,过M作ML⊥BC,交直线BC于L,证明△BGM∽△DAM,得出,根据∠LBM=∠CBD=45°,ML⊥BC,证出△ML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MLB∽△DCB,,CD=1,ML=,ML∥BE,结合△LMF∽△BEF,得出即解方程即可.
(1)
解:过点E作EH⊥BD与H,
∵正方形的边长为1,,
∴EB=1-,
∵BD为正方形对角线,
∴BD平分∠ABC,
∴∠ABD=45°,
∵EH⊥BD,
∴∠BEH=180°-∠EBH-∠EHB=180°-45°-90°=45°,
∴EH=BH,
∴EH=BH=BEsin45=,AB=BDcos45°,
∴,
∴DH=DB-BH=,
;
(2)
解:如上图,∵AE=x,
∴BE=1-x,
∵将△ADE绕点D针旋转90°,得到△DCF,
∴CF=AE=x,ED=FD=,
∴BF=BC+CF=1+x,
在Rt△EBF中EF=,
∵∠EDF=90°,ED=FD,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FE=∠DEF=45°,
∴∠EBM=∠MFD=45°,
∵∠EMB=∠DMF,
∴△BEM∽△FDM,
∴,即,
∵∠DEM=∠FBM=45°,∠EMD=∠BMF,
∴△EMD∽△BMF,
∴,即,
∴,
∴,
∴即,
∴,0≤x≤1;
(3)
解:当点G在BC上,,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BG,
∴∠DAM=∠BGM,∠ADM=∠GBM,
∴△BGM∽△DAM,
∴,
∵由(2)知△BEM∽△FDM,
∴,
∵DB=,
∴,
∴,
∴,
∵,
∴即,
解,舍去;
当点G在CB延长线上,,过M作ML⊥BC,交直线BC于L,
∵GB∥AD,
∴∴∠DAM=∠BGM,∠ADM=∠GBM,
∴△BGM∽△DAM,
∴,
∴,
∴,
∵∠LBM=∠CBD=45°,ML⊥BC,
∴△ML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ML∥CD,
∴∠LMB=∠CDB,∠L=∠DCB,
∴△MLB∽△DCB,
∴,CD=1,
∴ML=
∵ML∥BE,
∴∠L=∠FBE,∠LMF=∠BEF,
∴△LMF∽△BEF,
∴,
∵BE=AE-AB=x-1,LF=LB+BC+CF=,BF=BC+CF=1+x,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AE的值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性质,图形旋转先证,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形相似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关系式,本题难度大,利用辅助线狗仔三角形相似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一个宽为2厘米的刻度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有,如图,是的直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