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6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6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6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2、高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和美食,下面高州的景点和特产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垌风车发电 B.东门粉皮米磨成浆C.西岸木刻版画 D.根子荔枝酿酒3、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4、2021年6—8月,奉贤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三星堆出土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金属 B.雕刻玉石 C.锤打黄金 D.打磨象牙5、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运输火箭 B.组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醋 B.蜡烛燃烧 C.滤纸折叠 D.食物腐烂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8、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某化学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2)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由此可知、蜡烛的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3)为了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同学们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却发现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固体,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B.请教老师,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原因C.上网查蜡烛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组成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2、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的一般用________,块状的用________,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可将试管倾斜,用________或________将药品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地________起来。3、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4、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______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5、2010 年 4 月 15 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露事件,16 日又发生两次三氯化氮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厂区。爆炸发生后,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在外围 50 米处形成两道水幕对空气中氯气进行稀释,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含量。这次事故至少造成 9 人死亡,3 人受伤,15 万人紧急疏散。细读以上报道,根据以下要求填空,文中所述氯气的三点物理性质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6、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4)大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6)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用到__________。7、分别用最简单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区别酒精和水:(1)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8、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 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请选择试管的放置方法是(填字母编号): (1)给试管的固体加热:______;(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______;(3)往试管里滴加液体:______;(4)洗涤后的试管放置:______。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1)按字母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c___________;m___________;n___________。(2)量取5mL水时,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写字母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保持水平。10、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加热2-3ml液体药品,需要的仪器有哪些?_____(2)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_____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蜡烛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我们并没有观察到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探究: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原因是______。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集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__,假设______(填序号)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点燃白烟,发现蜡烛______,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_。3、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是有所不同的。请你你根据你所学过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1)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_______,空气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少量_____分别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振荡呼出气体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取两张干燥的玻璃片,对着期中一块哈气(4)呼出的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_______。(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_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6)如果想收集教室里面的空气作为我们吸入的空气到实验室探究,你会怎么做?_______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却没有火焰。(提出问题)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导管一端伸入蜡烛火焰的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得出结论)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条件是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小明发现蜡烛燃烧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___性,这是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6、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猜测。(解释与结论)(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的猜测是正确的.(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7、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可观察到:①_________________;②手摸烧杯壁,感觉到____________; ③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翻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_。(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__________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_。(获得结论)猜想_________正确。(交流反思)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8、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 外焰处的铁纱网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网无明显变化 Ⅱ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 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Ⅲ硫酸铜粉末变蓝,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 (1)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2)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经过询问老师得知:白烟是石蜡的_____小颗粒(填“固态”或“液态”或“气态”)(3)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4)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下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_______。9、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2)将蜡烛点燃,把火柴梗放在火焰上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_______(填“a”、“b”、“c”)部分最先碳化,这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发现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三(5)班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__(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5)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通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最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全面,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