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815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815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815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
展开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
- 下面是对考试文具物理量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涂卡用的2B铅笔芯直径
B. 答卷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长度15cm
C. 一张物理试卷纸张的厚度约为
D. 作图用的三角板分度值是1nm
-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图中的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D. 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0米以上
- 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红周末到长隆马戏团看表演,发现马戏团的训狗员手拿一个指挥棒,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也听不到。则指挥棒发出的声音可能是
A. 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 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
C. 声音的响度太大
D. 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A. 放在衣柜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 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 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湖中倒影是光的漫反射
B. 水中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
C. 海市蜃楼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 雨后天空的彩虹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图中能正确且完整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光路是
A. B.
C. D.
- 如图所示,通过画光路图可确定蜡烛所成的像。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与这个光路图相当的是
A. 放大镜 B. 电影放映机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 |||||||||||
牛奶密度 |
A. 未掺水 B. 掺水含量以下
C. 掺水含量 D. 掺水含量以上
- 如图所示的FR1DZ1红外线温度计又叫“测温枪”。使用时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里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被测物体的温度。MT1961、MT16C2两款电子温度计,都是通过液晶直接显示身体被测部位的温度。由于新冠疫情时期,人们进入商场、医院等公共场合,乘坐交通工具必须测体温,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计 | ||||
型号 | FR1DZ1 | MT1961 | MT16C2 | |
测量部位和时间 | 额温 | 1秒 |
|
|
腋温 |
| 120秒 | 5分钟 | |
肛温 |
| 10秒 | 60秒 | |
口温 |
| 30秒 | 60秒 | |
记忆 | 30次 | 1次 | 1次 | |
显示精度 | ||||
背光 | 双色背光显示 |
|
| |
智能微调 | √ |
|
| |
测温范围 |
A. FR1DZ1型号的温度计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B. MT1961型号的温度计测温范围最广
C. MT16C2型号的温度计测量时间最短
D. FR1DZ1型号的温度计测温时不需要接触人体
- 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前20s甲、乙哪辆车快些?答:______ ;理由是______ 。
乙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
甲车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5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 。
- 把带有“F”字样的纸板放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让凸透镜逐步远离纸板,用眼睛透过透镜观察纸板上的“F”字,当透镜分别在a、b、c三个位置时,眼睛看到的像如图所示,各位置的物距即物体“F”到凸透镜的距离已记录在下表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请在下表中写出各位置的物距u与焦距f的大小关系;
请在下表中写出各位置所成像的特点从像的大小、正倒来描述像的特点;
凸透镜位置 | a | b | c |
物距u | 5cm | 15cm | 25cm |
物距u与焦距f的大小关系 | ③______ | ⑤______ | |
像的特点 | 放大、正立 | ④______ | ⑥______ |
由实验可知,同一个透镜,______ 不同,凸透镜所成的像也不同。
- 如图甲,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像。小明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图像如图乙;过了几秒钟,图像变成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声音的______和______没有改变,______改变了以上空格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该音叉1s内振动了256次,则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为______ Hz,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音叉发出的声音为______选填“乐音”、“噪音”。
- 请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完成图所示的凸透镜光路图。
- 平静的湖面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水面上方发光点代表云,中另有一发光点代表鱼。人在岸边看到、的像刚好重合时,就会发生上面的现象。请画出此时: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及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 小芳的外婆家住南京,小芳妈想利用5天的年休假去探望外婆。为了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小芳帮助妈用手机购票软件查询。发现从广州到南京的飞机航班从6::15共有60多架次。不同时间段的飞机航班票价不同,时间段越好价格越贵,图甲是小芳妈妈出行那天时间段最好的飞机航班和票价。而从广州到南京的直达高铁每天只有一个车次,图乙是高铁的车次详情。
小芳家住广州,从家到白云机场和到广州南站需要的时间基本相同。小芳外婆家到达南方禄口机场和到南京南站的时间也基本相同。请问:
如果你是小芳,会建议妈妈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请写出选择该交通工具的两个理由。
广州到南京大约1360km,请你计算10:50起飞的东航SC9861航班的平均飞行速度?
制造飞机时,为了减轻飞机自身的质量,应选用密度______ 的材料选填“大”“小”飞机在机场滑道滑行准备起飞,空姐提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坐在座椅上不要动以______ 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妈妈在做菜时问小明,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于是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往烧杯中倒入花生油,测出烧杯与花生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 g。
把杯中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 。
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为26g,则刚才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 。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花生油的密度是______ 。
小明发现家里的那桶花生油标有5L,则这桶花生油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如图是小雨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如图,当B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 选填“可靠”“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
如图,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的。
如图,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 -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
在图乙中,______ 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在第10分钟,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为了完成上面的实验步骤,小明还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的熔化过程中相关数据和状态的表格。
a |
|
|
|
| … |
b |
|
|
|
| … |
状态 |
|
|
|
| … |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分析,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a:______ ,b: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涂卡用的2B铅笔芯直径1m,故A错误。
B、答卷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长度15cm,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一张物理试卷纸张的厚度约为,故C错误。
D、作图用的三角板分度值是1mm,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①的图象是图象,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②的图象是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的图象是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的图象是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
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和图象的识别和应用。
3.【答案】B
【解析】解:A、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故A错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振动引起结石的振动,结石被振碎,随尿液排出体外,这是超声波振动引起结石振动,说明声具有能量,故B正确。
C、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原声和回声间隔大于,声音在内移动的距离为:,所以声源距离障碍物的距离:,所以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故D错误。
故选:B。
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引起其它物体的运动,属于声传递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原声和回声间隔大于,计算声源和障碍物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真空不能传声、声的利用、减弱噪声的途径、原声和回声等,考查面比较广,基础性强。
4.【答案】A
【解析】解: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到50000Hz,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相差较大,指挥棒发出的声音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但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A正确。
B.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故B错误。
C.声音的响度大,观众更容易听到,故C错误。
D.声音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中传播,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D 错误。
故选:A。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声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都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5.【答案】A
【解析】解:A、放在衣柜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固态的樟脑球直接升华为气态,故A正确。、
B、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地上的水变干了是水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是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B
【解析】解:
A、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7.【答案】D
【解析】解:
A、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在发生折射的同时还会发生反射,而图中只有折射,没有反射,故A错误;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而图中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左侧,故B错误;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
D、图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D。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发生光的折射时: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特别注意反射角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①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②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③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由图知,,,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第①个条件,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选:C。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根据上述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注意物距条件的应用和把握,熟知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和的牛奶之间。
故选:C。
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与表中不同掺水量的牛奶密度相比较,就可以确定牛奶是否掺水,或掺水的比例了。
熟练运用密度的公式求取物质的密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
10.【答案】D
【解析】解:A、根据温度计的显示精度,FRIDZ1红外线温度计和MT1961两种是,MT16C2的精度是,所以MT16C2的数据最准确,故A错误;
B、根据表格内容显示:FRIDZ1红外线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MT1961、MT16C2两款电子温度计测温范围,FRIDZ1红外线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最广,故B错误;
C、FRIDZ1红外线温度计测温时间是1s,其比其它测温计用时都要少,故C错误;
D、FRIDZ1红外线温度计使用时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即可,不需要接触人体,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表格中知识内容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解决此题关键是将题目表格中内容掌握清楚,仔细审题不难做出。
11.【答案】甲车 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解析】解:由图知,甲车在前20s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在前20s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由图知乙车在前30s内的路程为750m,
乙车平均速度为:
;
甲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车平均速度为:
,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车50s通过的路程为:
。
故答案为:甲车;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分析解答;
根据乙车在前30s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算出乙车平均速度;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可求甲车的速度,再根据可求甲车50s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放大倒立的实像 缩小倒立的实像 物距
【解析】解: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15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为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实验可知,同一个透镜,物距不同,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也不同。
故答案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分析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熟记规律的内容,能做到举一反三。
13.【答案】音调 音色 响度 256 乐音
【解析】解:从乙、丙两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乙、丙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发声体的的材料结构没变,则音色没改变;振幅变小,响度变小;
音叉发声时,在1秒内振动了256次,频率为;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声,此声波属规则振动产生的,因此应是乐音。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响度;256;乐音。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音叉发声时,在1秒内振动了256次,可以求出频率;
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频率和物理角度乐音和噪音的区分,难度不大。
14.【答案】解:第一个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第二个图中中的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5.【答案】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关于水面的像点,连接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
【解析】人在空气中看到在水中的位置就是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的折射规律和光在空气中发生反射的规律的综合应用,要熟记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才能灵活解答本题。
16.【答案】小 地面
【解析】解:小芳家住广州,从家到白云机场和到广州南站需要的时间基本相同。小芳外婆家到达南方禄口机场和到南京南站的时间也基本相同。根据上图可知,飞机和高铁相比,飞机用时更短,而且价钱更便宜,如果我是小芳,会建议妈妈选择飞机。
广州到南京大约1360km,即,10:50起飞,13:10到达,
则用时::,
所以东航SC9861航班的平均飞行速度;
因为,所以制造飞机时,为了减轻飞机自身的质量,制造飞机要选择密度小的材料;飞机在滑行,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故答案是:
如果我是小芳,会建议妈妈选择飞机,因为用时短并且价格便宜。
东航SC9861航班的平均飞行速度约为。
小;地面。
从运行时间和价格方面去分析选择哪种交通工具会更高。
已知广州到南京的距离以及广州到南京的时间,根据来计算东航SC9861航班的平均飞行速度。
为了减轻飞机自身的质量,根据可知:制造飞机要选择密度小的材料;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该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参照物的选取,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
【解析】解:读图可知,天平的示数为;
量筒的示数为;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花生油的密度为:
;
这通花生油的体积为,
则这桶花生油的质量为:
。
故答案为:;;;;这桶花生油的质量为。
在读取天平的示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用总质量减去剩余部分的质量便可得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再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即可运用密度公式算出其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算出花生油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内容很重要,但难度不大,掌握读数的技巧和基本仪器的使用规则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8.【答案】不可靠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可逆 不能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只有一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不合理;
如图,从AO入射,从OB反射,那么从BO入射,从OA反射,说明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只有F和E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可逆;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由实验数据探究实验规律时,多组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规律具有普遍性,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只有两个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此时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验考查了光的反射的探究过程,如何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否合理等等,实验时我们要掌握实验结论,更要关注实验过程。
19.【答案】BC 固液混合态 98 小于 时间温度
【解析】解:由图知,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丙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其沸点为;
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所以此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冰在不同时间的状态,故应添加:时间、温度;
故答案为:;固液混合态;;小于;时间;温度。
冰是晶体,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
根据水沸腾时温度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结合图象判断出沸点;掌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探究晶体冰的熔化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规律时,还需要明确晶体冰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状态。
此题通过对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的分析,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特点、液体沸腾的特点及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对实验问题的评估,要正确分析,首先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docx、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pdf、23-24天河区八上期末物理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天河区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河区八上物理期末试卷,共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