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品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品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品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品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品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杂质
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C.用稀盐酸清洗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实验室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2、纳米Fe粉可治疗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H2+FeCO3Fe+H2O+CO2)制取纳米铁粉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部分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②中依次盛装盐酸、浓H2SO4
B.反应开始时,点燃Y处的酒精灯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C.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⑤是尾气处理装置
D.装置②和装置④可以互换位置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行车链条涂油可防锈
B.印染厂的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行处理
C.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D.硝酸铵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5、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实验操作 |
A | CaO(CaCO3) | 水 | 溶解、过滤 |
B | H2(CO) | CuO | 加热 |
C | KCl(KClO3) | MnO2 | 充分加热 |
D | N2(O2) | 铜网 | 加热 |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 B.过滤
C.乙醇溶于水实验 D.蒸发食盐水
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
C.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酸雨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 | 鉴别 H2SO4溶液和 NaCl溶液 |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C | 区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
D | 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化学源于生活。请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热米饭”的原理是∶ 加入水与发热包中的生石灰接触。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
①天然气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充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为燃料的优点有无污染、______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口罩是防疫必备品,其中医务工作者所戴的一种特殊口罩中含有活性炭,这利用了活性炭 ____性 。
②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③中成药莲花清瘟对治疗轻型新冠肺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C27H34O11)。下列关于连翘甙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连翘甙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连翘甙由72个原子构成
C.连翘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11 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④利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含有过氧化氢、醋酸(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类似)等物质,向其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
A.Cu B.NaCl C.Fe D.MnO2
2、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
(1)2个双氧水分子____;
(2)Ca(OH)2的俗名_____;
(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 石蕊溶液 | 酚酞溶液 |
稀盐酸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溶液_________色 |
稀硫酸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溶液_________色 |
稀氢氧化钠溶液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氢氧化钙溶液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溶液变_________色 |
4、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时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
(2)市售某种“自热米饭”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CaO)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上,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空间站做了一个维生素C泡腾片实验。泡腾片浸入蓝色水球后,产生很多气泡但是都没有破裂,水球样貌变得与地球十分相像,画面非常炫彩夺目,令人震撼。如果想验证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5、现有18.6g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g19.6%的稀H2SO4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7,此时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克。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____。
(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某石灰水中含有 14.8g 氢氧化钙,要使这些氢氧化钙全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__(填“铁”“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
(2)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可得到过氧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X,则X的化学式为__。
(3)用质量分数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浸泡消毒,需要取水__mL(水的密度为1g/mL)。
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时发现一瓶硫酸溶液,该溶液未标明硫酸的浓度,于是他设计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其反应进行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下: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g。
(2)求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5、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6、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同学想测定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 mL该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共加入48 g NaOH溶液。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是否相符?
7、某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小张同学取5mL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2所示。
(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需要配制5%的NaOH溶液1000g,实验室有密度为1.22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需要量取___________mL来稀释配制。
(3)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8、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
9、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
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装置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
(1)若猜想1成立,则B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2)实验中观察到A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D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则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
猜想3:H2O和CO2;
猜想4:CO和H2
(3)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三: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一支试管,加入2小段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2mL上述溶液,观察现象。 | 若___________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
(1)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3、某混合气体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北关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組为确定该气体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
查阅资料获知:Ⅰ.
Ⅱ.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前后均向装置内通入过量氮气,实验前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石灰水未变浑浊,则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
(4)D装置内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A同学认为实验过程中,C、D、E三个装置质量变化总和即为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你在仔细研究后发现没那么简单,可以在E、F之间添加一瓶_____溶液(填名称)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6)经过改良后,待各装置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称重。假设通入的气体完全反应,且所有气体均被完全吸收,B装置增重10.8g,C、D、E以及新添装置总共增重8.8g,则该原始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能为___(填数字)。
①CO、H2②CO、CH4③H2、CH4④CO、H2、CH4
4、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请你参与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1)(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SO2; 猜想二:SO2和H2。
你认为猜想二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提出问题)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CuSO4和H2SO4。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 | 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H2SO4 |
步骤二 |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_________ |
(探究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化学方程式:小王认为工业上可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铜,小李认为不适宜,理由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