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试卷【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试卷【真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试卷【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 D.量筒读数3、高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和美食,下面高州的景点和特产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垌风车发电 B.东门粉皮米磨成浆C.西岸木刻版画 D.根子荔枝酿酒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溶解固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 B.粮食酿酒 C.麦磨成面 D.铁水铸锅6、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 B.无色无味 C.常温下为气体 D.能燃烧7、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B. C. D.8、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在生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下列获取能量的方式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用牛粪烧水 B.用木材烧水 C.用煤气烧水 D.用电磁炉烧水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物中有______将内壁涂有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______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2、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D______。G______。H______。(2)仪器B的用途是______。使用B仪器加热时注意事项______。(3)加热少量的水至沸腾。实验中需要上图中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还需要补充仪器______,该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答两点)。(4)某实验中用到了下列仪器,其中属于计量仪器的是______(填序号)。(5)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某同学在完成实验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A. B. C. D.(6)根据如下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①小明同学用实验一所示方法加热固体,小亮同学说这套装置存在问题,应立刻改进。改进方法是______。②实验二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3、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4、分别用最简单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区别酒精和水:(1)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A______;a______;(2)按要求填写相应仪器字母序号:①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②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3)实验室现有10mL、50mL、100mL的量筒,要量取50mL的蒸馏水,应选取______mL的量筒;(4)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__(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6、下图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滴加液体药品用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3)收集气体用____________;(同上)(4)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5)用于做热源的仪器是_____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均填序号)(6)某同学欲量取48mL的稀硫酸,应选用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稀硫酸的体积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7、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实险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答一点即可)(1)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2)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竖直放置的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8、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4)大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6)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用到__________。9、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有_______。(2)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_______法收集硫化氢。10、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用2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g;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实验:向 d 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操作c 处现象d 处现象A.从 a 处缓缓吸气 5 次无明显现象石灰水不浑浊B.从b 处_____出现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①吸气、吹气时,c 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②补全 B 的实验操作_____。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也称“母子火焰”,如图所示。对此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猜想2: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猜想3:可能是_______;猜想4: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的混合气体。(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1错误,原因是_______。(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换一根较长的导管插入焰心,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实验分析)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导管口________,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猜想2正确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________猜想3正确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________猜想4正确(实验拓展)(1)实验中湿毛巾的作用是_______。(2)熄灭蜡烛,出现白烟,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产生白烟的原因是_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定性比较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1)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等量的足量的______。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无明显现象。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乙瓶中液体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2)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1)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反思交流)(3)丙瓶的作用是______。探究二:定量测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又设计了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4)先检查装置(图甲)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装入VmL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呼出的气体,连接装置。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实验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用V、V1表示)mL。(探究三)定量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如图乙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袋内含空气),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丙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5)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填“X”“Y”或“Z”)。(6)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4、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石蜡不断熔化,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I.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炭化形成黑圈(如图),得出结论:___________。Ⅱ.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猜想①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猜想③的依据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气化。(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1)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内壁涂有澄满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__________猜想①成立(2)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猜想②不成立(3)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猜想③________(实验反思)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一定成立,理由是实验中产生现象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先受热熔化,然后在烛芯气化形成气态石蜡后才能燃烧。5、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不同,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填写完整。实验目的: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不同实验器材:饮料管、水槽、集气瓶、澄清石灰水、火柴、玻璃片实验步骤:(1)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各两瓶(2)探究过程: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氧气含量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_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_空气中澄清石灰水不浑浊,而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含量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出现______(3)结论: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_,水份______。6、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1)点燃一支蜡烛,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2)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____。(3)如图(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_______。(4)为了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他取了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有_____出现,将小烧杯迅速倒置,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___,据此他得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的结论。7、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跟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猜想假设)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一支作对照,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食盐质量/g00.10.50.70.91.0燃烧时间/min10151823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1)_______(2)_______。(实验反思)(3)为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4)明确探究的目的: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5)确定唯一变量:该对比实验变量是_______。(6)分析测量对象:该实验测量对象有两个,①_______、②_______。(7)分析唯一变量对测量目标的影响趋势,得出实验结论。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于蜡烛的燃烧进行再探究。他们首先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法为___________,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次熄灭燃烧蜡烛采用以下方法:(1)用嘴吹灭(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熄灭?(猜想假设)猜想①: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猜想②:呼出气体隔绝了氧气;(实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用注射器收集氧气,对着燃着的蜡烛,慢慢推进注射器蜡烛然烧旺用注射器收集氧气,对着燃着的蜡烛,快速推进注射器______猜想②不成立(拓展延伸)同学们继续探究,发现生活中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而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2)烧杯盖灭(猜想假设)猜想③:氧气被消耗使蜡烛熄灭;猜想④:产生二氧化碳浓度高使蜡烛熄灭;(实验验证1)同学们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混合气体中,发现蜡烛正常燃烧,从而证明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实验验证2)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实验小组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到熄灭过程中的气体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4.11%,二氧化碳浓度3.019%。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由此你对燃烧新的认识为___________。9、贝贝、芳芳和婷婷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过程中,开展了如下的探究实验:(1)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气体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资料)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在常温下是气体,可以燃烧。(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包住导管的湿毛巾作用是______。(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2)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贝贝认为:白烟是二氧化碳芳芳认为:白烟是水蒸气婷婷认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方案)(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的假设,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______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____的假设,因为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试卷【真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试卷(精品),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