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能力提升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799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住宅小区类型分布空间模型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房价最高的是( )
A.名校学区内住宅B.城市边缘区住宅
C.多层传统住宅D.新城核心住宅
2.影响该市房价最主要的因素是( )
A.交通通达度B.资源配置
C.城市规模D.人口年龄结构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名校学区内住宅”位于内城。内城交通通达度高,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再加上家长对名校的追逐,因而房价最高,故A正确。第2题,房价受交通通达度、资源配置、城市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价格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而城市土地地租高低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故A正确。
答案 1.A 2.A
城市扩展强度指数是指某空间单元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字越大,表示扩展越快。下图表示1986~2011年北京市各圈层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北京市城市建设( )
A.1991~1996年集中在三环路以内
B.1996~2001年四环路内逐渐填满
C.2001~2006年又是一个高峰时期
D.2006年以后六环路以外建设迅速
4.随着北京城市空间扩展( )
A.二环路内人口流动量迅速减少
B.居住区主要迁移到二环三环间
C.中心商业区迁移到四环五环间
D.五环六环间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1991~1996年四环五环间扩展强度指数较高,说明这期间城市建设应集中在四环五环之间;1996~2001年,城市各圈层扩展强度指数都较低,说明这期间城市建设较少,城市建设扩展速度慢,但并不能说明四环路内逐渐填满;2001~2006年的扩展强度指数较高,说明这期间城市建设扩展快,又出现一个高峰期;2006年以后六环外扩展强度指数低,说明六环路以外城市建设较少,城市建设速度较慢。第4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五环到六环扩展强度指数较大,说明这个圈层内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空间扩大到五环六环间,五环六环间人口密度应该在不断增大。
答案 3.C 4.D
二、非选择题
5.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各种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第(2)题,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主要是离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第(3)题,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因素: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答案 (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交通和道路广场用地为主。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以后,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2)A:商业区(商业文化区);B:住宅区;C:工业区。经济因素(地租高低)。
(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精品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优秀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