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不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溶解、蒸发结晶 |
B |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
C | 检验CO2中混有HCl |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D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A.A B.B C.C D.D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A.硫酸 B.盐水 C.苹果醋 D.石灰水
4、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铜 B.氧化铜 C.碳酸钙 D.碳酸钠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 B.过滤
C.乙醇溶于水实验 D.蒸发食盐水
6、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
C.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酸雨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熄灭酒精灯
C.过滤操作 D.取用液体药品
8、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氖气 B.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
C.单质:金刚石 D.酸:碳酸、硫酸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璀璨夺目的钻石,成分是___________。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检验家里的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__________。
(4)包装香烟、糖果的银白色金属是铝或锡,体现了该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5)小明发现,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请你帮小明解释: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同学们喜爱吃的“自热火锅”,发热包的主要物质是生石灰,加入水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了三个实验:
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资料)氧化铜能与常见的酸反应。它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
(2)小红认为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认为可以简化实验,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 ②实验现象 |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溶液。 |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_色。 |
3、下列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液体及物质的化学式。
现象 序号 | ①a处液面降低 | ②b处液面降低 |
液体 | ________ | ________ |
物质 | ________ | ________ |
4、化学小点滴,生活大智慧。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其原因是________。
(2)水作原料能制得清洁能源氢气。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______。
(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将采用CO2制冰技术,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固体二氧化碳能用作制冷剂的原因是________。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硬水洗衣服不但浪费肥皂还洗不净衣服,在家庭中用____就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5)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这是利用了碳的________。
(6)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______(选填“元素”“单质”“原子”)
(7)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8)酒精是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___________;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浓硫酸有 ___________性,实验室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3)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____。
(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某石灰水中含有 14.8g 氢氧化钙,要使这些氢氧化钙全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_______。
(3)计算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4、将一定质量的MgO和CaO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0.6g固体。
(1)原混合物质量为_____。
(2)与MgO和与CaO反应的HCl质量比为_____。
5、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同学想测定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 mL该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共加入48 g NaOH溶液。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是否相符?
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中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7、为了测定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若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l0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4)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为_____;
(5)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09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8、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
(2)图二点C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_____种。
(3)计算恰好中和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2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实验探究)实验一:(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红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过的铝片。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_______。 | 小红认为是稀硫酸 |
小明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少量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 | 小明认为是氢氧化钠 |
(提出问题)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
Ⅰ.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Ⅱ.氧化铝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氧化物。
Ⅲ.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该溶液为_______溶液。
(交流反思)
(1)实验一中,小红所做实验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红为了证明实验后的试管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 | 溶液变红 | 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 |
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
(4)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______。
(探究启示)
(5)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中和反应”后,在实验室里他们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如图1所示。
(1)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同学们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图2中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质是:______。
(3)(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图2中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验______,请选择上述任一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______。
(提出问题2)图1B图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B图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 观察到______。 | B图中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
经思考,同学们认为用另一种不同类别的试剂______,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拓展延伸)将C图试管中的物质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4、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 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火星 生成黑色固体 | 铁丝燃烧的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______。 |
实验2:取直径_____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生成较多黑色固体 |
活动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①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②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
(即: ;)
③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_______;
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 |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