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网(第四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网(第四课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网(第四课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1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课时教案
展开【课题】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图 ——经纬网定位
主备人 总第4课时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
●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
2、地球仪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课标与教材
概念体系 | 行为条件 | 行为动词 | 行为程度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 1.2地球的大小图。 | 读图了解 读图描述 | 读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地球仪 | 1.3地球仪示意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 | 读图,看实物地球仪 | 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南北极点,经纬线。 |
纬线和纬度 | 1.6纬线和纬度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图。 |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 |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
经线和经度 | 1.9经线和经度图,1.11东西半球划分图 |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
利用经纬网定位 | 1.12经纬网图,1.13台风梅花位置示意图 | 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理解应用。 |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只有认识了地球的形状,才能够解释一系类地理现象,地理学习离不开空间定位。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内在联系为:
根据我对课标和教材的了解,确定以下重点:
教学重点:用经纬网确定任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帮助学生确立空间概念,利用经纬网确定任一点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初一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地球,但是仅限于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知之甚少。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将地球仪上经纬网转绘到平面地图时遇到空间障碍,所以对经纬度变化规律、利用经纬网定位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成了本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与经线的特征,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探究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媒体教学:本课时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观察-------归纳
第四课时 四 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请几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学生回答
转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如我们在教室中找自己的位置一样,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
课件展示经纬网图。
经纬网:是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例如:2011年第九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是,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洋面形成。中心位于11.7°N、135°E。
洋面这么大,“梅花”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指导学生看图1.13,认识利用经纬网定位方法:
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举例:课件展示
汶川地震:纬度:30.986°N 经度:103.364°E
唐山地震: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
玉树地震:北纬33.2,东经96.6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下列地点的位置。
(1)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8月2日7点钟的位置在东经124.8度,北纬32.6度,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风力12级,目前正以每小时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预计今天傍晚到夜里在江苏盐城到山东日照沿海登陆,最大可能在盐城到连云港沿海登陆。。
(2)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于7月30日下午加强为台风,14时其中心位于台湾省花莲市东南方约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0.1度,东经124.9度,”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28°N、125.3°E。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0活动1
火眼金睛,辨识地点:济南的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发来的一封邮件,杰克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帮助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答案:四个地点。116°E、40°N; 116°E、40°S;
116°W、40°N;116°W、40°S。
学以致用:
1(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你知道A(40°W ,40°N )、B(80°W , 30° N )、C( 60°W , 50°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
拓展:查阅经一个月来的报刊、杂志,看看世界或我国发生了哪些事件,利用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读出大致的经纬度。
课堂小结: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练习:
1、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质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质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