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
    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5页。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1.(2021辽宁锦州二中高二月考,)学生体检,在抽血时有的同学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易错 )A.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减慢,支气管扩张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加快,支气管收缩C.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D.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易错点2 判断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月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易错 )A.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过程,前者是非条件反射,后者是条件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易错点3 判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方向3.(2020辽宁沈阳城郊重点联合体期中,)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易错 )易错点4 辨析化学物质对突触传递的影响4.(2020河北高二期末,)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肽类神经毒素,其作用部位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该神经毒素的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使骨骼肌呈舒张状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神经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他们做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B.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C.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5.(2021山西太原五中月考,)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易错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B.图中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 易错点5 膜电位变化相关曲线的分析6.(2021河北沧州任丘一中高二月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深度解析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全解全析 1.D2.D3.C4.B5.A6.C  1.D 该同学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说明此时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需要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D符合题意。易错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2.D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相关中枢在大脑皮层,故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有关,A错误;味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产成新的联系,形成条件反射,C错误;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可以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D正确。易错分析(1)反射必须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2)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且终生存在,不会消退,往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3)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需要大脑皮层参与。3.C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后膜可以是细胞体膜或树突膜,AB正确,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在神经纤维上兴奋能双向传导,D正确。易错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传递的方向往往是从轴突到树突、从轴突到细胞体、从轴突到轴突,方向不可逆。4.B 由题意可知,该神经毒素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故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A合理;由题意不能推测出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B不合理;由题意可知,神经毒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故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抑制兴奋的传递,C合理;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实现对兴奋传递的阻断,D合理。5.A 据题图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故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A正确;图中过程是谷氨酸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过程是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据图分析,NMDA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识别谷氨酸,NMDA与谷氨酸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该图未体现NMDA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C错误;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回收进细胞,所以该突触间隙的谷氨酸不能长时间起作用,D错误。易错分析化学物质对突触的影响:有些能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多巴胺;有些会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有些会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如有机磷杀虫剂。6.C 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bc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刺激达到阈值,动作电位产生后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加大,D错误。归纳概括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