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9考点溶液及溶解度课件
展开第9考点 溶液及溶解度
1.(2016·广东) 右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约在66 ℃时KCl和Na2SO4的溶解度相等B.在室温至100 ℃区间,随温度升高,Na2SO4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醋酸钙则相反C.分离含少量KCl的溶液,采用先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D.在40 ℃时,40 g KCl固体溶于60 g水得到40%KCl溶液
2.(2014·广东)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间C.在20 ℃时,10 g水中加入5 g KCl可得到33.3% 的KCl 溶液D.在50 ℃时,两物质各5 g分别加入10 g水中, 充分溶 解,均有固体剩余
一、 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特征: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的__________物。2.溶液的组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1)能形成溶液的物质一般要求:该物质与溶剂相溶解,才能形成溶液。(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物质溶解的热效应物质溶解过程中一定包含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过程(放热)。(1)当扩散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时,溶液温度上升,如氢氧化钠。(2)当扩散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时,溶液温度下降,如硝酸铵。(3)当扩散过程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二、乳化作用除去油污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用汽油等溶解 ②用洗洁精等乳化 ③加入盐酸反应
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1)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_____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_____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检验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质,溶质不溶解,则溶液已经饱和,溶质溶解,则溶液不饱和。
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Ca(OH)2除外]
四、 物质的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1)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外因______________。(3)溶解度曲线:①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②溶解度曲线越陡,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③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物质溶解度变化规律: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_____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4)溶液的结晶①定义:溶质从_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②常见的结晶方法蒸发溶剂——适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_的固体物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_的固体物质。2.气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 压强时,某气体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2)影响因素(外因):温度和压强。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3)现象解释①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溶解的气体冒出。②炎热的夏季,鱼儿经常抬头出水面呼吸:温度较高,气体溶解度较低,水中氧气不足。
五、溶质的质量分数1.关系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的稀释(1)原理:稀释前的_______质量=稀释后的_______质量。(2)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浓质量分数=__________×稀质量分数。注意:加入水的质量=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前的溶液质量。(3)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一定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①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漏斗 ⑦酒精灯
六、溶液的配制(以配制100 g质量分数15%的食盐水为例)
1.计算:100 g食盐水中溶质(食盐)的质量=__________g,溶剂(水)的质量=__________g。2.称量:用__________称取溶质食盐;用__________量取溶剂水__________mL。3.溶解:把量取的水注入盛有食盐的__________中,用__________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食盐溶解。4.装贴: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__________,贴上__________,放到药品柜中待用。
5.误差分析:(1)有以下几种原因可能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仰视量取溶剂的体积导致溶剂的实际体积偏大或俯视量取浓溶液的体积(导致浓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将物质与砝码放反,砝码放在左盘,且移动游码(导致称得的固体实际质量偏小);烧杯内原来有溶剂;固体溶质中含有不溶物等等。(2)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仰视量取浓溶液的体积(导致浓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或俯视量取溶剂的体积(导致溶剂的实际体积偏小)。
温馨提示 溶液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无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__________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_是固体;饱和溶液__________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是稀溶液。
(2017·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思路点拔】A.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A说法正确;B.物质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所以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说法正确;C.溶液中的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错误;
1.(2017·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二、溶解度相应的图像或表格
(2017·新疆)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如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可得到104 g溶液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思路点拔】A.溶解度的单位是克,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g,故选项说法错误。B.4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3.73 g,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3.73 g,不能得到104 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晶体析出,有结晶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2.(2017·黔南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 g a的饱和溶液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解题小技巧】如何判断溶液浓度的变化?(1)例如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其溶液浓度如何改变?①若通过加入硝酸钾而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溶液浓度一定变大;②若通过蒸发水而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溶液浓度一定变大;③若通过降低温度而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溶液浓度开始不变(溶液未有晶体析出);一旦溶液有晶体析出时,溶液浓度则变小。(2)在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其溶液的浓度开始变大,待溶液恢复为原来的温度时,则溶液的浓度和原来的是一样。(3)在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固体,①若未恢复为原来的温度时,溶液浓度一定变小;②若已恢复为原来的温度时,溶液浓度和原来的是一样。
一、考点过关★溶液的形成1.(2017·淮安)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牙膏 B.蔗糖 C.面粉 D.豆油2.(2017·重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3.(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及乳化作用4.(2017·湘潭)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5.(2017·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水锈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6.(2017·聊城)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7.(2017·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2017·义乌)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 .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9.(2017·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______。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1)KCl 和 KNO3 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 (2)30 ℃时,KCl 饱和溶液中,KCl 和 H2O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将 200 g KNO3 和 2 g 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 g 90 ℃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 ℃,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0.(2017·长春)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2017·葫芦岛)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20 ℃时,将20 g A放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2)50℃时,将等质量的A、B分别放入100 g水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①烧杯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②乙中的溶质是______ (选填“A”或“B”)。③若使甲中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选填“一定变大”、“一定变小”、“一定不变”或“不确定”)。
二、能力提升12.(2017·淮安)如图所示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60 ℃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2)将40 ℃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制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1例)(3)在t ℃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加溶质氯化钾至不再溶解为止(或恒温蒸发至晶体析出)
(4)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铵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请根据以上信息和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以硫酸铵固体为原料制取较纯硫酸钾晶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热的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足量的氯化钾,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13.(2017·德州)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②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 ℃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____(选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7考点空气氧气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7考点空气氧气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牌中考总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4考点常见的盐和化肥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4考点常见的盐和化肥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牌中考总复习,考纲考情,广东真题,考点梳理,重难点突破,备考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3考点中和反应和pH值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3考点中和反应和pH值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牌中考总复习,考纲考情,广东真题,考点梳理,重难点突破,备考演练,AC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