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3课 成长变化(一)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3课 成长变化(一)  教案01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3课 成长变化(一)  教案02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3课 成长变化(一)  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3 成长变化(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3 成长变化(一)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观察与分析,欣赏与构思,实践与操作,展示与交流,延伸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在成长变化中各个年龄段的外貌变化特征,并能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媒材,表现成长变化中自己的体貌特点和心理变化,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忆自己的过去,体会以往艺术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认识现在的自己,观察自己的体貌和心理的变化;想象自己的未来,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自己所憧憬的未来,从而更加亲近艺术,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清醒的艺术学习者,并能初步渗透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借助照片或自画像,观察、了解自己成长变化中体貌的变化特征。
    2.意识到成长过程中要保持生理、心理双重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以及各年龄段的相貌特征和相貌的延续性。作品能有个性化的表现。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本、《小小少年》等儿童歌曲。
    学具:自己各个年龄段的照片数张、小镜子一面、各种制作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斯芬克斯像
    师:你们认识这个吗?(斯芬克斯)
    它曾经出过一个著名的谜语: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动物?
    生:人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生:——
    师:这种变化就叫做成长。(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成长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用谜语形象地表现出人成长变化的一些特征。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本课,创设了一个放松、愉快的情景,而且也引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更为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埋下附笔。
    二、观察与分析
    1、初步观察,了解成长
    出示教师不同年龄照片
    师:你们认识这个人吗?(认识)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区别?
    同时出示三张不同年龄照片比较,教师简单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
    2、童年模样与趣事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过自己的成长吗?你们和小时候一样吗?
    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征。同学们可以拿着小时候的照片,或课前在档案夹里找到的自画像,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当时拍照的模样或作画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记忆中,童年的模样是最难忘的。通过互相间的语言交流,照片、自画像展示,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描绘自己儿时的模样:或天真,或稚气,或滑稽,或可笑。不知不觉中,学生通过语言,把自己儿时的相貌特征勾勒出来了。
    3、观察成长过程中人的体貌特征变化
    师:童年的模样真可爱,童年的小事真有趣。是啊,昨天还是呀呀学语的幼童,今天已长成天真活泼的少年,明天又将会变成青年、中年直到老年,人和其它的生物一样,总是不停地成长变化。那么人的成长变化过程中,相貌、身材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我们先来看一组不同时期人的脸部特征。
    ①观察成长过程中人的脸部特征变化。
    A、教师播放课件,(视频)学生观察。
    B、分析归纳不同年龄的人脸特点。
    幼年:五官靠下,下巴较小。
    青年:头发密,头发浓密。
    中年:发际上移,略皱眉,下巴胖。
    老年:头发稀疏,两颊下陷,有皱纹,皮肤粗糙。
    ②观察成长过程中人的体态特征变化
    A、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B、分析归纳不同年龄人的体态变化规律。
    幼年:三四个头的身高比例;脑袋很大,脑门突出;眼睛又大又圆,在头部的中间偏下的位置。四肢较短,动作不灵活。
    儿童:四五个头的比例,头部依然圆头圆脑,四肢发育,动作比较灵活。
    少年:身体比例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
    青年:人生中最灿烂的一段时光,身体健康,身材匀称。身体比例大约是七个半头左右,肌肉发达,充满活力。
    中年:较之青年人,身材不再那样挺拔,开始有些微微发福。
    老年:身材更加佝偻(gōu lóu),有些人已经开始用拐杖,面部皮肤松弛,产生较多皱纹,尤其是额头、眼角和嘴角。
    暮年:垂垂老矣,大多数时候是坐着的了,生活开始不能自理,如夕阳西坠。
    (在说老年和暮年人的特点时还可让学生用体态、动作来模仿。)
    [设计意图]课件的出示,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年龄人的相貌、体态的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又让学生分析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相貌、体态的变化规律。理解、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人的成长变化中体貌特征的变化规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4、观察成长过程中同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具有延续性,就像刚才的视频看到的一样,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照片看到过去自己的样貌,也可以通过现在自己的形象想象出自己未来的样貌。
    师:虽然人在成长变化过程中,相貌、身材都在不知不觉地变化,可是自己的特征依在,同学们,请想一想自己的特征,再根据自己的特征,想象一下自己未来的模样,谁来说说未来的自己。
    师:你来说,哦,你到长大后可以烫头发,你还能染头发,你说,中年时你会发福,你呢?到了老年你会戴上老花镜,脸上布满皱纹。同学们,你们可真有想象力,如果把现在的想法画下,等长大以后再看,肯定会很有意思。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其他同学的作品,看看别人怎样表达自己的成长变化。
    三、欣赏与构思
    1.欣赏一组同龄人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的。
    师:绚丽的色彩、幽默的画面、奇特的想象,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人生的画卷。请看书本第28页,再来细细品味,也可以向别人说说你最喜欢的画的理由。
    2.学生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画进行自由交流:这些画表现手法多样,有撕纸的、纸版画的,还有用黏土捏制的;画中的人脸特征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整个画面给同学们留下多种多样的感受。
    3.启发学生构思“成长的脚印”。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可真会欣赏,从同龄人的这些成长“足迹”中品出了好多趣味来。如果我们也能把自己的“成长的脚印”表现出来,等以后长大了再看,肯定会很有意思。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准备如何来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设计意图]几十幅学生作品的欣赏,增强了学生创作的信心,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了解了表现的手法,小组间的交流,让学生地思维在碰撞中闪现火花。
    四、实践与操作
    师: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赶快动起手来,针对自己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自己成长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特写,也可表现成长过程的系列画面。(播放背景音乐:小小少年)
    [设计意图]多样的创作手法,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更广阔地天地,张扬学生的个性也顾及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五、展示与交流
    1.布置“我的成长脚印”展.。
    2.说说作品中的自己。
    3.评评作品里的别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创意,品评别人的作品,让你我他走进作品中的自己,不仅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起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六、延伸与拓展
    1、人的成长不仅可以从样貌上可以看出,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物品看出来,如:我们曾经读的书(出示)
    2、述说成长烦恼。
    ①师:人的成长过程中,外貌的变化显而易见,可是心理的变化往往被自己、家长忽视。正如歌曲《小小少年》里唱的那样“……随着年纪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可见心理也会随身体的成长不停地变化。请同学们借此机会说出自己烦恼的或愉快的心理变化。
    ②学生述说。
    ③师:请同学们课后将自己真实的感受充实到画面中,让作品更加生动。学生都曾在自己长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也要逐渐学会肩负尊老爱幼的社会责任。在学知识、长本领的同时也会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学生要懂得去面对并使自己生理、心理都能得到健康成长。
    3、赠送成长诗句。
    本课结语: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诗,让我们共勉(出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别董大》),从现在起就发奋读书,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相关教案

    苏少版8 水墨园林教案: 这是一份苏少版8 水墨园林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大师,感受水墨园林之美,教师示范,探讨园林笔墨意趣之美,学生实践,体验创作中的笔墨意趣,教学拓展,升华水墨园林意境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7 画汗衫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7 画汗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汗衫,欣赏探究,设计汗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6 奇妙的图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6 奇妙的图形教案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阶段,发展阶段,演示阶段,实践阶段,评析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