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七章 了解地区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相关图片和资料说出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加以比较。
3、举例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性,读图说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4、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
中国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两个朋友——企鹅、北极熊
二、探究过程
(一)感受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
【初步感知】:从图片中,你能看出的他们生活环境什么样的?
——课件展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风光等图片。
北极地区某地
气温/℃
【资料感知】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分析两极气温、降水、风的特点,并加以比较。
南极地区某地
①两极地区的气温特点——师生共同评价总结:两地区都是 ,南极更加 。
②根据两极地区降水的材料,分析——两极地区 ,南极更 人们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
③学生谈对两极地区气候特点----风的认识,教师点拨:两极地区 ,尤其是南极地区素有地球上的“ ”之称。
(二)探访极地——独特的地理位置
【学生自学】
1、观察地球仪,完成活动
①在地球仪上找出北极点、北极圈,北冰洋及其周围的大洲
——归纳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②在地球仪上找出南极点、南极圈、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大洋
——归纳南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思考:①为什么两极地区都终年寒冷?
②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呢?
【小组交流】(略)
【展示交流】
学生指图介绍: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展示交流问题1:为什么两极地区都终年寒冷?
教师适时追问:纬度高为什么就气候寒冷呢?
学生展示交流问题2: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呢?
教师适时评价,小结:
北极地区中心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中心以陆地为主,海洋、陆地分布状况不同,导致两地区气温差异大。而且南极大陆海拔很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冰雪的反射)
(三)考察极地——领略科考魅力
【承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终年冰雪覆盖,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种恶劣的环境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定居。可是,目前世界有2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北极地区大大小小的科学考察站也近百个,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学生阅读材料,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
找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哪几个考察站?
【设问】从建站的时间看都选在1、2月份,为什么?
(教师引导)从建站的位置来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总结梳理:(略)
【推荐作业】:极地保护在行动
目前两极地区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人们该如何保护极地,合理的开发利用极地地区?请你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筛选、整理归纳,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制作一期手抄报,班内交流展示。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南亚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南亚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72南亚A4规格pdf、72南亚A3规格pdf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了解地区期末默写资料: 这是一份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了解地区期末默写资料,共6页。
初中第四节 欧洲西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节 欧洲西部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