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58张)第8页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学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新知导学,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相应的抗体,传染病,微思考,器官移植,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干细胞,其他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概念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__________,从而对特定的__________具有抵抗力。3.特点(1)________性:接种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2)________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疫苗与病原体相比,有什么异同?【答案】与病原体相比,相同的是疫苗具有病原体的抗原特性,不同的是疫苗失去病原体的感染力。
    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C.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D.形成能识别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记忆细胞【答案】C
    【解析】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吞噬细胞会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A不符合题意;注射疫苗后,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D不符合题意;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没有感染性,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会产生细胞免疫,C符合题意。
    1.概念器官移植是指医学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 
    2.面临问题(1)免疫排斥: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应对措施: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二者的主要HLA____________,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2)供体器官短缺:①原因:供体器官来源不足。②应对措施:利用____________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鼓励器官捐献。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不同
    细胞为什么能够识别并攻击移植的外来器官?【答案】白细胞能够识别移植器官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2020·黑龙江哈尔滨期末)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使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D.免疫抑制剂只作用于B细胞【答案】D
    【解析】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减少排斥,A正确;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因此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这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正确;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D错误。
    1.免疫诊断免疫诊断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治疗(1)免疫增强疗法: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抑制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下列关于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治疗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B.器官移植属于免疫治疗的范畴C.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应该采取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措施进行治疗D.免疫诊断的依据主要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答案】C
    【解析】免疫治疗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需要抑制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而不能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进行治疗,C错误。
    1.作用预防病原体入侵引起的传染病。2.适用对象具有潜在患病几率的健康人。
    3.疫苗种类(1)常规疫苗: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2)基因工程疫苗:将抗原特异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3)DNA(核酸)疫苗:接种的核酸疫苗在人体内表达抗原特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阅读以下关于新冠疫苗研发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中国科学家分别从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五大技术方向推进新冠疫苗的设计和研发。减毒活疫苗的制备原理是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处理后,使病毒失去致病性,但保留了原有的增殖能力和免疫原性。这种疫苗感染人体的效果接近自然感染,一般来说免疫效果好,免疫应答速度快,疫苗生产成本也不高,容易量产。但减毒活疫苗需要做出毒力恰到好处的毒株,研发时间长,还有低概率的致病风险,目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灭活病毒疫苗的制备原理是用各种理化方法灭活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使其逐渐丧失感染性,但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之后再通过纯化等步骤制备出候选疫苗。这种疫苗易于实现体液免疫且应答效果较好,成为目前新发传染病的首选疫苗形式。产量的迅速扩大可能是灭活疫苗的短板,同时灭活疫苗往往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重组蛋白疫苗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疫苗,是将病毒的目标抗原基因整合到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化到细菌、酵母菌、哺乳动物或昆虫细胞中,经诱导表达出大量的抗原蛋白,再通过纯化而得到的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作为载体,将目标抗原基因重组到载体病毒基因组中得到的一种疫苗。接种后可在人体内合成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使人们产生对致病病毒的免疫力。腺病毒载体是最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国内外研究团队以腺病毒为载体开发针对性疫苗。
    核酸疫苗也被称为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某种抗原的DNA或mRNA序列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效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的开发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开发与生产周期短,可以快速响应疫情需要。(1)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及_______ _________,后者在新冠病毒进入人体时,可迅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引发强烈特异性免疫反应。
    (2)材料中所述疫苗成分中含有有活性的病毒的是________,注射进入人体后可经过翻译产生相应蛋白发挥抗原作用的有________。(均选填下列序号)①减毒活疫苗 ②灭活病毒疫苗 ③重组蛋白疫苗④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⑤DNA疫苗 ⑥mRNA疫苗(3)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具有低概率的致病风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疫苗成分的角度分析,DNA疫苗比重组蛋白疫苗对冷链运输要求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同学说:“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易发生变异,病毒变异后已研发的新冠疫苗无法起到预防作用。”请依据免疫学原理评价这一观点。【答案】(1)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①④ ①④⑤⑥ (3)保留了原有的增殖能力 安全性高、效果好、产量高,一般不会产生毒性,研发速度快,上市周期短,病毒变异容易修改核酸序列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易受温度影响,而DNA的热稳定性较高,因此DNA疫苗对冷链运输要求低 
    (5)若已研发的新冠疫苗所依据的新冠病毒的抗原部分并没有发生变化,则疫苗依旧有效;若已研发的新冠疫苗所依据的新冠病毒的抗原部分发生变化,但疫苗激发产生的抗体仍具有较强的与新冠病毒结合的能力,则疫苗依然有效;若已研发的新冠疫苗所依据的新冠病毒的抗原部分发生变化,且疫苗激发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的能力大大减弱,则疫苗效果会受到影响。
    2.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疫苗研制已经发展了三代。请结合下面的图示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第一代疫苗:指的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第二代疫苗:又称为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原理获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异性结构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第三代疫苗:是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DNA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更稳定,更经济,更容易生产,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DNA疫苗使用一次,即能产生长期免疫力,无需增加剂量。
    mRNA疫苗是指将编码病原体蛋白的mRNA包裹在脂质体中,当mRNA疫苗注射到体内时,体内的细胞即可通过该mRNA合成大量的病原体蛋白,并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蛋白从而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记忆以抵抗病毒感染。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能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在安全性方面,mRNA疫苗的递送不需要特定的质粒载体,不进入细胞核内部,只需要在细胞质内瞬时表达抗原蛋白,不存在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上的风险。 mRNA疫苗具有生产优势,在成本上它的生产成本是传统疫苗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1)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介绍了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五条技术路线。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送入人体,在体内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腺病毒载体疫苗应属于第________疫苗。与第一代疫苗相比,基因疫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年5月,纽约时报首度公开辉瑞mRNA新冠疫苗制造过程,促进了大众对核酸疫苗的了解。DNA和mRNA能够成为疫苗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DNA疫苗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引起免疫反应。在基因疫苗中,________的安全性更有优势,它可以被正常细胞降解,不会整合到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备受人们青睐;另外,它的研发仅需6~8周即可进入临床试验,较传统疫苗的5~6月的研发周期明显缩短,对快速应对大规模爆发性传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1)三 毒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免疫应答更持久,有效性更高 (2)中心法则、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转录和翻译产生相应的抗原蛋白 mRNA疫苗
    1.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正确的是(  )A.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可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答案】A
    【解析】注射疫苗不能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A错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以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正确。
    2.下列有关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抗体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C.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答案】B【解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应直接注射相应抗体进行治疗,在感染病毒之前,应注射疫苗获得相应抗体,A项错误;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B项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但不能使其中的病毒裂解死亡,C项错误;抗体分布在细胞外,因此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D项错误。
    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会患病,6个月后疾病逐渐增多。说说你的理解。(1)6个月内一般不会患病,主要原因是什么?(2)6个月后疾病逐渐增多,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从母体乳汁中获得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2)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活性物质逐渐消耗,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
    【方法技巧】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判断(1)看作用对象:对健康人采用免疫预防;对患者采用免疫治疗。(2)看应用的制剂:采用疫苗属于免疫预防;采用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治疗。
    1.甲肝病毒是引发甲型肝炎的病毒,该病毒的抗体在机体内可维持5年左右。下列对甲型肝炎免疫检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此人为甲型肝炎患者B.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已痊愈但仍携带甲肝病毒C.某人甲肝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未接触过甲肝病毒,且抗体检测必为阴性D.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不可能患有甲型肝炎
    【答案】D【解析】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推测此人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曾经感染过甲肝病毒,但不一定是甲型肝炎患者,A错误;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其不携带甲肝病毒,B错误;某人甲肝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机体现在不携带甲肝病毒,不能说明其未接触过甲肝病毒,抗体检测也未必为阴性,C错误;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没有感染甲肝病毒,D正确。
    2.2021年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拉开了新冠疫苗大范围接种的序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若机体多次接种新冠疫苗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C.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与新冠病毒在内环境中结合D.接种的新冠疫苗将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答案】B
    【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功能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机体多次接种疫苗会增加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B错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与新冠病毒在内环境中结合,C正确;疫苗的本质是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D正确。
    1.(2020·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二月考)春秋季流感大暴发时期,老人和体弱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这是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将(  )A.产生抗原,获得免疫力B.由B细胞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C.产生大量的巨噬细胞,消灭流感病毒D.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答案】D【解析】人体接种流感疫苗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接触到流感病毒时会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和流感病毒结合,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2.(2020·陕西安康高三质检)疫苗通常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后机体可产生免疫反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疫苗可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各种疾病B.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一直起防御作用C.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保留了其抗原特性,但不会致病D.接种疫苗后同种病原体再次侵染时,浆细胞只来自记忆细胞的分化
    【答案】C【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特定的抗原,能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不能激发人体抵抗各种疾病,A错误;接种疫苗后,机体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存在一段时间,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长至几年甚至终生,B错误;病原体灭活或减毒后仍有抗原特性,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是不会导致机体患病,C正确;二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3.(2020·江苏南京高二上期中考试)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分别由不同的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三种疾病的发病率。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引发特异性免疫而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B.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答案】B【解析】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抗原),既能引发特异性免疫也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B正确;抗体不能与宿主细胞内的抗原结合,C错误;“百白破”三联体疫苗能使体内出现三种分别抑制三类致病菌的抗体,D错误。
    4.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组织、器官的潜能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出B细胞和T细胞C.骨髓移植时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必须有一半以上相同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干细胞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故A正确;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即在胸腺中分化,故B错误;为了避免骨髓移植引发的排斥反应,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要有一半以上相同,故C正确;骨髓移植没有改变患者体内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不能遗传给后代,故D正确。
    5.(2020·山东济南一中高二月考)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关于免疫排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作用的结果B.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抗原为组织相容性抗原D.对先天性免疫丧失者进行器官移植,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A【解析】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作用的结果,A错误;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B正确;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外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C正确;对先天性免疫丧失者进行器官移植,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6.下列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是(  )A.注射胸腺激素和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和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和输入细胞因子【答案】B
    【解析】免疫预防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注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加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抗体为球蛋白,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活性,A、C错误;注射卡介苗和输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B正确;移植胸腺、输入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治疗,D错误。

    相关课件

    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内容结构,免疫学的应用,第4节,自主预习,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相应的抗体,传染病,2面临的问题,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提出,以上实验能初步证明,思维训练,一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思考讨论,解除方法,课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作用机理,免疫学三大应用,免疫预防,1概念,2分类,免疫诊断,2具体应用实例,3具体检测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