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欣赏鳟鱼教学设计
展开能力目标:感受音乐,能够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德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对音乐情绪变化比较敏感,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更准确的认知音乐风格和情绪,并学习和理解多种音乐文化,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3重点难点
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鳟鱼钢琴五重奏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音乐课的内容是舒伯特的《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哪个同学能介绍一下舒伯特是一个怎样的作曲家?
1、介绍舒伯特
2、欣赏歌曲《鳟鱼》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出课题——《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鳟鱼》是舒伯特在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
活动2【讲授】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新课教学
分段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1、结合课件,了解乐曲结构及各乐段主奏乐器。
2、播放主题,学生按照课件打出的谱例,跟随主奏小提琴演唱主题旋律。
3、欣赏变奏一至变奏五。
教师:变奏一至变奏五将展现给大家不同的风貌,我愿做一名向导,带大家走进这五光十色的变奏世界,请大家注意我的向导提示。
向导提示:
变奏一:主奏钢琴使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在和钢琴对话?改变了什么音乐要素?
学生:音乐情绪变得欢快、跳跃。像是小提琴在和钢琴对话。主奏乐器发生变化,改变了音色。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①是否有听到较完整的主题旋律?
②与主题段落相比较,变奏段落突出了哪些音乐要素?
③与主题段落相比,变奏段落的音乐情绪与意境幽什么变化?
变奏二:谁叫醒了你的耳朵?主奏大提琴营造了什么意境?
学生:小提琴的演奏最为清晰,大提琴使人感到安详、惬意。
变奏三:请你跟唱主题,别让它溜走!
教师:主题的情绪变得怎样?
学生:阴沉、有些压抑。
教师:哪件乐器促成了这种情绪?
学生:是低音提琴。
教师:是谁拉扯着你离开主题?它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学生:是钢琴。它快速的演奏,显得很焦急。
变奏四:将你的心贴紧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渔夫拼命搅浑河水,而小提琴的演奏像小鳟鱼在逃。
变奏五:告诉我你此刻的心情。
学生:伤感。
4、欣赏结束段,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
教师:虽然歌曲中叙述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舒伯特还是意犹未尽地写下了结束段。他想借助结束段的情绪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黑暗将过去,善良永存。
5、完整聆听全曲,用手势表示所听到的主题。
三、课后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这堂课中,我们初步感受了“变奏”,探索了音乐要素中在变奏中是如何展现魔力的。如果说舒伯特总是带给我们幻想,那么这些神奇的变奏则为幻想插上了翅膀。愿你用实践丰满你的羽翼,我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分享!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欣赏鳟鱼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欣赏鳟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变奏曲式,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教学设计,共5页。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鳟鱼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