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8 对称美 秩序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8 对称美 秩序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和谐的美感,评价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探究意识,感受、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美与秩序美,运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事物的对称和秩序,提高设计与创作能力。
2.运用观察、记忆等方法,结合游戏、体验等形式,采用语言表达、绘画表现等多种手段,感受事物的呈现形态,探究事物之间的组成规律,感知两两间的关联之美与和谐之美。
3.激发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发现生活之美,并能够创造之美。
教学重点:欣赏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发现、了解、感受、探究其显现的对称美、秩序美及其规律,从大师作品中汲取优秀、经典的艺术表现技能,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视觉表达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这种美。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专业技能,用剪纸、对印、绘画等艺术手法表现对称与秩序,呈现出生活中的规律和有序,创作出有独特构思的艺术设计。
教学准备:(师)剪刀、彩纸、胶棒、多媒体课件 (生) 剪刀、彩纸、胶棒、彩笔、文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感知对称美
观察与探究——自然的杰作
师生观赏一组具有对称形式特征的自然景物。
你发现这些动物、景物呈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了吗?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观察屏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和汉字“人”“美”字形,分析字的结构,诠释字的含义。
在生活中你注意到这些美了吗?它们美在哪里?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这种规律性排列的对称美、秩序美。(板书课题)
发现与了解——祖先的审美
器皿之美
饰品之美
织物之美
思考与尝试——心手的小试
试一试,用撕纸的方法对折后撕一下,体会对称的意涵。
认识秩序美
比较与分析——自然的杰作
比一比
说说这一组图片中,花叶、礁石、蛛网、鱼鳞、壳纹等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
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结论:对称给人一种端庄、稳定、均衡的美感,秩序给人一种整齐、统一、和谐的美感。
观看与欣赏——人类的创造
这种美更多的来自于我们人类的创造!不管是室内的楼梯结构还是室外的建筑外形,不管是玛雅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大雁塔,不管是古老的石桥还是现代的钢桥等都显现出独特的秩序美。
思考与尝试——心手的再试
这样的架构我们也可以试一试。利用现有的物品摆一摆,如书本、文具、彩笔等,看看谁拼摆得有秩序,谁拼摆得有美感。
体验对称美、秩序美
演示与范作——共同的尝试
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来试一试?先蘸取颜料,随意地涂抹在画纸的左半边;再将纸对折,让纸的右半边与左半边并合;然后重新打开。你能想象出展开后画纸上的画面效果是什么样吗?
这就是对印的魅力。我们在表现对称的物或景时可以用这种对折染印的方法。
设想与构思——我们的想法
同伴交流,可以如何表现对称美、秩序美?
欣赏一组同龄人的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表现法式。
创作与表现
提出创作建议
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如剪纸、对印或绘画,表现人、动物或景物的对称美、秩序美。
单色、彩色表现均可。
创作练习
教师巡视,鼓励动作快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其他表现方法。
三、评价与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少版三年级上册8 对称美 秩序美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展示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上册8 对称美 秩序美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上册8 对称美 秩序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