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必考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7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必考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7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必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2、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动物和植物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所有生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
4、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D.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5、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6、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7、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
8、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10、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
A.蛋白质B.维生素CC.铁D.钙
1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12、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指尖B.效应器C.感受器D.大脑皮层
13、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B.夜盲症、坏血病
C.脚气病、佝偻病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4、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1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B.分根C.扦插D.杂交
17、小刚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
A.天气太热 B.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C.上课想睡觉 D.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18、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B.传导振动C.感受刺激D.产生听觉
19、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20、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1、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22、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23、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食物丰富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D.森林大量消失
24、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
25、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 )
A.临时装片B.临时切片C.临时涂片D.永久涂片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的..
3、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_环境..
4、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2、根据下面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________为植物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_________.
(3)从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来源看,它们都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
(2)请写出动物 A 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
(3)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动物 E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4)动物 C 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
(5)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 2 等份..将口漱净,取 4 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②取 2 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1、2,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
请回答: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
(2)该实验过程中,设置 1 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过程 D 中,浆糊不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因为________;
(4)如果将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0℃,再重复D 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将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①应为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
(5)实验中易拉罐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溫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湖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是生物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________.
(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________,有适宜的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C
4、D
5、A
6、B
7、C
8、B
9、C
10、D
11、A
12、D
13、A
14、D
15、B
16、C
17、B
18、B
19、D
20、C
21、B
22、C
23、D
24、A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物圈
2、有限
3、适应 改变(或影响)
4、生物种类 基因
5、膈肌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动脉血 静脉血 房室瓣 动脉瓣 ②右心室 ⑤左心房 分离 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2、 2胚乳 淀粉 9子叶 茎和叶 胚珠
3、体内有无脊柱 前肢特化为翼,身体流线型 身体分节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 变态发育 胎生哺乳 鳃、鳍 AD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形成对照 2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变蓝
2、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不同的食物 50 大米 防止能量的散失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不是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需要营养 需要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生长繁殖 温度、光照、水分 阳光 温度 氧气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①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必考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必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