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1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
A.蛋白质B.维生素CC.铁D.钙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
3、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动物和植物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所有生物
4、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5、—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白细胞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
6、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7、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8、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9、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A.B.C.D.
10、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
11、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D.只有体循环
12、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13、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4、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
1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B.bC.qD.p
16、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
17、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口腔、口腔、胃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D.口腔、胃、胃
18、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B.C.D.
19、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 )
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子房内没有胚珠
C.树冠高大和花朵鲜艳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0、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1、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 )
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营养器官D.生殖器官
22、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23、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莺茸的植物不见了..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24、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B.图甲中的①发育成图乙中的⑧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⑦逐渐变小D.结构⑧的生长只与分生区有关
25、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
A.维生素AB.维生素CC.蛋白质D.钙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2、人体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______,它的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叫做_______,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4、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5、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下图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__..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E处代表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进食1小时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与流入小肠血液相比较,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二)表示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中的____________的环节..
(5)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_________部位..
A.肺、肾脏、肝脏 B.肾脏、肺、肝脏
C.肝脏、肾脏、肺 D.肾脏、肝脏、肺
3、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和..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
2、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2)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
(3)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
(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消化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_____..
(5)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的作用..
(6)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_____中,另一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植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棵2.5千克的柳树一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
资料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①他分别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小白鼠放在各自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②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玻璃罩里,发现蜡烛没有熄灭;③再将一盆植物和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能继续燃烧,小白鼠能正常地活着..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__________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他忽略了__________也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2)普利斯特利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一研究小组开展了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不考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①据图,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当光照强度大于P点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__________(会/不会)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②根据该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若要使该植物达到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佳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组合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C
3、C
4、C
5、A
6、D
7、C
8、A
9、B
10、D
11、A
12、C
13、C
14、D
15、D
16、C
17、C
18、B
19、D
20、C
21、D
22、B
23、B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膈肌
2、皱襞 小肠绒毛
3、结构 功能
4、神经系统 激素
5、叶绿体 氧气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氧气 蒸腾 成熟 呼吸
2、C右心室 A右心房 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胚 1 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1)平均温度(1分) 光照条件(1分)
(2)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乙, 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4)光照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
2、淀粉 变蓝 不变蓝 唾液 2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舌的搅拌 唾液 37℃的温水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无机盐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不会 Ⅰ、P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组别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21℃
光照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乙
10℃
光照充足
丙
21℃
光照不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必考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必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