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412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412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412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共10页。
二年级 数学学科(下)第9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练习二十一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巩固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进一步获得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的经验.教学重、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知识,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反馈式练习.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 记 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1、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答案:小雨拿的是香蕉.小东拿的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解析:由“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她可能拿的是香蕉或桔子.再由“小亮拿的是桔子”可以肯定小雨拿的是香蕉,那么小东拿的就是苹果.2.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考查目的:学生利用推理,抓住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解决问题,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1、3,确定A是2,进而确定A所在的行的空格应填3.由A所在的列的第二和第四格应填1、4,确定第一行的第三和第四格分别填1、4.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1、4、3,再确定B是2,第二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3、2,最后确定第四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1、3.(三)1、引入课题: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简单推理.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简单推理的相关练习.(板书课题:练习二十一)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 下面三位同学每人拿着一张动物卡片,分别是兔、狗、猫,他们拿的各是什么动物卡片? 答案:小林拿的是狗;小青拿的是猫;小风拿的是兔 解析:由图意可知,小风拿的是兔,则狗和猫被小林和小青分别拿着.因为小林拿的不是猫,所以他拿的是狗,剩下的猫由小青拿着. 2. 下面三位同学拍球,分别拍了 32 下、31 下、30 下,他们各拍了多少下?答案:小娟拍了 31 下;小龙拍了 32 下;小云拍了 30 下. 解析:由图意可知,小云拍了 30 下,则小娟和小龙分别拍了 31 下、32 下.因为小娟拍的不是最多的,也就是说拍的不是 32 下(在三人拍的成绩里面,32 下最多) ,所以她拍了 31 下,剩下的 32 下是小龙拍的. 3. 小雨、小东、小松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松说: “我不是最后一名. ”小东说: “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是小松比我的成绩好. ”他们各得了第几名? 答案:小松得了第一名;小东得了第二名;小雨得了第三名. 解析:因为小松不是最后一名,所以他要么是第一名,要么是第二名,又因为小东也不是最后一名(他要么是第一名,要么是第二名) ,但是小松比小东的成绩好,所以小松得了第一名,小东得了第二名,小雨得了第三名. 4.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 1~4 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 应该是几?( 答案:B 应该是 2.)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一行的两个方格中应该填 1 和 4,因为第二列有 4,所以第一行、第 二列的方格中填 1,第一行、第三列填 4.第四列的两个方格中应该填 1、4,因为第三行已经有 4,所以第二行、第四列填 4,A 是 1.第四行已经有一个 2,所以第四行、第二列 的方格中填 3,第一列、第四行的方格中填 4.第一列的两个方格中应该填 1、3,因为第三行已经有 1,所以 B 是 3.5. (书本第112页第5题)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 1~4 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C 各是几?答案:B 是 2,C 是 1. 解析: 由题意可知,第二列的两个方格中应该是 1、4,因为第一行已经有 1,所以 C 是 1, 第一行、第二列是 4.第一行的两个方格中应该是 2、3,因为第四列已经有 3,所以第一行、第一列是 3,第一行、第四列是 2.第四行的三个方格中应该是 1、2、4,因为第四列已经有 2、3,所以第四行、第四列是 1 或者 4.第三行的三个方格中应该是 2、3、4,由第一列和第三列可知,第三行、第四列是 4,所以第四行、第四列是 1.由第一列、第三列和第三行可知,第三行、第三列是 3.这样,B 就是 2. 6. (书本第112页第6题)从 1~9 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 答案: 前两个竖式的答案不唯一.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1、游戏──猜图形.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红色的是( ),绿色的是( ),黄色的是( ).考查目的:根据已认识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推理得出结论.答案:红色是三角形,绿色是圆,黄色是长方形.解析:猜信封里的图形,红色和黄色图形都露出一个直角,它们可能是三角形或长方形,绿色图形没有角,肯定是圆.由黄色图形不是三角形,可以推断红色图形是三角形,黄色图形就是长方形.2、连一连.考查目的:学生体验推理过程,掌握用连线法进行推理.答案:解析:先由“第1台电脑最便宜”,确定第1台电脑是3498元;再由“第2台电脑不是最贵的”的条件,推断第3台电脑最贵,是6900元;因此第2台电脑是5412元.当然还有不同的推断方法,只要合理即可.1、小兰、小亮、小林三人踢毽子,分别踢了12下、8下、9下,他们各踢了多少下?2、 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答案:小兰踢了8下.小亮踢了9下.小林踢了12下.解析:由“小亮不是踢得最少的”,可以推断小亮踢得可能是12下或9下.又根据“小林比小亮踢得多”,可以肯定小林踢得最多,是12下;小亮踢了9下;小兰踢得最少,是8下.3、二(1)班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朗诵比赛.王晨、李响、程琳取得了前三名. 王晨说:“我不是第一名.”李响说:“我不是第二名,又没有程琳成绩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考查目的: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答案:王晨得了第二名.李响得了第三名.程琳得了第一名.解析:可先根据第二个条件“李响不是第二名,又没程琳成绩好”,可肯定李响是第三名,程琳可能是第一名或第二名.再根据已知条件“王晨不是第一名”,可以确定程琳是第一名,王晨是第二名,5、李老师、张老师和杨老师比身高.李老师说:“我比杨老师高.” 杨老师说:“我比张老师矮.”张老师说:“李老师比我矮.”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考查目的:学生体验推理过程,培养分析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答案:张老师最高,杨老师最矮.解析:由第一个条件得出,李老师比杨老师高.再由第二个条件得出,张老师比杨老师高.因此确定杨老师最矮.由第三个条件得出,张老师又比李老师高,因此确定张老师最高. 6、考查目的:学生根据方格中行与列的数据进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2、3,所以A是1.进而确定A所在的列的空方格应填4.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4、1、2,所以B是3.7、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考查目的:学生利用推理,抓住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解决问题,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1、3,确定A是2,进而确定A所在的行的空格应填3.由A所在的列的第二和第四格应填1、4,确定第一行的第三和第四格分别填1、4.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1、4、3,再确定B是2,第二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3、2,最后确定第四行的第一和第四格分别填1、3.8、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C应该是几?考查目的:在较为复杂的方格中(即有一行和一列均没有数据),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培养他们有序推理的能力.答案:解析:先从A入手,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1、2,确定A是3.B所在的行和列已有1、3、4,所以B是2,B的上面的方格只能填4.C所在的列有2和4,若C填3,那么C的这一列最上方只能是1,这时与左边的1重复,不合题意,所以确定C应该是1.9、从1~9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考查目的: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推理,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答案: (1)(2)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要求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重复,个位可以排除0和1,5和6,2和9等组合,只能填3与8,4与7的搭配; 第(2)题,根据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13减5等于8,减数的个位填8.然后根据题意,要求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重复,被减数的十位只能选择4、6或9;此时对应差的十位应是2、4和7.四、合作考试(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思考题: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2、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 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 3、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服务员告诉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离熊猫最近,熊猫住在公鸡的右边. 猜一猜,这几只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4、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5、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6、有音乐、美术和数学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音乐,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7、南南,柯柯,小小分别喜欢玩具小熊、小兔、小猫,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南南说:我喜欢小兔.你能判断他们分别喜欢什么动物吗?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做这样的题是不是很有兴趣?3241A43B1221341423五、预习: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116页第1、2题、118页第12题和119页第14、16题.六、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一 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二十,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课,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图形运动,共5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