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0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0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0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
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H2OB.NaHCO3C.Ca(OH)2D.H3BO3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8、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9、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0、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3、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14、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15、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16、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
A.测量密度 B.加入稀盐酸
C.在酒精灯上加热 D.观察颜色
17、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
A.食醋B.花生油C.食盐D.白酒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1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实验桌上.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_____.
(2)表示两个氢原子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5)图乙中,与金属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 NaOH溶液B CaCl2溶液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问: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上表中n的数值为 .
(3)求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C
4、B
5、D
6、B
7、B
8、B
9、C
10、A
11、D
12、D
13、D
14、B
15、D
16、D
17、A
18、C
19、C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 防止粉末化的高锰酸钾随氧气流进入水中 使试管受热均匀 均匀、连续不断放出 毛玻璃片 正
2、Mg 2H SO2 Al2O3
3、Al 26.98 AD A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管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C
2、4P+5O22P2O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 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 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否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65%;(2)19.6%
2、(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5%;(2)1.2;(3) 设完全反应后最终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x=7.548g;
答: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7.548g.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第一次
10
5.5
第二次
10
3.0
第三次
10
1.2
第四次
10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完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完整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