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1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1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61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2、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4、“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
6、“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9、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10、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0.2 gB.0.6gC.0.8gD.0.9g
11、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B.H2O2C.H2CO3D.H2O
1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1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1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5、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6、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
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17、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8、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19、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20、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3,则m=_________,该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3)若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___ (得到或失去X个电子);
(4)若m=17,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
2、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同学们从一水沟中取了一些浊水,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完成相关问题.
(1)向这些浊水中加入净水剂,并用玻璃棒搅拌,使水中悬浮的颗粒沉降下来.下列物质可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食盐 B 高锰酸钾 C 明矾 D 肥皂水
(2)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操作.仪器A的作用_______,实验中发现仪器D中的液体呈浑浊,你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一种).
(3)实验改正之后获得一杯澄清的水.关于这杯水,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
A 是氧化物 B 是硬水 C 是软水 D 是混合物
(4)如果这杯澄清的水有点颜色,使用如图乙所示的净水装置,能除去水的颜色的物质主要是____,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性,是该物质的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5)取少量经过净水器出来的水,向其中加入一些肥皂水,振荡,发现几乎没有泡沫,且有大量的浮渣.据此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该水是______.
(6)用如图丙所示装置对经净水器出来的水进行处理,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实验时圆底烧瓶中加入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 + CaCl2CaCO3↓ + 2NaC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C
4、B
5、A
6、B
7、A
8、D
9、D
10、B
11、A
12、A
13、C
14、D
15、D
16、B
17、B
18、B
19、D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3 铝原子 8 失去2个电子 Cl-
2、浓硫酸 H2SO4+2NaOH=== Na2SO4+2H2O 氯化钡
3、④⑤ ①②③⑥ ② ①③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C 引流 滤纸破损或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或仪器不干净 D 活性炭 吸附 物理 硬水 蒸馏 防止液体暴沸
2、Fe2O3+6HCl=2FeCl3+3H2O 稀盐酸或稀硫酸 无色酚酞溶液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 2HCl=2NaCl+H2O+CO2↑ Na2CO3、NaCl或只有NaCl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8.8; (2)8.4%
2、(1)2.2g.(2)50%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完整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