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导体的电阻 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6335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2导体的电阻 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6335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2导体的电阻 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6335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学案设计
展开1.体会物理概念及规律的建立过程,理解电阻的定义。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体会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数据进行分析思考,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初步了解超导现象及其应用。
4.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同时学习电流表的内外接、滑动变阻器分压及限流接法对电路的影响。
5.能由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不同导体的导电性能的区别,体会电阻率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
一、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之比。
2.定义式:R=eq \f(U,I)。
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4.导体的UI图像的斜率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该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二、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探究电路
2.探究原理
a、b、c、d四条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
3.探究过程
(1)b与a只有长度不同,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长度之比的关系。
(2)c与a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横截面积之比的关系。
(3)d与a只有材料不同,比较a、d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4.探究结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定量关系,与电阻的材料也有关。
三、电阻定律及导体的电阻率
1.导体的电阻: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电阻定律:R=ρeq \f(l,S)。
3.电阻率ρ的相关因素
(1)与导体材料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2)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①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②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制作电阻温度计。
③当温度降低到特别低时导体电阻可以降到0,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
四、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这样画出的I-U图像叫作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作线性元件,欧姆定律可适用,例如金属和电解质溶液。
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的电学元件,电流I与电压U不成正比,欧姆定律不适用,例如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
▲判一判
(1)由R=eq \f(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2)电阻率ρ只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3)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4)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5)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也一定越大。(×)
【学习过程】
任务一: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例1]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b的横截面积是a的2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c的长度是a的2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3的2倍 B.V1的示数是V2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B [由R=ρeq \f(l,S),a、b、c的电阻之比为R1∶R2∶R3=2∶1∶4,三者串联,电流相等,则电压比等于电阻比,选项B正确。]
[变式训练1-1]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I B.2I C.eq \f(1,2)I D.eq \f(1,4)I
A [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有eq \f(S1,S2)=eq \f(1,2),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eq \f(R1,R2)=eq \f(ρ\f(lab,S1),ρ\f(lbc,S2))=eq \f(4,1),由欧姆定律得电流之比eq \f(I1,I2)=eq \f(R2,R1)=eq \f(1,4),解得I2=4I1=4I,故A正确。]
▲反思总结
1.长方体导体电阻的理解
如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铁块,若通过电流为I1,则R1=ρeq \f(a,bc);若通过电流为I2,则R2=ρeq \f(c,ab)。
[变式训练1-2]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A和B,如果把其中的一根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导线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多少?若将变化后的A、B两个导线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它两端的电压之比为多少?
思路点拨:(1)导线拉长2倍后,导线的ρ不变,l变为原来2倍,体积不变,S变为原来的eq \f(1,2)。
(2)R、ρ、l、S满足R=ρeq \f(l,S)。
[解析] 金属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ρeq \f(l,S),拉长后l′=2l,因为体积V=lS不变,所以S′=eq \f(S,2),R′=ρeq \f(l′,S′)=4ρeq \f(l,S)=4R。
对折后l″=eq \f(l,2),S″=2S,所以R″=ρeq \f(l″,S″)=ρ·eq \f(l/2,2S)=eq \f(R,4),则R′∶R″=16∶1。
提示:两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电压之比为16∶1。
[答案] 16∶1 16∶1
[变式训练1-3] 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情况下其阻值仍为R的是( )
A.当l不变,S增大一倍时
B.当S不变,l增大一倍时
C.当l和S都变为原来的eq \f(1,2)时
D.当l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C [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可知,只有选项C正确。]
[变式训练1-4]如图所示,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移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N接( )
A.B接线柱B.C接线柱
C.D接线柱D.以上都可以
B [首先要明确小灯泡变亮了,这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长度变短,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只有N接C才能满足题意。选B。]
任务二:对公式R=eq \f(U,I)和公式R=ρeq \f(l,S)的理解
[例2]关于公式R=eq \f(U,I)和公式R=ρeq \f(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
B.R=eq \f(U,I)仅适用于金属导体,R=ρeq \f(l,S)适用于任何导体
C.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D [R=ρeq \f(l,S)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且为纯电阻电路,故A、B错误;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
[变式训练2-1] (多选)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eq \f(1,4)R
C.给金属丝加上逐渐从零增大到U0的电压,则任一状态下的eq \f(U,I)值不变
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BD [设原电阻R=ρeq \f(l,S),当l′=10l时,由体积不变原理求得横截面积变成S′=eq \f(1,10)S,所以电阻变为R′=ρeq \f(l′,S′)=ρeq \f(10l,\f(1,10)S)=100R,A错误;从中点对折起来,相当于两个阻值为eq \f(1,2)R的电阻并联,其总阻值为eq \f(1,4)R,B正确;金属丝的电阻率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金属丝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电阻率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而R=ρeq \f(l,S)=eq \f(U,I)将逐渐增大,C错误;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D正确。]
▲反思总结
(1)R=ρeq \f(l,S),电阻的决定式,说明了电阻由导体的电阻率ρ、长度l、横截面积S决定。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电阻的计算。
(2)R=eq \f(U,I),电阻的定义式,在常温下,某电阻阻值确定,电压U和I成正比。
[变式训练2-2] (多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虽然R=eq \f(U,I),但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BD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A、C错误,B正确;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存在超导现象,D正确。]
[变式训练2-3] (多选)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
BD [材料是决定电阻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另外电阻率还与温度有关,A错,B对; 由ρ=eq \f(RS,l)知,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阻率、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电阻率大的导体, 电阻不一定大,C错; 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如锰铜合金)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D对。]
[变式训练2-4]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阻率只是一个比例常数,与任何其他因素无关
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所以与材料有关
C.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D.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
A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与材料有关,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电阻率与温度有关,C选项正确;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解得ρ=eq \f(RS,l),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D选项正确。]
任务三:电流与电压的图象问题
[例3]如图所示,图线Ⅰ和图线Ⅱ所表示的电阻值分别是( )
A.4 Ω和2 Ω
B.0.25 Ω和0.5 Ω
C.4 kΩ和2 kΩ
D.2.5×10-4 Ω和5.0×10-4 Ω
C [在UI图中,斜率越大,电阻越大,且斜率大小与电阻阻值大小相等,所以R1=k1=eq \f(8,2×10-3) Ω=4 kΩ,同理R2=2 kΩ。]
[变式训练3-1]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
A.1∶3
B.3∶1
C.1∶eq \r(3)
D.eq \r(3)∶1
[变式训练3-2]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电阻,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文件包含112导体的电阻doc、112导体的电阻参考答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