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22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22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22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22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22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共5页。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世说新语〉二则》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俄而:不久一会儿骤:

    (2)撒盐空中差:大体拟:相比

    (3)未若柳絮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

    (4)太丘  舍:舍弃

    (5)去后  乃: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  今义:儿子女儿

    (2)与友

       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与“来”相对

    (4)相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5)下车

       古义:牵拉          今义:

    (6)元方入门不

    古义:回头看     今义: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二、《〈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2)吾吾身  日:每天 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  信:诚信

    (5)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6)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7)不逾矩逾:越过 矩:法度

    (8)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9)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10)人不其忧  堪:能忍受

    (11)知之者不如之者  好:喜爱爱好

    (12)曲而枕之  肱:胳膊

    (13)我如浮云  于:介词对于

    (14)者如  逝:往、离去 斯:代词指河水

    (15)三军可帅也  夺:改变

    (16)博学而  笃:坚定

    (17)问而近思  切:恳切

    (18)在其中矣  仁:仁德

    2.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学时习之(连词,表承接)

    温故知新(连词,表承接)

    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

    人不知不愠(连词,表转折)

    (2)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师矣(做)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学而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温而知(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三、《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

    (2)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

    (4)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与  日:日子岁月

    (7)遂成枯落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8)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静以修身

    古义:修养身心  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2)夫君子之

    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3)意与

    古义:日子岁月    今义:太阳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四、《狼》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   从:跟从

    (2)并驱如   故:原来

    (3)屠大 窘:处境困迫为难

    (4)野有麦场  顾:

    (5)积其中  薪:柴草

    (6)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盖

    (7)目似瞑:闭上眼睛

    (8)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9)以诱敌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其恐前后受敌(代词,指代“两狼”)

    一狼洞中(代词,指代“柴草堆”)

    以攻后也(代词,指代“屠户”)

    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而两狼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代词,代指“一狼”)

    ,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语气助词)

    禽兽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3)敌恐前后受其(动词,攻击)

    盖以诱(名词,敌人)

    (4)止一狼得骨(停止)

    增笑耳(只是)

    (5)意目似瞑,暇甚(神情、态度)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6)前恐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向前)

    (7)以投骨(把)

    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一狼径

    古义:离开   今义:

    (2)屠自后断其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3)禽兽之变诈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一狼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2)意将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3)其一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五、《寓言四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汲    溉:浇灌、灌溉

    (2)其家穿井  及:等到

    (3)国人  道:讲述

    (4)之于宋君  闻:使知道

    (5)丁氏  对:应答回答

    (6)身所寄  亡:没有

    (7)因往  晓:告知开导

    (8)屈伸呼吸  若:

    (9)只使  只使:纵使即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若求闻之此(像)不无闻也(如)屈伸呼吸(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