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学设计,共3页。
课题
天窗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等11个生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乡下孩子的快乐。
教学设计
备注
板块一: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生交流后,回答:①什么是“天窗”?②天窗有什么作用?
生根据第1-3自然段,补全下文:
在_____________,将前排的木板窗打开,_____________都有了;碰着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只要木板窗一关,屋子里_____________。这就需要_____________,在屋顶_____________,再装上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
生齐读第1-3自然段。
对于孩子们来说,“天窗”只是意味着光线、空气吗?男女生轮流读第4-8自然段,找出原句回答“天窗”对于孩子们的意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说一说“慰藉”的意思。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生字:滩(右边为“难”,注意横画的数量)、烁(左边为“火字旁”)、鹰(注意广字头盖住整个字,上面为“隹zhui1”,意为短尾巴的鸟,属于“隼sun3”,鹰类各种鸟的统称。)
板块二:进入情境,解读天窗。
生齐读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感受小孩子的不情愿,找出能让人感受到“无奈”情绪的词语:偏就、被逼着。男女生赛读,读出这种情绪。
师范读第5自然段,生跟读。
用横线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场景: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地跳;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生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读出作者在语句中蕴藏的情感:
①雨脚:拟人化,卜落卜落地跳,富有声音,要读出语句中的快乐。
②一瞥:快速地看,像是捉迷藏一般,要读出词句中的期待。
③这两处将孩子们原本失落的情绪一扫而光,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快乐,这快乐正是天窗带给孩子们的。
用波浪线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场景进行的想象: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①指生说一说暴风雨天的风雨雷电是怎样的气势磅礴:
预设: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嗵嗵地击打的地面
风——呼啸,呼啦啦地摇曳着树木
雷——震天动地,轰隆隆地响彻云霄
电——巨斧,劈开天地
②指生完成,进行补充:
你想象到,这雨,_____________,这风,_____________,这雷,_____________,这电,_____________,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③分组赛读,读出儿童的快乐和风雨雷电的气势磅礴。
师范读第7自然段,生跟读。
仿照第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孩子们看到的场景,用波浪线画出孩子们想象到的场景。
再听范读,将天窗想象成一部动画片,想象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是如何幻化成世界万物的,感受语句中孩子们的快乐。
生齐读,读出孩子们的快乐。
课件展示第8自然段,生齐读,
生交流、思考,并回答怎样理解“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明确: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孩子们却能从想象中接触到什么都有的世界;窗上能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角,孩子们却能通过想象,感受到世界的广阔、美丽、复杂。
生齐读,感受作者对天窗的赞美。
板块三:课堂小结
生成组对读课文。
课件展示本课主题,生齐读,并做笔记。
课文选取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小小的天窗中获得乐趣和慰藉。
课件介绍作者,生齐读,并做笔记。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散文《白杨礼赞》,长篇小说《子夜》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教学设计,共1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揭示课题,自读课文,完成练习 1,细读课文4-7节,在读,五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