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5 琥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琥珀教学设计,共4页。
课题
琥珀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教学
重难点
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教学设计
备注
板块一: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一)检查预习,疏通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①生根据拼音齐读两遍。②师重点讲解:琥、珀、脂(注意偏旁和声调)、俯(声调和意思)、扎(多音字)、番(加偏旁认字)、澎湃(形声字)。③去掉拼音后开小火车读。④朗读《学校作业本》中的“读读记记”P18。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①出示汉字,齐读两遍。②重难点字的书写:拭(右半边不要多一撇)、餐(笔画多)、划(左半边只有一横,为“戈”)、辣(左半边为“辛”,右半边为“束”)、番(上半部非为“采”)③请学生在生抄本中认真书写这几个字。④有时间需要在投影仪中进行展示。
(二)读通课文,明确结构
1.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预设1:什么是琥珀?
预设2: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3:琥珀有怎样的价值?
2.出示课文范读,生自由跟读,用横线画出不明白的地方。读完后,在横线处将问题补充完整。
3.指生轮流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并指生分组汇总问题。
4.出示问题,指生思考、交流后回答:哪些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哪些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发现?
明确:琥珀的形成——第2-12自然段。
琥珀的发现——第13-17自然段。
5.指生轮流朗读第13-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琥珀的发现过程。
明确:渔民父子两人走在海滩上,儿子挖出了脚下沙里的硬东西,父亲告诉孩子那是琥珀。
6.生默读第13-17自然段,思考从琥珀的发现过程,可以知道什么?
明确:①这块琥珀是在海边被发现的;②在这块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
板块二:聚焦推测,了解形成。
(一)区分事实与推测
课件出示第18自然段,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什么是“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那么作者知道的事实有哪些?
琥珀是在海边被发现的;
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
两只虫子的腿的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那么作者根据这块琥珀推测出了什么呢?
①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苍蝇和蜘蛛是怎么被包进琥珀里的)的详细情形;
②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③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指生轮流朗读第1-12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和发现,作者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写出来的。
故事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部分组成,请生再次默读课文,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表格
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约莫几万年)的一个夏日
地点
离海很远的一处松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
角色
小苍蝇 小蜘蛛
起因
蜘蛛想吃小苍蝇
经过
蜘蛛刚扑向小苍蝇,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把蜘蛛和苍蝇包在里头,它们挣扎一番,松脂继续滴着,积成一个松脂球,重重包裹住两只小虫。
结果
几万年过去了,松脂球成了化石。
思考依据:作者为什么推测这个故事发生在松林和夏天?
明确:① 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所以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树林;②松树要产生松脂,天气必须炎热,因此推测故事发生在夏天。
琥珀的形成可以分成两个部分:①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裹,形成松脂球;②松脂球经过几万年变成化石。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化石的形成?(第11-12自然段)
(二)讲述过程
1.生齐读第1-12自然段。
2.课件展示一道排序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琥珀的形成过程”排序:
( 3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 7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 4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
( 1 )一个夏日,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 5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 2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 6 )后来,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森林,树慢慢地腐烂了,只剩下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
3.根据这道排序题,生思考和交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琥珀的形成过程(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出示一些提示词):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包在里面。不断滴下来的松脂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漫长岁月,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之下,几千年后,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4.生自由阅读课后“阅读链接”,分组交流这段节选与课文的不同之处。
板块三:课堂小结
生齐读课文。
检查自己小组的问题单,交流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
课件展示课文主题,生齐读,并做笔记:
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讲故事的形式,推测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琥珀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5 琥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琥珀教案,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