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高阳县李果庄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在旱季的非洲,人们常用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如图所示,小红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送装满水的水桶,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拉动,将水运送相同的距离,则她对桶和水做功最多的是
A. B.
C. D.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C.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 马拉车加速行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对马的作用力
3.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 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 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 ρ1 和 ρ2 的关系,有
A. 浮力增大,ρ1=ρ2B. 浮力减小,ρ1=ρ2
C. 浮力不变,ρ1>ρ2D. 浮力不变,ρ1<ρ2
4. 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5. 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 P 点),P 点与瓶内水面 Q 高度差为 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ρ水☒gh1
B.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 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 ρ水gh3
D. 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 h1 会变小,h3 会增大
6. 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 木块受的浮力大B. 石块受的浮力大
C. 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7. 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 tab>tcd,运动距离 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 ab 段做功较多B. ab 段与 cd 段做功一样多
C. ab 段功率较大D. ab 段与 cd 段的功率一样大
8. 如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B. 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C. 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D. 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9. 关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0. 如图是自行车示意图,根据你对自行车的认识,你认为自行车在设计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 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D.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以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
11. 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 20 牛,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 0.6 瓦B. 1 瓦C. 60 瓦D. 1000 瓦
12. 有一体积为 0.1 m3 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冰=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则该冰块
A. 总重量是 1×103 NB. 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 0.08 m3
C. 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 19D. 受到的浮力是 9×102 N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3. 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2022 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壶项目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将冰壶投掷出去,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B. 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C. 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那所受的重力不做功
D. 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三、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做功的是
A.
小军拉着重物静止不动
B.
小刚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C.
小丽用力搬起箱子
D.
小红背着书包在等车
15. 水平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物块,则放入物块后
A.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不变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一定不变
C. 水对杯底的压力可能变大D.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变大
四、填空题(共6小题;共32分)
16. 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17. 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 F1 和 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p1 和 p2,则 F1 F2,p1 p2(两空选填“>”“<”或“=”);若 F2=1 N,笔尖的面积为 1×10−6 m2,则 p2= Pa。
18. 如图所示,密度为 ρ0 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 V 的 A 、 B 、 C 三个实心物体,A 正在向上运动,B 静止,C 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A 、 FB 、 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请写出 B 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 FB= ,B 物体的密度为 。
19. 一位质量为 60 kg 的攀岩者,背着质量为 7.5 kg 的背包,用了 2 min 匀速登上一峭壁,此时攀岩者与起始高度相差 10 m,在这一过程中,攀岩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攀岩者对背包做的功是 J。
20. 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 7000 多米。当它下潜到深度为 1000 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 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 1.0×103 千克/米 3),海水对“蛟龙号”每 0.1 米 2 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牛。“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 a 、 b 和 c 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各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从而可以判断 球的密度最大, 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 球受到的浮力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b 球受到的浮力。
五、实验题(共1小题;共12分)
22.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四个步骤:
(1)丙步骤发现,从物体 C 接触水面开始直至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据此某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进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
(2)通过分析甲和 、 步骤,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通过分析甲、丙、丁步骤还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物体 C 的体积是 m3(g 取 10 N/kg)。
六、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23. 质量是 500 g,体积是 0.6 dm3 的物体,将其放人水中。(g 取 10 N/kg)
求:
(1)它在水中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4.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 1 h 行驶了 6×104 m,所受阻力是 9×103 N,求:
(1)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七、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25. 跳绳是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设计了以下步骤:
(1)I .用体重秤测量自己的质量 m。
II .估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 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
III .用 ①(填测量器材)记录跳 n 次所用的 ②(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IV .计算出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 P= ③(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请补充 III 和 IV 步骤中的内容① ② ③ 。
(2)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跳绳频率(单位时间跳绳的个数)恒定不变则 。
A.频率相同时,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时,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小
C.体重相同时,频率高的功率大
D.体重相同时,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3)小华要想提高跳绳测试的成绩,请你从物理学角度为他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先判断力是否做功,再结合题意判断力的大小,且所移动的距离相同,利用功的公式 W=Fs 分析判断。
AB选项:两图中小红是用背、用手抱,即力的方向向上,而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桶沿向上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她对桶和水不做功,故A错误,B错误;
CD选项:两图中力的方向和水桶方向一致,力做正功,C图中滑动摩擦力(平拉)大于D图中的滚动摩擦力(滚拉),所以C图中拉力大于D图中拉力,由于所移动的距离相同,由 W=Fs 可知C图中她对桶和水做的功最多,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 C
3. C
【解析】轮船在水中漂浮,F浮=G物=G排=ρ液gV排,因为轮船自身重力一定,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W 北大西洋载重线更靠下,说明此时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 ρ1 较大。
4. B
【解析】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给踏板施加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错误;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身体会向前倾倒,利用的是惯性,故B正确;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C错误;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错误。
5. C
【解析】方法一:
图中 h1 高度才是水银柱的垂直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 ρgh1,则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ρ水☒gh1,故A正确;
在大气压的测量实验中,运用了平衡法--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玻璃管倾斜后,虽长度增大,但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故B正确;
因为自制气压计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与外界气压不通,P 点与瓶内水面 Q 高度差为 h3,不是液面的垂直高度,所以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不能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 ρ水gh3,故C错误;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带着两装置登山,甲图中 h1 会变小,乙图“自制气压计”登山后,瓶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因此瓶内管子水面上升,h3 会增大,故D正确。
方法二: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ρ水gh1,故A正确;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故B正确;
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瓶内外压强差是 ρ水gh3,故C错误;
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会发现 h1 会变小,h3 会增大,故D正确。
6. B
【解析】由于小木块的体积小于大石块的体积,所以浸没在水中时,大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ρgv排 可知,大石块所受的浮力大于小木块所受的浮力,虽然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但松手时小木块和大石块仍然浸没在水中时,所以大石块所受的浮力仍然大于小木块所受的浮力,A 、 C 、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7. B
8. D
【解析】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A错;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B错;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C错;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施加了力,但杠铃没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不做功,故D正确。
9. A
【解析】根据浮力公式 F浮=ρgV排 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A正确;
比较沉在水底的物体和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键是看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不知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无法比较,故B错误;
物体浸没以后,不管在什么位置,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也不变,故C错误。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没有关系,故D错误。
10. C
【解析】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选项正确。
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选项正确。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选项错误。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选项正确。
11. C
【解析】因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牵引力的大小 F=f=20 N,
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人骑车的速度大约 v=5 m/s,
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
P=Wt=Fst=Fv=20 N×5 m/s=100 W,
由选项可知,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60 W。
12. D
【解析】由 ρ=mV 得:
冰块质量 m=ρ冰V=0.9×103 kg/m3×0.1 m3=90 kg,则冰块重力 G=mg=90 kg×10 N/kg=900 N,故A错误;
∵ 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冰块受到的浮力:F浮=G冰=900 N,故D正确;
由 F浮=ρ水V排g 得:
V排=F浮ρ水g=900 N1×103 kg/m3×10 N/kg=0.09 m3,故B错误;
则 V露=V−V排=0.1 m3−0.09 m3=0.01 m3,∴V露V=0.01 m30.1 m3=110,故C错误。
第二部分
13. B, C
【解析】因为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在改变,所以所受的合力不为零,选项A错误;掷出去的冰壶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选项B正确;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以所受的重力不做功,选项C正确;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选项D错误。
第三部分
14. A, B, D
【解析】用力拉绳,给重物施加了一个力,但是重物没有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A情景没有做功。
人给汽车一个力,但是汽车没动,即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故B情景没有做功;
人给箱子一个力,箱子被搬起,通过了一段距离。故C情景中做了功。
背着书包,人给书包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书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D情景中没有做功。
15. A, B, D
【解析】若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G排=G物,故排开液体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此时杯子的总重力不变,故此时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水杯中的水仍然是满的,所以水的深度不变,据 p=ρgh 可知,杯底所受水的压强不变;据 F=pS 可知,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所以杯底所受水的压力不变。若物体下沉时,F浮=G排
16. 力;4.4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 N,指针在 4 N 以下两格处,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4.4 N。
17. =;<;1×106
【解析】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个力也相等,则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等,即 F1=F2;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 p=FS 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 p1
【解析】由于三个物体的体积相等,且均浸在同一种液体中,它们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判断,这三个实心物体所受的浮力相等,其大小为 F浮=ρ0gV,由于 B 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根据悬浮条件知,B 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19. 56.25;750
【解析】背包所受重力 G包=m包g=7.5 kg×10 N/kg=75 N,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W1=G包h=75 N×10 m=750 J。人所受重力 G人=m人g=60 kg×10 N/kg=600 N,人和背包所受总重力 G=G人+G包=600 N+75 N=675 N,攀岩者克服重力做的总功 W=Gh=675 N×10 m=6750 J,在这个过程中,攀岩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P=Wt=6750 J2×60 s=56.25 W。
20. 9.8×106;9.8×105;不变
21. a;c;等于
第五部分
22. (1) 不正确;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2) 乙;丙
(3) 液体密度
(4) 5×10−5
第六部分
23. (1) 5 N
(2) 500 cm3
24. (1) 5.4×108 J
【解析】汽车匀速运动,故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F=f=9×103 N,W=F×s=9×103 N×6×104 m=5.4×108 J。
(2) 1.5×105 W
【解析】P=Wt=5.4×108 J3600 s=1.5×105 W。
第七部分
25. (1) 秒表;时间 t;nmght
【解析】根据前面的分析,测出自己的体重 m 和跳起的高度 h,还要用秒表测出时间 t,自己所受的重力是 mg,每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Gh=mgh,则跳 n 次所做的总功 W总=nmgh,则平均功率 P=Wt=nmght。
(2) AC
【解析】A选项,B选项: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功率大,故A正确;故B错误;
C选项:体重相同,频率高,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所以功率大,故C正确;
D选项:体重相同,只要跳频率相同,功率与跳的时间长短无关,故D错误。
故选AC。
(3) 降低跳起的高度
【解析】相同时间里,跳的次数越多成绩越好。在时间相同,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所做的功是一样的。每次做的功越少,相同时间里跳的次才越多,成绩才越好。所以想提高跳绳测试的成绩,可以降低跳起高度、减肥减轻体重等。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共6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三利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河北鹿泉区上庄镇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河北鹿泉区上庄镇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