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形象分析(课件26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形象分析(课件26张),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专题,诗歌形象分析,第一章,分析意象作用,第二章,景物形象,第三章,事物形象,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古诗词阅读方法二、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三、古诗词形象分析四、古诗词常见题材分析五、古诗词常见情感分析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何具体作用?
第一步:确定诗歌意象。第二步:体会意象的特征。第三步:分析意象作用。
诗歌描写了如水的月光、稀疏的残菊、飘零的落叶、疾飞的塞鸿、袭人的冷气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意境、刻画了一个寂寞、孤独的诗人形象。
(一)分析意象作用1.设问方式(1)“xx”意象在全诗(词)结构中有何作用?(2)“xx”意象对塑造“XX”形象有何作用?(3)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xx”意象的作用。2.分析意象作用四角度:(1)从结构的角度分析:①线索作用;②照应作用;③铺垫作用。(2)从塑造形象的角度分析;(3)从意境(环境)的角度分析;(4)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分析。
(二)景物形象1.设问方式(1)诗歌中某句所描写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这首诗歌(或“xx几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2.鉴赏景物形象方法第一步:意境特点;第二步:画面内容;第三步:思想感情。
太湖恬亭 --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这首诗中的“蝶”具有什么品格?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第一步:关键字词第二步:托物言志
练习: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1.设问方式(1)某句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这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2.解题方法(1)事物内容——特点(2)象征、比喻——人物品质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在表现山泉的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1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1.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一世,我已走一回江枫渔火的脱落,湄水之滨下,是谁家少年忆旧梦?旧梦当如灯火寒; 这一世,我已落一身遍地风沙的伤痕,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1.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2.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3.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2.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刘希夷,唐朝诗人。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王建,唐朝诗人,字仲初。家贫,四十岁以后,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李贺, 字长吉,唐代诗人,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所著名篇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另著《昌谷集》。皮日休,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中国农业史上著名的农学家。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陆龟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农学上同样造诣非浅,他撰写的《耒耜经》是一部描写中国唐朝末期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
温庭筠, 字飞卿,唐代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其工诗,与李商隐合称“温李”,在词史上,也与韦庄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其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而他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韦庄,字端己,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韦庄作品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解读,考查类型,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击添加标题,明确形象类型,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征,结合具体问题解答,忽略标题忽视注释,形象特征表述不准确,人物形象分析错误,景物形象描绘不准确,掌握形象特点,关注形象中的情感寄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探究,“六看”,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