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
展开一、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1.鲁尔区概况:位于德国西部,由50多个大小城镇组成,较大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现为鲁尔区最大的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中心。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是欧洲最大的河港。
2.鲁尔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特别提醒] 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比较
相同点:两地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不同点:山西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总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差,铁矿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多且多运河,水陆交通运输发达,靠近铁矿产区。
3.鲁尔区的繁荣
(1)重工业区的形成: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地采煤和炼钢,逐渐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
(2)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鲁尔区以采煤业起家,炼焦、电力、煤化工等部门相继崛起,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械、化肥、建材等工业,形成内部联系密切、布局高度集中的工业地域综合体。
[特别提醒] 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生产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4.鲁尔区的衰落
[特别提醒]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将时间与鲁尔区发展连线。
[微思考]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共同特点?
提示: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
二、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1.鲁尔区全面转型的三个阶段
2.具体措施
(1)全面改造原先的煤炭、钢铁工业,使电力、化学、石油、军事等工业部门在欧洲占据突出地位。鲁尔区已成长为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为引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
(2)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一个新的绿色鲁尔区。
(3)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再现工业区的历史,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将濒临倒闭的工业企业景观,变成巨大的博物馆和秀美的娱乐休闲地。
(4)注重吸收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一方面加快老企业的改造,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图表点拨] 教材P56图228,该图展示出经过转型发展后,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分布,与图226相比,可以看出鲁尔区经过转型发展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了巨大变化。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之上。( )
(2)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衰落是由于当地的煤炭质量下降造成的。( )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
(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缩小。( )
提示:(1)× 鲁尔区只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石主要从法国、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
(2)× 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使其煤炭工业衰落。
(3)×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其衰落的内部因素。
(4)× 鲁尔区通过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煤炭、钢铁两大部门的企业数量减少,生产规模扩大。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给鲁尔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鲁尔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促进了鲁尔区的繁荣。
问题2 (区域认知)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还有哪些区位优势。
提示: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
问题3 (综合思维)分析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例,鲁尔区在德国工业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提示:鲁尔区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1.鲁尔区区位优势分析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跟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不开,也与良好的交通、市场条件有关。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可归纳如下: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分析
世界上类似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区还有很多,其中心城市与区位优势分析如下:
1.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
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2)我国最大的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铁矿石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市场广阔 ⑥农业发达,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D.④⑤⑥
(1)C (2)C [第(1)题,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可直通海洋。第(2)题,我国最大的工业区为沪宁杭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原料、能源短缺,故排除②④。]
德国一作家曾这样描述过1958年德国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浓烟,铸造厂也不停地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了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如一道被六万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暑假期间,李晨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在德国鲁尔区,李晨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
问题1 (区域认知)分析材料中显示了哪些环境污染类型。
提示:大气污染、水污染。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
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分析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
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鲁尔区的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下表所示:
3.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为促进该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下图所示:
除上述措施外,鲁尔区还进一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工业布局,不但减少运费、少占土地,而且降低污染。
4.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德国鲁尔区的对比
2.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读下图,回答(1)~(2)题。
建在工厂遗址上的园艺展区
(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1)C (2)A [第(1)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鼓励新兴企业迁入。第(2)题,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人地协调观: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城市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使得相关产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企业停产、失业人数激增、收入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多个城市(包括地区)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国家界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年10月,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完成(1)~(3)题。
(1)“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 )
①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②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③交通条件优越 ④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突破阜新”战略采取了如下部分措施,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
A.合理布局煤炭等企业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路网
C.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D.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3)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
C.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
D.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1)A (2)D (3)C [第(1)题,矿区煤炭资源枯竭后,会有大量废弃土地,矿区原有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少,因此当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商品率高,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做到“矿竭城不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现代农业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从而做到“矿竭城不衰”;交通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但不是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的主要依据;现代农业属于商品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不能承载更多劳动力。第(2)题,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通过加大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在我国体制下才能做到的,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第(3)题,如果经济转型及时并比较成功,资源枯竭型城市GDP不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A项错误;如果资源枯竭型城市选择的经济转型是以先进制造业为目标,则第二产业比重不一定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不一定上升,B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复兴,做到经济转型成功,C项正确;如果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时,人口不一定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项错误。]
本题组以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实施“突破阜新”战略为背景,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阜新市的形成和现状。
题组1 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鲁尔区又在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鲁尔区能成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的优势区位是( )
①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 ②煤铁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鲁尔区在战后为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城市有( )
①埃森 ②哈姆 ③杜伊斯堡 ④汉堡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B 2.D [第1题,鲁尔区缺少铁矿石,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第2题,汉堡不是鲁尔区的城市,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如今,鲁尔区已经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与创业中心、文化与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传统的钢铁、冶金行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发动机。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化学、钢铁 B.煤炭、钢铁
C.机械、煤炭D.钢铁、电力
4.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廉价石油的竞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B 4.D [第3题,鲁尔区的主导工业是钢铁和煤炭工业,在外界及自身因素影响下,衰落最为明显。第4题,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该区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本地区单一重化工业经济结构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是正确的。]
题组2 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80年代,鲁尔区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图甲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图乙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Ⅰ为1958年,Ⅱ为1995年)。读图,完成5~6题。
图甲
图乙
5.鲁尔区将钢铁企业向图甲所示位置甚至荷兰沿海集中,主要是为了( )
A.集中处理固体废弃物
B.改善大气污染
C.降低运费
D.加强科技协作
6.调整产业结构是鲁尔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图乙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包括( )
A.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B.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值下降
C.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D.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增多
5.C 6.C [第5题,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靠海运进口,将钢铁企业向铁矿石产地甚至荷兰沿海集中,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费。第6题,图乙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占比从25%到50%以上,因此,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量增多,故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并不等于生产规模与产值下降;农业比重应有所下降。]
教材P52探究
1.高品质大学教育是推动创新动力和培养企业家的高效孵化器,利于培养、引进科研和创新人才,能够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等。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具体转型发展行动规划并严格实施;发挥科技园的辐射作用,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高核心竞争力等。
教材P54活动
1.鲁尔区内煤炭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当地通过便利发达的水陆交通与铁矿石产地相联系;充足的工业用水等。
2.工业结构特点:偏重化工业,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严重依赖煤炭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等。
教材P57~58活动
1.开发期至衰退期各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资源型地区的稳定期,利用资源开发积累下来的资源、技术、人才等,重点培育非资源支柱产业,减少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内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外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2)传统的采煤、钢铁、化学等产业地位下降,新兴的电子、新能源、物流、高科技等产业地位上升。
(3)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水陆交通便利发达,消费市场巨大,劳动力充足等。
教材P59~60活动
1.(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外部环境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德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乏力,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力增长迅速;从德国自身来看,也面临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以及制造业规模相对萎缩的现实等。
(2)由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从资源依赖型、环境破坏型、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等。
2.(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田面积广(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储量大(保有储量32.4亿吨),品位高(单一优质无烟煤);耐火黏土、石灰石、铁矿石等资源丰富。
主要传统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金属/非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加工、火力发电等。
(2)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达度高;由政府主导,树立城市旅游品牌等。
(3)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3.略。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1.了解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学会分析区域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区域认知)
2.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区域认知)
3.掌握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
1.简述鲁尔区概况。
2.说出鲁尔区发展的基础及繁荣时期的主要工业部门。
3.鲁尔区“煤炭危机”是怎样形成的?
4.鲁尔区“钢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
5.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20世纪
60年代
主要是制定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二阶段
20世纪
70年代
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
80年代
至今
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
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
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距离较近的俄罗斯、瑞典等国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
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区名
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
英国中部工业区
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
①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悠久;②煤、铁资源丰富,为工业奠定了基础;③掠夺殖民地资源、财富用于生产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
①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经济开发早;②煤、铁等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印度东北部工业区
加尔各答
①开发历史悠久;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区
莫斯科、圣彼得堡
①开发历史悠久;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我国东北部工业区
哈尔滨、长春、沈阳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发展历史悠久;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农业基础好
鲁尔区的衰落及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表现
原因
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排放的污染物质多
类型
垃圾污染
煤矿开采使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
大气污染
工业企业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废气
水污染
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热污染
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废热
危害
如莱茵河的污染,使河水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大量死亡,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项目
德国鲁尔区
我国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
条件
煤炭、水源丰富;离铁矿区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但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
存在
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较大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现为鲁尔区最大的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中心。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是欧洲最大的河港。鲁尔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2.鲁尔区以采煤业起家,炼焦、电力、煤化工等部门相继崛起,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械、化肥、建材等工业,与此同时,纺织、服装、啤酒等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鲁尔区开始出现“煤炭危机”。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该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4.20世纪60年代,德国钢铁业在成本上逐步丧失优势,而欧洲战后恢复重建高峰期已过,钢铁市场需求萎缩,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其他国家竞争力的增强和新材料的出现,给鲁尔区的钢铁行业带来巨大挑战。钢铁行业的危机又反过来令采煤业处境进一步恶化。鲁尔区整个煤、钢产业陷入危机。
5.鲁尔区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再现工业区的历史,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
6.鲁尔区注重吸收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一方面加快老企业的改造,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发展阶段
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开发期
资源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良好
成长期
资源开发规模扩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
稳定期
资源开发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恶化
衰退期
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精品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导学案及答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