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答案011(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答案011
(整体性与差异性)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D | C | A | B | A | B | A | B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A | D | B | C | D | C | A | C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A | C | D | C | C | A | D | A | B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B | A | B | D | B | A | D | B | B |
1.结合材料分析,古湖堤可以反映当时湖泊水位及湖泊面积,再根据相邻古湖堤的相对高度可以推测当时湖泊水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推测当时湖水的盐度、水温及含沙量,A正确,BC错误,故选A。
2.有材料可知,湖堤记录了湖泊“退缩的足迹”,可知,高原湖泊的面积减小,水位下降;与现代相比,高原腹地湖泊最高湖堤形成时期的气候应该温暖湿润,湖泊水位高,面积大,故选D。
3.为获悉最高湖堤出现时的气候特征,还可以一步考察当时的湖底沉积物因为这些沉积物是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沉积形成的,记录了当时地理环境的信息,C正确。.当时的植物种类、地貌特征、湖水的盐度与最高湖泊堤出现时的气候特征关系不大,ABD不对。故选C。
4.该河流位于我国,a集中于夏季,可能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又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为a,且选项中无冰雪融水,所以a应为大气降水补给;b集中于春季,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各个月份补给量都很稳定,且补给量较少,所以应为地下水补给,故该题选A。
5.该河流有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季的大气降水补给,形成春汛和夏汛,此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结冰期长,B对;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较大,但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故A错;植被以森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6.由题可知,在沙丘种植怪柳后,沙丘的土壤成分逐渐由完全风沙沉积变为枯枝败叶与风沙沉积相结合,这说明怪柳产生的枯枝败叶能促进沙丘有机质的积累。而怪柳根系有“提水功能”,使地表土保持湿润,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须的养分,对土壤肥力提升起很大作用。种植怪柳不能抑制微生物活动,也不能改变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不能减弱物理风化,①②符合,③④不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净化地下水源和涵养地下水源一般指那些可以将表层的水渗透进地下,而怪柳的“提水作用”是将水分从地下往地上运输,这使得地表土壤由含水量低向含水量较多转变,而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更多物种的生存,故能够提升该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AC错误,B正确;由题可知,怪柳种植于沙丘地带,对调节河流径流量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8.由于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森林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河流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森林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另外,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的作用,森林破坏,导致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弱,温室效应增强,所以甲要素是指森林破坏,A正确;气候变化不一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人口数量增多不一定导致河流径流量变率增大等,冰雪覆盖增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BCD错误。故选A。
9.图示信息反映,当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这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而非独立性,B正确,D错误。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并非单向性的影响和变化;单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并非只有多种地理要素变化才会引起影响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AC错误。故选B。
10.由材料中信息“睡莲生于池沼、湖泊中,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环境,昼开夜合”可知,睡莲开花受太阳光照影响大,导致白天花开,夜间花闭,B正确。“花期7-10月”可知,昼夜温差较小,温度不是影响其开花主要的原因,A错误。水分、湿度睡莲的生长环境,但不影响其开花时间,C、D错误。影响故选B。
11.材料中指示睡莲是城市中水体净化、绿化、美化的植物,说明城市种植睡莲突出其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的环境效益,③正确;“观赏价值高”,可知观赏性强,②正确,即B正确;虽然其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从城市角度,并非主要考虑的问题,①错误,A、D错误中。另外睡莲作为水生植物,对水分要求高,适应性不强,④错误,C错误。故选B。
12.由材料可知,贝努埃河全流城(包括大坝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大坝截流后,大坝下游径流量减小。侵蚀能力减弱,河床淤积抬高,导致洪水泛滥的频率增大,A正确。大坝截留上游来水,下游枯水期流量减少,丰水期也减少,B、D错误。下游水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输沙总量减少,C错误。故本题选A。
13.大坝建成后,其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小,输沙总量减小,①错误。大坝截流后,由于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小,水位降低,部分灌溉取水口及配套设施超出水位之上而被废弃,灌溉农业水源不足,②③正确。大坝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减小,稳定性增强,④错误。故D选项正确。
14.拉格都大坝能起到一定的防洪、发电、灌溉等积极作用,拆除坝体过于绝对。筑高坝体可能导致喀麦隆单方面蓄积更多的来水,更加减少下游径流量,C错误。发展养殖会对下游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D错误。大坝适当降低水位可以为下游提供更多的水源,协调上中下游水源分配。故B选项正确。
15.修建水库后,库区蒸发量增大,土壤水因地表水下渗增加而增多,植被覆盖率也随之增大,植物蒸腾加强,最终使库区周围的降水增多,所以图示I、Ⅱ、Ⅲ、V分别是土壤水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故C项正确。
16.阿斯旺大坝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使洪涝灾害减轻,③错误;大坝修建之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小,尼罗河河口地带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减弱,海浪侵蚀作用相对增强,三角洲面积缩小,①正确、⑤错误;因海水入侵,河口地带土壤盐碱化会加剧,②正确;大坝修建会影响鱼类洄游产卵,使渔业产量下降,④正确。故D项正确。
17.建筑不属于自然环境要素,A错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是相互联系的,B错误;自然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正确;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D错误。故选C。
18.读图可知,沿海地区水汽较充足,主要为森林植被。从沿海向内陆,距海越来越远,水分减少,自然植被逐渐过渡到草地、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不是该图主要体现的分异规律,排除B;图示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与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及非地带性现象等无关,CD错。故选A。
19.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亚寒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故选C。
20.图中显示天山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自然带谱较南坡复杂,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优越。北坡地处潮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C项正确;北坡为阴坡,光照条件不如南坡优越,A错误;海拔、坡度不是影响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B、D错误。故选C。
2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而雪线以上常年冰雪覆盖,温度在0°C以下,雪莲难以生长,所以是生长于雪线下方的高山草甸带,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所以气温低,并且有冰川融水渗入,土壤较为潮湿,故其生长环境是冷湿,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是大风天气,读图可知,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冬春季节,冬季风(西北季风)将阿拉善地区地表的沙尘吹起,输送到华北地区,随风力减弱沉降下来,华北平原地处西北风的上风地带,C正确,东北平原在阿拉善高原的东北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在阿拉善高原的西南部,ABD错误。故选C。
24.沙尘暴将沙源地的地表土层物质带走,含有比较丰富的养分,沉降以后有利于增加降尘地区的土壤肥力,D正确;沙尘暴是一种持续时间比较短的天气现象,对降水、地表径流、气温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ABC错误。故选D。
25.阿拉善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风力侵蚀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此该地种植梭梭林主要的功能是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C正确;阿拉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梭梭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功能不明显,ABD错误。故选C。
26.依据图中气温与降水可知,山地所在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读图可知,同一自然带的上限F坡比E坡高,说明F坡水、热条件较E坡好,为阳坡,降水丰富。故A正确,B、D错误。E坡缺少C带的原因应是热量不足,故C错误。故选A。
28.由图可知,野生动物大迁徙线路主要围绕赤道两侧南北方向进行迁徙,野生动物大迁徙则主要目的是寻求充足的食物,甲地属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当野生动物到达北半球的甲地时,当地进入湿季,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即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选D。
29.乞力马扎罗山为东非高原上,所在地典型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麓地带,属于基带,又位于常绿阔叶林下方,则①对应的垂直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②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部分,属于积雪、冰川带,所以选A。
30.从右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②的下界,也就是雪线的高度,在同一山地,降水多的一侧雪线海拔低些,B项正确。故选B。
31.在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各季节CO2浓度一天最小值出现在16:00左右(北京时间),观测站经度为101°E,当地地方时约在14:40左右,故一日之中碳汇作用最强时间为午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2.由题干可知: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光照是导致一日之中CO2浓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夏季光照最强,白天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夜晚草甸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故夏季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秋季,春季次之,冬季草甸没有光合作用,故在各季节中CO2浓度的日变化最小,可以判断,图中a、b、c、d曲线分别代表的季节是冬、春、秋、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3.由图可知:一日之中CO2浓度出现在午后,而光合作用可以导致CO2浓度降低,故导致一日之中CO2浓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A正确。光合作用与虽然与温度、湿度有关,但不是最主要因素,在温度与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强则光合作用强;一天中植被覆盖率不会发生变化,BCD错误。故选A。
34.由图可知,该地的7月气温比1月高,因此位于北半球;山麓地区最冷月大于0℃,因此位于亚热带,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因该山脉海拔较低,不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没有降水信息,无法判断迎风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5.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南侧又为阳坡,热量充足,适合柑橘的生长,D正确;椰林应位于热带,小麦多见于温带地区,排除AC;山地地形更适合发展林果业,棉花适合大面积的地形平坦地区种植,东侧的棉花枝叶茂盛的可能性不大,B错。故选D。
36.由图可推测,甲乙地处渭河的南北两侧,乙位于秦岭北侧,甲位于黄土高原,地貌差异大,B正确;甲乙同属于秦岭以北,均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差异不大,D错误;图中可以看出,甲乙附近均有河流,C错误;甲乙相距较近,均位于板块内部,地震频率差异不大,A错误。故选B。
37.与坡地比较,梯田能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A正确、D错误;减弱侵蚀作用,提高土壤肥力,不是对水循环的影响,C错误;梯田拦截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了地表径流的蒸发损失,B错误。故选A。
38.乙地处秦岭北坡,山地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种类丰富,D正确;乙地处秦岭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A、B错误;秦岭北侧渭河平原人类活动较多,乙地开发利用时间长,C错误。故选D。
39.读图可知,本州岛樱花初放日期大致自南向北推迟。自南向北,纬度变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弱,樱花开放的时期推迟,其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B正确;注意题干信息“滨海地区”,其地形和海拔不是主要因素,A错;樱花开放时期主要与热量条件有关,土壤和降水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故选B。
40.N地和M地均位于滨海地区,地形差异不大,但N地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使得N地的樱花开放时间提前,其主导因素是洋流;P地与M、N两地相比,P地位于岛屿中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樱花开放日期推迟,其主导因素是地形。三地纬度相当,太阳辐射差异不是很大,不是主导因素;樱花开放时期主要与热量条件有关,土壤和降水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故选B。
41.(1)冬季多(积)雪,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足;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多,又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冬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3分)
(2)北部准噶尔盆地西边有缺口,有利于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多地形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2分)
(3)接近原料产地,运输成本低;贵州经济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辣椒生产成本低;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3分)
(4)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和天山山麓地带。有利自然条件:该地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较长;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水质较好;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作物的病虫害较少,喷洒农药较少。(4分)
42.(1)特征相似处:地表坑坑洼洼、凹陷不平。成因差异处:热喀斯特地貌是冻土区的冻融作用;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3分)
(2)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气体,改变大气成分;湖塘增多,水域面积扩大,温差变小,空气湿度提高。(2分)
(3)湖底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水生植物生长,吸收二氧化碳固碳;热融湖塘完全排水后,变成冻土地表,再次形成热融湖塘,进行下一次碳循环。(3分)
43.(1)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作物生长快,需水量大;夏季降水较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易缺水。(4分)
(2)工农业生产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天空湖形成后,外泄泥沙受阻,洪水携带的泥沙和沼泽植被残体沉积导致湖床抬升。(2分)
(3)差异:(与形成前相比),天空湖形成后M地流水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原因:天空湖形成后汇入的径流较少,携沙能力较弱。(2分)
(4)前峰:4-5月,气温回升快,季节性积雪大量融化;后峰:7-8月,降水量增多。坝后水文站以上河段,流域面积大,支流多(3分)
44.(1)原因:独库公路开放时间为夏季,太阳辐射强,起点气温高;经过区域相对高差大,垂直温差大;经过区域地形多样,大气运动复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分)
(2)地壳发生抬升,奎屯河流水下切侵蚀,峡谷谷壁陡峻;该地为松软的易被侵蚀的泥沙质岩层;天山冰雪融水流水侵蚀强,易形成密集的、大大小小的冲沟,状如石林。(3分)
(3)天山冰川量减少,奎屯河水补给减少,流水侵蚀减弱;风力作用增强,岩层风化作用变强,加速石林状谷壁的崩解,谷壁趋于平缓;谷壁的坡面侵蚀作用减弱,石林状地貌消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