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双手(上)课件PPT
展开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拓展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外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短文中的字、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学习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会发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认真揣摩上下文意,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
一双手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积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人肩镐上山。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张迎善说。“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1000多棵。”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圈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呈木色。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I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3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不 计 其 数 厘 米 栽 树
惺忪:采访:素常:瞬间:
形容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造句:每天早晨,我还睡眼惺忪的时候,爸爸已经去上班了。搜集寻访,调查访问。造句:老红军爷爷在家中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平日,平素。造句:父亲把素常舍不得穿的惟一一套毛料中山服穿上,参加劳模会去了。转眼之间。造句:流星最美的是它划破长空,即将消逝的那一瞬间。
惊讶:得逞:功臣:不计其数:
感到很奇怪,惊异。造句:这一年他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让我们惊讶不已。(坏主意)实现,达到目的。造句:敌人逃跑的企图,最终没有得逞。有功劳的臣子,泛指对某项事业有显著功劳的人。造句:人民给这位劳苦功高的功臣以最高的荣誉。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造句:广场上人山人海,天上风筝不计其数,孩子也多了。
学习对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采访前。交代采访的时间和地点。第二部分(第 3-18 自然段)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我”通过握、看、对话、量等方式,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粗糙坚硬。第三部分(第 19、20 自然段)侧面了解。通过林业局负责同志介绍知道张迎善的手做出的巨大贡献。
姜孟之:笔名马齿苋。1938 年生于山东乳山,曾任《绿地》编辑部主编,中国林业文协第一届副秘书长。199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有《马齿苋苦斗记》《黄牌警告》《飞龙飞飞》等。
作者借助“这双手”刻画了一个不畏艰辛、艰苦工作、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劳动者形象。
作者通过描写 “这双手”刻画了张迎善怎样的形象?
一读:读课文,思考这是谁的手,从这双手上你想到了什么。
《一双手》向我们展示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从这双手上可以想到林业工人为绿化祖国付出的艰辛劳动,也可以体会林业工人为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二画:画出文中运用借代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一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双手栽的树……由浑变清。 这双手让这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代指张迎善。作者通过这双手的奉献,展现了张迎善的敬业、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
三思:作者对这双手的初步印象与了解以后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作者对这双手的初步印象是:活像半截老松木,看上去很丑陋。经过采访了解以后认为:这是一双创造美的手、造福后代的手、造福人民的手、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四悟:作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
本文构思新颖独到,颇具匠心。张迎善是个埋头苦干的工人,他用双手“干”出了了不起的成绩,让他大段地“说”,难以表现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抓住张迎善的一双手近距离描写,由此追踪这双手背后的事迹和这双手的贡献,把张迎善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双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双手(下)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一双手(下)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预告,段的语言,阅读积累,阅读短文,句段赏析,整体回顾,一双手,采访前,侧面了解,采访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乌塔(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乌塔(上)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皮巧根桥(上)课件PPT: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皮巧根桥(上)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陡峭朽,响亮洪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