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自主阅读:《秋颂》、《西风颂》、《当你老了》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粘巢( ) 舔( )洗 茸( )毛
洋溢( ) 残羹( ) 呼啸( )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
粘巢:
(2)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榨果架:
(3)她来到尚未冰封的水面,凝视着泛起的涟漪。
涟漪:
3.文学常识填空。
(1)约翰·济慈,英国杰出的 诗人。与 、 齐名。少年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2)勃朗宁夫人,英国著名女诗人。1838年因出版诗集 而崭露头角,1844年出版诗集
使她成为了当时英国的著名诗人。
(3)叶赛宁, (国别)诗人。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 出版。后又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等,诗组 ,诗集 、 ,长诗 、 。
4.仿照下面的短诗,以“鲜花”或“浮萍”为物象再写一首哲理性短诗。
示例:
卵石
沐浴山间溪水,
天长日久,
失去了自己的棱角。
5.列举济慈《秋颂》中所描绘的景物。
6.试分析《不是死,是爱》所体现的抒情诗的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间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丛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7. 《蝈蝈与蛐蛐》一诗的主题是什么?
8.《蝈蝈与蛐蛐》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9.《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你是怎样理解的?
10. 以“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或“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赏析】
十四行情诗
我捧起我沉重的心,肃穆庄严,
如同当年厄雷特拉捧着尸灰瓮,
我望着你的双眼,把所有灰烬
把所有灰烬倒在你的脚边。你看吧,你看
我心中埋藏的哀愁堆成了山,
而这惨淡的灰里却有火星在烧,
隐隐透出红光闪闪。如果你的脚
鄙夷地把它踩熄,踩成一片黑暗,
那也许倒更好。可是你却偏爱
守在我身边,等一阵清风
把死灰重新吹燃,啊,我的爱!
你头上虽有桂冠为屏,难保证
这场火烧起来不把你的金发烧坏,
你可别靠近!站远点儿吧,请!
[鉴赏]
这首诗是勃朗宁夫人著名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中的一首。这部十四行诗集共有44首,抒发了诗人在和爱人的恋爱过程中的感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于诗人恋爱的早期。其时诗人渴望独立坚强的爱情,同时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又对爱情心怀犹疑。
诗人的心是沉重的,带着深深的忧郁,带着沉重的担心。因为她的心中堆着厚厚的哀愁。这重重的哀愁积聚在诗人的心头,如死灰一样灰暗,没有生气。诗人捧着自己的心如同厄雷特拉在捧着一只尸灰瓮。诗人望向自己的情人。那眼神中含着怎样的深情和怎样的热切呀!诗人愿意将自己的心抛给爱人,将心底的死灰全部地倒在爱人的脚下,任由爱人踩踏。然而,这样的死灰中竟冒出一点火星,那一点火星只要有一丝清风的吹拂就足以让死灰复燃。这死寂的灰中还有生命的呼喊,还有爱情的气息。诗人不在乎爱人将这一点火星踩熄,不在乎爱人将这爱的气息关闭。诗人愿意自己来承担爱的痛苦。诗人不愿意要依附对方和作为累赘的爱情;如果是那样的爱情,她宁愿舍弃,然后独自承担失恋的痛苦。
然而,爱人是坚定的,愿意守在诗人的身旁,愿意给诗人的心带来生机。爱人愿意做一阵清风,哪怕这清风吹起的是一场大火,哪怕这样的大火会烧坏自己的金发。诗人的爱情,那心中一直压抑的热烈情感,那死灰下面隐藏的一点火红因此更加奔放和大胆,似乎瞬间就有燎原之势。在诗的结尾,诗人用俏皮的话语将心中假装的焦急和愤怒,心中潜藏的幸福和笑意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诗歌受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的心灵在诗中倾诉;每一个意象和动作都指向诗人的心灵,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意识。比喻和用典都巧妙异常,将心中的微妙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的结尾,具有诗人所独具的风趣和戏剧性的对白,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心灵中潜藏的乐观情绪,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敏锐情感和诗歌表现手法。诗歌也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来加强情感色彩。
诗人的这些十四行诗是她的爱情的真实记录。诗人以其纯洁真挚的感情让她的爱情得到了高度升华,同样,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使这些诗歌也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答案
1.cháo tiǎn róng yì gěng xiào
2.(1)即蜂巢,这一行的意思是蜜蜂在夏天采蜜已很充足。
(2)挤压果汁用来酿酒的工具。
(3)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3.(1)浪漫主义 雪莱 拜伦 《哦,孤独》
(2)《天使及其他诗歌》 《两卷集》
(3)俄罗斯 《扫墓日》 《波斯抒情》 《莫斯科酒馆之音》 《苏维埃俄罗斯》 《安娜·斯涅金娜》 《忧郁的人》
4.示例: 鲜花 浮萍
安详于温室之中, 徜徉于碧波之中,
不知不觉, 随时而化,
消尽了自身的本性。 顿失立足之根。
5.《秋颂》分成三节,分别写成熟秋天的不同景象:第一节,罗列出秋天的累累硕果,其中有缀满葡萄藤蔓的珠球,老树背负的苹果,胀大的葫芦,鼓起的榛子壳,它们都在秋天与太阳的密谋中成熟。第二节,则将秋天拟人化,通过“你”坐、卧、行、立的不同姿态,将打麦场、田垄、小溪、榨果架等不同画面,剪接成一幅秋天的全景。第三节,诗人转而描写秋天的音乐,有河柳下的飞虫、篱下的蟋蟀、园中的知更鸟、山圈里的羊群、天空中的燕子,各种各样的昆虫和鸟兽,都参与黄昏中的合唱。
6.体现抒情诗的魅力,即:不是简单地抒发一种感情,而是展开一段丰富、曲折的情感过程。这首诗开始以回忆的语调,感叹了有关时间的“诗人的古调”,继而反观自己命运的不幸、死亡的威胁,满怀哀伤,但在最后调子又昂扬起来,诗人自己设计了一场问答,肯定了“爱”的力量。从开头到结尾,起承转合,令人回味无穷。
7.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8.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和“大地的诗呀永远不会停”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的主题。
9.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10.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并加以表达即可。
w.w.w.g.k.x.x.c.o.m www.gkxx.com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单元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单元测试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课文选词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单元综合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单元综合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