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言为主,背诵全文,做好默写的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是“历史的回声”中的“后人之鉴”的第二课。作者通过对秦阿房宫的铺陈描写,阐释了秦国灭亡的原因。学习本文,要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并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诵、宫殿的图画、课外练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理解课文中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朗读背诵课文,探讨演绎、交流分享本文的精神养分。
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历史回声”的内涵。
3.进行思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认识并揭露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哪位同学能说说作者的情况?
生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比他约小十岁,很欣赏杜牧的为人和诗篇,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李商隐《杜司勋》)
师 讲得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赋”的特点?
生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渊源,后者是赋的近源。汉赋多鸿篇巨制,多四言句式,杂以散句。汉末出现了抒情小赋,但很快被六朝的“骈赋”所代替,骈赋往往用四字对或六字对。至唐宋时又发展为“律赋”,在篇幅、格律、对仗上要求更高。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生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生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事。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师 大家的知识面都比较广,表达也很清晰。事实上,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西汉时文人将屈原、宋玉等所运用的、作为长江流域文化代表之一的《离骚》式诗体加以改造,向散文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心雕龙·诠赋》),洋洋洒洒,极尽铺陈之能事。诗,总是喜欢借助跨度极大的跳跃,行踪飘忽飞腾,在广阔的立体空间里上天入地,展开想象和联想,时刻为感情寻找着形象。赋,则不然,它与一般的散文并无二致,都是在一个平面上慢走快奔,在展开其叙述、描写、议论时,逻辑严密,顺序衔接,脉络连贯,十分注重文章的说服力量。
师 下面,我们就听听配音朗诵。注意个别词语的读音!
推进新课
师 大家听了这篇赋时有什么感觉?
生 我感到大气磅礴、雄伟壮阔。
师 对!这就是赋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文,指赋的形貌。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这是赋这种文体的重要特征。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请齐读第一节并请同学梳理翻译这一节。
生 四海一的“一” 数→动,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的“北”“西” 名→状,向北、向西;“骊山” 名→状,从骊山。
未云何龙的“云” 名→动,出现云彩;“龙” 名→动,出现龙。
未霁何虹的“虹” 名→动,出现虹。
歌台暖响的“响” 动→名,歌声。
师 讲得很好!注意到了字词的活用。那么,这一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请你说说看。
生 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境。“兀”“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
生 第二层:“覆压……流入宫墙。”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覆压”言其广,“隔离”言其高。骊山,起伏不断;二川,滔滔不绝,这两句将宫殿趋向、坐落地势、规模之大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来。
生 第三层:“五步……不知东西。”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阿房宫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五步”“十步”,写出楼阁之密;廊腰飞檐,指出宫室之美。廊腰缦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盘盘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样楼阁的形状,像蜂房那样邃密,如漩涡那样纡回。“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掷笔长叹,言非笔墨所能尽言。
生 第四层:本段最后部分。从行文上看,这部分带过渡性质,从建筑写到宫殿中人物的活动,“歌台暖响”等四句既写宫中歌舞之盛,也写出这欢歌狂舞背后隐藏着宫人的无限悲戚。“—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重在写人之感受,亲疏各别,冷暖不均。
师 大家的思路都比较清晰,概括也比较准确。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师 很好!我看到大家预习得很充分,感到很振奋!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下去,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按要求在本周内将这篇文章背下来。现在大家齐读一遍,放出声音,读出气势。
【学生大声地读全文。】
师 很好。我现在要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先说说第二段以前有哪些地方不懂。
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中的气候是什么意思?
师 哪一个同学发表一下意见?
生 我想它是说阿房宫太大了。
师 哦,这是一种说法。哪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 哦,它是和上文照应的。上文说“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师 好像还有——
生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师 这句话怎讲?
生 就是说宫女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充满了暖意。
师 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生 比喻。
生 通感。
师 对!近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地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
师 对于通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学过的,其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现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哪位同学有印象?
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的,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的清香。于是,“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的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沟通。
生 此外,“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中的“光与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师 讲得很好!《荷塘月色》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独处”,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师 联系课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宫女们用甜美的嗓音唱歌,歌声软软的,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仿佛春光明媚。那么下句呢?“舞殿冷袖”,“舞殿”与“歌台”相同,是舞于殿的意思,在殿上跳舞,但是怎么会冷袖呢?
生 (坐在座位上大声说)因为袖子扇起了风。
师 不对呀!袖子扇起的风怎么可能与风雨凄凄联系起来?
生 形容舞女很多,许多人在舞袖,就给人这种感觉。
师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 (齐)夸张!
师 对啊,形容当时跳舞的场面,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其实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互文,在一宫之内时而唱歌,时而跳舞,唱歌时吴侬软语,跳舞时长袖翻飞,就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天气在不断地变化,这当然也是夸张了。为什么不能说形容阿房宫大呢?因为作者明明讲是“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嘛!还有没有问题?
生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怎么理解?
师 是啊,复道是怎么回事?
生 两层通道,上下层的。
师 对,上面那层自然是横在空中的。“霁”是什么意思?
生 雨停了。
师 不对。雨停了,可能还是阴天,乌云满天。
生 雨后天气转晴。
师 对。只有雨后转晴才可能出现虹。雪后天气转晴也称霁。我们高二将要学的一首词前小序中就有“夜雪初霁”,意思是冬天的第一场雪刚刚结束,天气刚刚转晴。在这里,作者把上层的通道比作彩虹,与上面的未云何龙相照应。还有没有问题?
师 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到位。这样吧,我再来考大家几个问题。你说一说“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是什么用法?注意,我问的是用法,不是意义。
生 名词用作动词。
师 严格地说是数词用作动词,以前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师 你先别坐下,我再问第二个问题,“骊山北构而西折”这句话,分析一下它的语法结构,注意,不是翻译。
生 “骊山”是主语,“北构而西折”是谓语。
师 这里的“北”和“西”是什么用法?
生 名词作状语。
师 对,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因为后面已经有动词了,如果后面没有动词,有时候方位名词也会活用作动词。但是你刚才有一个地方说错了,哪位同学能够指出来?
生 “骊山”不是主语。
师 对呀!我故意要看你们理解了没有,这里的主语是——
生 阿房宫。
师 但是主语省略掉了,有的同学误把“骊山”看作主语,实际上这句话是说阿房宫从骊山的北面建起,向西折,然后通向咸阳。下面还有一个“钩心斗角”,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有同学比划)对,这是一种建筑格局。前面说“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是很形象的,连接楼阁之间的走廊仿佛人腰一样,当然这腰不是纤纤细腰,“缦”有宽缓的意思,这里着重指宽,后文还有“缦立远视”,“缦”着重缓意,“缦立”就成了久立的意思了。翘起的屋檐就像牙齿一样高高地啄向天空,苏轼有一句诗,“乱石穿空”,与此类似,把静态的东西写出了动感。接下来讲整体布局,每一个建筑群落是向心而建的,檐角相互对峙。现在所说的“钩心斗角”是什么意思?
生 相互算计。
师 是个贬义词了。古人用“钩心斗角”有时候也形容写文章构思精巧。对了,现在“钩”字怎么写?
生 没有金字旁。
师 不对,两种写法都可以,这点要注意。好了,现在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当然这个问题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在第一段中,有一句是公认的名句,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
【学生议论纷纷,有说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有说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有的说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师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几句当然很好,用了夸张手法,想象瑰丽,但其他几句也大致差不多呀?
生 (肯定地)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其他同学纷纷应和,意见渐趋一致。】
师 这一句好在哪里?
生 短小精悍。
师 可是“盘盘焉,囷囷焉”也短小精悍呀!
生 这几句极具概括性。
师 有道理。还有呢?我把这句改成现代汉语,大家看一看怎么样?可以说成:秦统一了天下,砍光四川山上的树,建成了阿房宫。
生 不行,太平淡了!
师 那原文的好处在哪里?
生 高度概括,同时短促有力,很有气势。
师 对。我们知道,长句往往比较舒缓,短句比较有力,一开始用四个有力的短句,极具概括力,笼罩全篇。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其实这四句写了两件大事,中间的跳跃性非常大,留下了不少空白,而且让读者一开始就有想法。“六王毕,四海一”,写得多容易呀,但其实秦统一六国容易吗?
生 不容易。
师 那他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六国一下子就被灭亡了,在佩服秦的强大气势之后,人们禁不住要想,为什么六国灭亡得这么迅速?实际上文中就有答案,但不是第一段,这里只是埋下了伏笔。后两句也很奇怪,“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是不是一次建成的?
生 不是。
师 其实秦始皇死的时候并没有建成,甚至项羽一把火烧掉它的时候还没有建完,多浩大的工程呀!但作者说得非常容易,仿佛四川的山一下子就光秃了,阿房宫就建起来了。这里留下的空白让我们去想象,中间多少征夫泪呀!为建成阿房宫,百姓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好,现在我们把第一段集体读一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阿房宫赋》一文的写作目的,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赋”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且研读了课文的第一段。课文的其余部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请同学们课后预习课文的其余部分。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课前,有同学已经把诗(词)抄在黑板上了: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讲这首词,从作者到内容。】
师 讲得相当不错,有板有眼,基本上把这首诗的内容交代清楚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诗词了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有意识地把这些诗词联系起来考虑?比如,有些东西可能反复出现?
生 没有。
师 古典诗词的欣赏,只弄懂字面意思是不行的,还有许多微妙的地方。不仅如此,古人写诗比较喜欢用典,有许多意象或场景都是前人用过的,熟悉古典诗词的人都会会心。所以,欣赏古典诗词,具备相当的诗歌修养相当重要,而且,要渐渐地体会比较微妙的地方。比如第一句“被翻红浪”,只解释为没叠被子是不行的。古人写景写物的时候往往把心情投射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子没叠,同时也感觉到了作者的心绪,仿佛红浪一样翻卷起伏。下面的“慵自梳头”也引起我们的一些联想,李清照还有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日晚倦梳头。”而早在《诗经》中就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简单解释这几句诗)说白了,女为悦己者容,在这里,作者不梳头,自然是因为丈夫不在了。后面提到“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也不是首创,有出处。诗人不直接说瘦的原因,却说不是因为沉溺于酒或者悲秋,用排除法。“病酒”取自一首词中的一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而“悲秋”自然取自老杜的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有来历。“千万遍《阳关》”里的“阳关”,应该是语意双关,其实古诗里常提的就那么几首曲子,一说杨柳,指杨柳枝,也指杨柳,一说阳关,指阳关曲,也指地方,大约是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家可以想象它里面包含的文化意义。武陵人也是用典,来自《桃花源记》,而所谓秦楼之类的,在古代也是闺房的泛称,不知道是不是取自《罗敷曲》?包括一提到美女,也无非罗敷绿珠之类的,不可不注意。古人写诗词的这些特点,与古代生活的节律是分不开的,古诗的背景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种自然的节律,表现为缓慢以及规律性的重复,所以有些意象反复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变化,熟悉这种情境的人自然很容易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要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大量地积累,然后慢慢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了。好了,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阿房宫赋》。上节课我就发现大家的预习特别好,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 有!
推进新课
师 好,我们先把第二段与第三段大声地读一遍。
师 还是先给大家一点时间,考虑一下什么地方不太懂。
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怎么理解?还有后面的“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师 这个问题我找一个同学,哪位能答出来?
生 是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幸是宠幸的意思。
师 哪一课中学过的?
生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师 对。这里是说那些宫女希望被宠幸,但是有人三十六年没有见过秦始皇,其实就是说有人从来没有见过秦始皇。还有没有?
生 “绿云扰扰”是什么意思?
师 是啊,“扰扰”容易理解,就是纷纷扰扰的意思,“绿云”呢?
师 这里的“绿云”是形容什么的?
生 头发。
师 头发怎么可能是绿色的?难道染了发不成?(学生笑)这句话似乎应该改成“乌云扰扰”或者“黑云扰扰”。(大家笑)其实的把头发不写成黑的而写成其他颜色的还有例子,想一想?
生 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 对。青丝就是乌丝。年轻的时候头发是乌黑的,老了以后就变白了,说的是这个意思。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人使用颜色时有时候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比如我们经常说青天白日,天明明是蓝色的呀!同时,我们既说青草,也说绿草。《劝学》中有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的印象中,青与蓝似乎是截然不同的颜色。其实大家知道,最基本的颜色只有几种?几原色?
生 三原色。
师 对。颜色与颜色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经常在电脑中绘画的同学就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青、绿、黑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古文中经常辗转相训。就是有时候相互替代。绿极了我们也称墨绿,听过没有?
生 听过。
师 所以这里的绿云也是指乌云,但为什么用绿云不用乌云?
生 绿云比较美。
师 对,很聪明。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没有了我问几个问题。请你分析一下“杳不知其所之也”这句话的结构,注意,是分析结构,不是翻译。
生 我不会。
师 呵呵,我刚才问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你们说没有,我一问,怎么又不懂了?谁帮帮他?(连续两个学生都答错了,我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所之”怎么理解?
生 所字结构,所到的地方,名词性的。
师 对,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前面的“其”就是定语,修饰“所之”,构成偏正结构,做“不知”的宾语。
师 好!承“为秦宫人”的“明星荧荧……”一段是脍炙人口的。忽然间,天际群星闪耀;不是群星,而是美人开了妆镜!忽然间,空中绿云飘动;不是绿云,而是美人梳理头发!渭河暴涨,泛起红腻,原来是美人泼了脂水!烟雾乍起,散出浓香,原来是美人点燃兰麝!不直说美人众多,却用明星、绿云、渭涨、雾横比喻“妆镜”“晓鬟”“弃脂”“焚椒”,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其手法已很高明。但还不止于此。通过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既写了美人,又写了阿房宫。下临渭水,高插青霄的楼阁,像蜂房似的布满空际的窗户,以及当窗晓妆的美人,都历历如见。而写美人,又正是为了写秦始皇。所以,接着便写“宫车”之过。“宫车”日日行幸,而宫人尚“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则秦始皇荒淫到何种程度,也就用不着说穿了。
好,第二个问题,“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什么用法?
生 意动用法。
师 不错。意动用法经常翻译为认为什么什么怎么样,或者把什么什么当成什么什么。我再问一个问题,某某某(名字忘了),你翻译一下这个句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生 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一切成了焦土。
师 翻译的时候不要看注释,许多注释里翻译得并不好,不如我们直接翻译更痛快,比如可以翻译成,戍守的士卒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攻下了,楚国人放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成了一片焦土!这样更好,是不是?(学生点头)我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考大家怎么理解这里的“可怜”。
生 可惜。
师 还有什么意思?
生 值得怜悯。
师 对,这是现代汉语用法。有一句诗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生 可爱。
师 其实我在读这两段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地方写得并不好。大家注意这一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一段是形容秦的纷华奢侈的,但不是很恰当,他用的是夸张用法,但是,说柱子比农夫多,这勉强可以说是夸张,说椽比工女多,那算什么夸张?一间屋子里可是有许多椽呀!最可笑的是作者居然说栏槛比城郭多!既然觉得他写得不好,我就想改一改,我读一读,大家听我改得好不好。
生 (部分)不好。
师 我还没改啊,怎么就说我改得不好?别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生 (齐声)一浪更比一浪强!
【大家笑。】
师 认真听了——使负栋之柱,多于行道之树木;架梁之椽,多于水中之鱼虾;钉头磷磷,多于原野之闲草;瓦缝参差,多于田间之犁隙;直栏横槛,多于山林之小径,管弦呕哑,多于暮春之鸟语。(边读边解释)我改得不错吧?(众笑)能不能代替原文?这个问题有难度,我要考考大家。
生 我觉得不能换,原文中用的是与人有关的,你这样换了以后不够人文。
师 不够人文?我听不懂你的话啊。
生 我觉得不能换,因为作者在这儿写到了农夫啊工女啊有一种感叹在里面,就是说这些人都挺可怜的,形成了一种对比。
师 有些赞同你的意见,有没有补充的?
生 不能换!作者这里用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郭作比较,实际上突出了秦朝建阿房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特别写得好的是最后一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与后面的“不敢言而敢怒”照应,说明百姓受欺压不敢声张,反映出秦的残暴。
师 大家真不错,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大致是一个意思,我改的仍然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秦的纷奢,但是原作的比较与我相比暗含了一层意思,就是说秦的奢华是建立在对这些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上的,一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我也觉得最后一句话说得好,百姓没有言论自由,万马齐喑,只剩下一片弦歌之声,焉能不亡?这两段我们基本解决了,再问一个问题,这两段中哪一句话写得最好?
生 (异口同声)最后一句!
师 这次聪明多了。好在哪里?
生 (齐)照应前文,说明秦朝灭亡得快。
师 是啊。很有意思。前面说“六王毕,四海一”,说六国一下子就灭亡了,然后阿房宫一下子建成了。这里又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表明秦灭亡得非常快,步六国后尘,而阿房宫更是一把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秦灭得容易不容易?
生 不容易。
师 对!从“燕赵之收藏”到“亦不甚惜”,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通过这一系列叙写,形象地点出阿房宫的用途,从而对秦始皇进行了鞭挞。从开头直到这里,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叙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和用途,没有抽象地发议论,而议论已寓于其中。读者不难看出:用人民的血汗凝成、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集中地反映着人民的苦难,也集中地反映着统治者的荒淫腐化。
师 老师还要强调的是,作者水到渠成进一步完成他的主题:写阿房宫的毁灭,也就是写秦统治者的毁灭及其毁灭之故,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敲响警钟。“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这是说“人同此心”,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却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以下数句尤其精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紧承“嗟乎”以下各句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后用“使”字领起,摆出一系列罪证。秦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罪证是不胜枚举的。文学创作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从各方面罗列罪证。作者写的是《阿房宫赋》,即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师 秦国也不是陈胜吴广灭的,但作者这样写,就给人一种感慨,让人不禁要想,六国为什么会很快被秦灭亡,而秦又为什么会很快地被后人灭亡?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最后一段的议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三段是一部分,主要是记叙还是议论?
生 记叙。
师 对。前三段以叙为主,后一段是议论,叙述为议论作好了铺垫。既然都是叙述,为什么要分三段?说明肯定写了三层意思,我不要大家总结,我总结一下各层的意思。第一段主要渲染阿房宫建筑的宏伟精美,第二段主要写宫女的幸福生活——
生 不对!
师 什么地方不对了?
生 不是幸福生活。
师 书上不是明明写道“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你看用掉了这么多的化妆品和香料,难道还不幸福?
生 得不到宠幸。
师 哦,也对。其实《红楼梦》中有个元春,大家知道吧?她入宫受宠,可以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在省亲的时候还哭哭啼啼,怪贾母把她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更何况这些宫女。(改动板书)第三段应该没有争议,写秦的奢侈,也指出这种奢侈是建立在对压榨掠夺的基础之上。现在没争议吧?
生 没有。
师 大家注意,又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来了,答出来有奖!
生 奖什么?
师 书啊。注意听了,我觉得文章的段落划分有问题!第一段后两句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写宫女的对吧?
生 对。
师 如前所说,杜牧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师 大家思考一下,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议论有何作用?
生 画龙点睛。后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却不肯引以为鉴,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辙,就只能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复“笑”后人,这的确是可悲的,影射唐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知识拓展
一骑红尘妃子笑
清风明月夜半无人,长生殿前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虽是浅语低诉花前月下,但天上的比翼鸟听见了,地下的连理枝也知道了,于是,一段情爱成了千古绝唱。
历史辗转了千年,那段情爱的绝唱随风而逝了,人们却真切地记住了以肥硕为美的杨玉环。
美人,三千宠爱集于一生,衣袂飘动,暗影浮光,《霓裳羽衣曲》的旋律,淹没历史的钟鼓。
杨贵妃靠一身姿色赢得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杨太真外传》)之谣。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证: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代帝王被几颗“妃子笑”迷倒,那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哀啊!
渔阳的鼓点惊醒一夜春梦,马嵬坡,早就为《长恨歌》填上了一个苍凉的休止符。古藤老树昏鸦,有幸与千载难逢的凄美拴到一处。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
这些事为安禄山后来造反奠定了基础,杜牧《过华清宫》诗: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755年11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贵妃写女人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人生无常;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句。贵妃死后,玄宗入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一条丝巾怎能悬住生命的沉重?
一代帝王啊!你不是万人之上吗?却护不住自己柔弱的爱妃;你不是一言九鼎吗?却眼睁睁看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颜伸向死神的白绫。
把一场战争的罪过,加到妩媚的女人身上,这是男人莫大的悲剧。
红颜祸水?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你这样说吗?
帝王啊!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帝王,江山已失,美人焉存?
课堂小结
一个曾经踏平六国、雄心勃勃的秦王朝,一个曾经统一中国、叱咤风云的秦王朝,顷刻间,竟然那么容易地坍落了,毁灭了,一切竟然都转瞬即逝。这巨大的历史悲剧,激起后代多少人的思索,多少人的慨叹。杜牧也正是从这样一种强烈的悲剧感中去体味、去把握秦王朝毁灭的内在原因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十六年,但它的确曾经极为强大,极为昌盛,然而一旦毁灭,又何强之有,何盛之有呢?这种由极盛而极衰的悲剧,极大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几句应该说是经过文章的几番提顿蓄势,才终于喷吐而出的。它因为是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又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所以这几句非常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使人不能不为之思索、为之感慨。
布置作业
一、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骊山作
杜 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1.请分别从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画线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
2.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和立意。
参考答案:
1.(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说明)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二、背诵全文,做好默写的准备。
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
步 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备 注
1
学过《阿房宫赋》之后,你认为学习汉赋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检查笔记、查阅资料。
2
教师参与交流并指导。
学生交流。
3
除了课文之外,你还读了哪些赋的文章,对这些汉赋,你怎样鉴赏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
4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同学总结、交流。
5
在鉴赏汉赋能力方面,你对自己是怎样评价的?
学生自我评价。
得与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读。,学生品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二祝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阅读、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落日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