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9章 第2节 第1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5844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9章 第2节 第1课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5844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巴西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2节 巴西
第一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照地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了解巴西人种形成的历史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运用巴西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巴西发展农业的条件。
3.了解巴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能够结合资料说出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知道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
2.通过对殖民主义的了解,培养学生平等待人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巴西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巴西队世界杯比赛视频)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无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知识点一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2、P83的内容,自主完成)
1.读图9.15,找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答案: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主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地处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
2.阅读教材内容和图9.16,说出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及其文化特色。
答案:人种构成: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在人口构成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0%,还有少数黄种人。文化特色: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3.结合图9.20,说出巴西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类型及特征。
答案:巴西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部为巴西高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教师点拨)
1.拉丁美洲与南美洲的联系与区别 南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美地区历史上大多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通用拉丁语,因此而得名。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两部分:北部中美洲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属于北美洲),南部是南美洲。 2.认为巴西混血特征明显,判断混血人种数量最多 巴西人种复杂,混血人种特征明显,但其人种结构中,并不是混血人种占最大比例,占人口最大比重的是白色人种,占总人口的一半多,混血人种居于第二位。 3.认为巴西文化不是拉丁文化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现状,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讨论交流)
1.读图9.17思考:狂欢节、桑巴舞、足球等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教师点拨)
1.狂欢节原本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故其整合了欧洲文化;桑巴舞完美结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因此其整合了葡萄牙文化和非洲文化;由于现代足球发源于英国,所以足球整合了英国文化。 2.多元文化对巴西的影响:增加人们了解巴西的兴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 |
知识点二 发展中的工农业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4~P86的内容,自主完成)
1.阅读教材内容和图9.19,说出巴西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答案:巴西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主要地形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地形平坦,其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特点: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咖啡、甘蔗、柑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2.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巴西工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现在巴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教师点拨)
1.认为巴西气候类型全部是热带气候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国家,除了南部一小部分外,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的巴西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巴西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2.认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巴西主要农业区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但其气候过度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加上土壤肥力不高,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3.认为巴西矿产丰富,不缺能源 巴西的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矿产也较丰富,虽然有煤炭、石油这些能源矿产,但是缺少优质煤,石油产量也不多,再加上对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巴西的能源出现了短缺。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巴西修建了很多水电站;同时用乙醇代替石油,采用酒精作为燃料代替汽油,生产了大量酒精汽车;还用核电替代火力发电; 在高原地区使用太阳能;发展沼气等。 |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讨论交流)
1.在图9.24上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2.在图9.24上找出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阿雷格里港、圣保罗,说出工业部门及附近原材料。
3.总结出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教师点拨)
1.煤、铁、石油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巴西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2.几个城市的工业部门及附近原材料:萨尔瓦多——石油、汽车,石油;里约热内卢——钢铁、纺织、造船、汽车,铁矿石、石油;阿雷格里港——化学、食品,煤;圣保罗——纺织、汽车、化学、石油、铁矿石。 3.工业与原材料的关系:巴西工业靠近原材料产地。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巴西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且了解了它的开发历史和人种构成;同时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它的工农业发展也较快。
板书设计
第2节 巴西
第一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中东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中东第1课时教案,共4页。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1课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