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共4页。
第二课时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2.了解极地地区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的应对措施。【过程与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2.极地地区的科学利用。【难点】1.如何利用科学来利用和保护极地。2.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极地考察站的图片)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来学习这一课。知识点一 科学考察的宝地【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6、P97的内容,自主完成)1.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图10.6,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分析南极考察的重要性。说出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有哪些。答案: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铁;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建立的南极科考站有长城站(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昆仑站(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泰山站。2.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图10.8,说出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与北极科考站。答案: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科考站。(教师点拨)1.认为南极科考的时间与北极科考时间一致南极地区的太阳照射方式与北极地区正好相反,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才是其暖季,此时温度较高、光照时间较长,适合考察,故每年的2月份是南极建站的最佳时期。2.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长城站;于1989年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中山站;于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地区建立了昆仑站2004年,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3.极地地区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方法(1)南、北半球的判读(适用于极点俯视图):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逆时针方向——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2)晨线和昏线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昼时,所经过的线叫晨线;反之为昏线。(3)东西经度的判读:在极点俯视图上,确定了半球,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东经度或西经度。方法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越来越大——东经;经度数值越来越小——西经。(4)节气和直射点的判读: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合作探究】(探究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讨论交流)1.读图10.1,找出我国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分析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都选在2月的原因。2.结合秦大河院士对南极地区考察科学价值的比喻,分析极地科考的价值。3.在图10.2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并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教师点拨)1.建站时间选在2月的原因: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高,出现极昼,有利于科学考察。2.极地科考的价值: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矿产、淡水资源、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为进行气象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同南极地区一样,北极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3.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北极系统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比南极大得多,也直接得多。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开展北极考察就具有了现实与长远、民族与全人类的双重意义。开展北极考察对于我国气候、环境、农业等方面的现实意义是很明显的。知识点二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8、P99的内容,自主完成)1.阅读教材内容和图10.10和图10.11,说出人们破坏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答案:南极地区:过度捕杀鲸等极地生物的行为,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北极地区: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了人们的捕杀;此外,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极大地破坏了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3.阅读教材内容,说出世界各国对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答案:1959年12月,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加入;为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探究】(探究活动)演讲:保护极地,人人有责(讨论交流) 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的情况发生。(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写一篇保护极地,人人有责的演讲稿,并推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