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5课时七上文言文二课堂讲本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5课时七上文言文二课堂讲本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5篇狼,·第6篇穿井得一人,·第7篇杞人忧天,第5篇,第6篇,第7篇,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从通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释】①屠:屠户。②止:仅,只。③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注释】①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②并驱: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③如故:跟原来一样。
【注释】①窘:处境困迫,为难。②敌:攻击。③顾:看,视。④积薪:堆积柴草。⑤苫蔽:覆盖、遮盖。⑥倚:靠。⑦弛:解除,卸下。⑧前:上前。⑨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注释】①少时:一会儿。②径:径直。③去:离开。④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似的。⑤瞑:闭上眼睛。⑥意:这里指神情、态度。⑦暇:从容、悠闲。⑧暴:突然。⑨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⑩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尻:屁股。股:大腿。寐:睡觉。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注释】①黠:狡猾。②变诈:巧变诡诈。③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④耳:罢了。
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文意理解1.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参考答案:第一次,屠户惧怕狼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户背倚柴草堆,“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户奋起,杀死两狼。
2.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屠户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一是怯懦,这主要是最初的“投以骨”;二是勇敢、机智,在狼“并驱如故”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后”,根除狼患。本文对屠户,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加少量心理描写,刻画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精彩。
作品主旨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的智慧和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写作特色叙事简洁,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注释】①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②居:停留。③及:待,等到。④道:讲述。⑤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⑥于:介词,当“向”讲。⑦使:使唤,这里指劳力。
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文意理解1.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散布谣言的责任人。如果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谣言负责?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①丁氏。因为丁氏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的意思表述不清。②闻而传之者。因为他们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他们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因此越传越广。
2.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应怎样避免“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参考答案:对待传闻,应调查研究,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
作品主旨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注释】①崩坠:崩塌,坠落。②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wú),无,没有。寄,存放。
【注释】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②晓:告知,开导。③亡处亡气: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④若:你。⑤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⑥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活动。⑦奈何:为何,为什么。
【注释】①果:果真。②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星宿,泛指星辰。
【注释】①只使:纵使,即使。②中(zhònɡ )伤:伤害。
【注释】①积块:聚积的土块。②四虚:四方。③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注释】①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然,……的样子。
文学常识《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文意理解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 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
面,借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 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作品主旨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阅读《狼》,完成下列各题。
1.重点字词(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①一狼径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②止增笑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耳朵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学科名称
(3)词类活用①狼不敢前前:_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
③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_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
(4)重点虚词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2)屠惧,投以骨。(倒装句)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投给(狼)。(本句为倒装句式,“投以骨”正常语序为“以骨投”)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被投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38课时文言文阅读二课堂讲本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3句子翻译,同“猝”突然,放下丢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20课时八下文言文二课堂讲本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7篇虽有嘉肴,·第29篇马说,第26篇,第27篇,第28篇,第29篇,见同“现”表现,食同“饲”喂,2一词多义,动词用马鞭驱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15课时八上文言文二课堂讲本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0篇愚公移山,第17篇,第18篇,第19篇,第20篇,第21篇,被同“披”穿着,2一词多义,动词驻军,名词军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