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方程式 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化学方程式 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夯实基础
1.(2020·广东东莞中考)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 )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
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3.(2020·山东济宁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Mg+O2===MgO2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2Fe+6HCl===2FeCl3+3H2↑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2NaOH+CO2===Na2CO3+H2O
4.(2020·湖南怀化中考)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液体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发射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N2O4===3N2+2X+4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CO
B.X为CO2
C.该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D.燃烧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5.(2020·山东德州中考)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面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氧化汞由汞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6.(2020·河南中考)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A.H2B.Cl2C.NaOHD.NaNO3
7.(2020·湖南怀化中考)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8.(2020·湖北黄冈中考)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分子角度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 。
(2)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Ⅲ中还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 、② 。
9.(2020·重庆中考)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
(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 ,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
【提出设想】
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
【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 (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
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2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
提高能力
1.(2020·辽宁营口中考)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表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
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2020·安徽蚌埠模拟)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胶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3.(2020·黑龙江鸡西中考)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 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25 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 。
创新拓展
(2020·广东深圳中考)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H2↑
C.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C
2.A
【解析】 A项,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属于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B项,氧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436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是1∶9,所以2 g H2完全燃烧时应生成18 g H2O,故错误;C项,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有碳元素,而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汽油,故错误;D项,冰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有碳元素,而干冰中含有碳元素,因此冰不可能变成干冰,故错误。
3.D
【解析】 A项,在常温下,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不合题意;B项,该化学方程式中缺少反应的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不合题意;C项,铁锈除净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生成氯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不合题意;D项,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4.A
【解析】 A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除2X外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错误;B项,根据A选项的分析,X的化学式为CO2,正确;C项,由该反应产物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正确;D项,由发射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N2O4===3N2+2X+4H2O,可知燃烧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氧气,正确。
5.B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汞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gO2Hg+O2↑。A项,由图示可知,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故错误;B项,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正确;C项,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D项,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汞和氧气的微粒个数比是2∶1,质量比不是2∶1,故错误。
6.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可能为食盐和水,反应前有四种元素,即钠元素、氯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不会出现除这四种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
7.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30 g-2 g=28 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8 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0 g-4 g=6 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9 g-5 g=34 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项,丙的质量不变,m的数值为5,故选项说法错误;B项,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28 g∶6 g=14∶3,错误;C项,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项,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
8.【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Fe3O4+4CO3Fe+4CO2 (3)2CO+O22CO2 (4)CO2+Ca(OH)2===CaCO3↓+H2O (5)①Fe+Fe2(SO4)3===3FeSO4 ②Fe+H2SO4===FeSO4+H2↑
9. 【答案】 (1)红色固体 Fe+CuSO4===Cu+FeSO4 (2)一 C 溶液呈酸性,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从容器内逸出 (3)
【解析】 (1)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2)【实验分析】实验1中天平读数不变,实验2中天平读数减小,所以按设想一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想二不可以;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项,因为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表面没有形成一层氧化膜,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项,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水并没有参与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说法错误,不合题意。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从容器内逸出,会造成总质量减小。(3)为防止生成的氢气从装置内逸出,该实验需要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可在此装置的导管口处拴上一个气球。
提高能力
1.C
【解析】 依据题干叙述结合分子的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A项,生成物是水与二氧化碳,两者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正确;B项,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3∶8,正确;C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丙(H2O)和丁(CO2)的质量比为(18×3)∶(44×2)=27∶44,错误;D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甲(C2H6O)和乙(O2)的分子个数比为1∶3,正确。
2.D
【解析】 A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红磷的用量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错误;B项,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故错误;C项,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故错误;D项,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
3. 【答案】 (1)80%
(2)设:25 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25 g贝壳中碳酸钙质量为25 g×80%=20 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20 gx
10020 g=44x
x=8.8 g
答:25 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 g。
(3)不能。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碳酸钙与稀硫酸的接触,导致不能继续反应。
创新拓展
B
【解析】 A项,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表示的物质是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B项,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H2O2+H2↑,错误;C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正确;D项,该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由水制备出氢气,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正确。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
验
1
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
①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②天平读数不变
③铁钉表面有变化
实
验
2
铁钉换成锌粒
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②天平读数减小
③锌粒表面有变化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归纳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初中化学方程式网络图练习(PDF版 无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0 溶液 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0 g,579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初中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 碳和碳的氧化物 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