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小山羊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了解侗族大歌的体裁。
2.热爱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朴实的特点。
3.欣赏的同时跟着音乐演唱,感受歌曲风格。
2学情分析
《小山羊》曲体为两段,第一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段为衬词构成的二声部合唱。第二段旋律很有特点,高声部由模仿羊叫的“咩,咩”声开始,曲调起伏较大,并加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哼鸣音交替演唱。低声部由拖腔式的持续音开始,随后与高声部作呼应。两个声部动静交替、此起彼伏,时而平缓、时而激昂,生动地刻画了侗族儿童在山上放羊的情境和童趣。
3重点难点
了解侗族大歌的特点,会唱,歌曲。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国贵州、湖南、广东三省的毗邻地区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把“歌”看作“饭”一样重要,你们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
师:“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人们都爱唱歌,以“会唱歌、会唱歌”为荣。侗族在多声部民歌方面,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侗族民歌有大歌、踩堂歌、拦路歌和花歌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侗族的大歌。
二、教师播放关于侗族大歌视频,学生欣赏,谈感受。
三、故事讲解:
关于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年轻人在山上耕作,休息时他们围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他们欢歌笑语,逗乐了山上的百鸟和昆虫,顿时,百鸟和昆虫也齐鸣欢唱……侗族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四、欣赏《小山羊》
1.初听歌曲,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
2.复听歌曲,你能听出歌曲中有很多长音吗?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长音。
侗族大歌每段歌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这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大歌的主体,常常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唱,所以你们觉得好像没有换气,你们想试试吗?
4.分别练习长音
5.再听歌曲,感受一下和声效果吧。
6.唱歌曲,感受三个声部同时用“呜”唱各自的声部。
7.再次演唱歌曲,你们感觉侗族的大歌怎么样?
8.再来感受歌曲中美妙的和声。
五、拓展
1.介绍侗族大歌的类型
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其中声音大歌往往是对自然景物的模仿和刻画,蝉鸣声、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婉转流水的情态等。
2.随着老师的弹奏再次演唱歌曲。
3.小组模唱。
4.教师小结: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老师希望音乐课也能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教学反思
本课,着重欣赏歌曲并从中体会乐器演奏和歌唱的动感,通过欣赏,大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表演风格,如器乐,对侗族儿歌的欣赏上,部分学生显得兴趣不高,可能觉得歌曲不够长,但是经过对照课本欣赏时,大家也找到了这首歌的乐趣,那就是歌词的形象俏皮;在欣赏琵琶独奏中,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乐器,因为演奏出来的音色多样,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多样,因此受到学生喜爱。
小学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小山羊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小山羊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参与,感受音乐,学习新课,感受歌曲,拓展延伸, 表现音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叮铃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四年级下册叮铃铃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歌曲学唱,拓展部分,小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酒歌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酒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激情导课,民主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