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9 赤壁赋导学案
展开6、赤壁赋
学习建议
分析作者豪放旷达的心态,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体味诗歌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把握诗歌景、理、情的有机融合
特别关注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及写法:
船舷(xián)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酾(shī)酒 槊(shuò) 冯(píng)虚御风 一叶扁(piān)舟
重难点合作探究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我的思路: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能力步步高
积累与运用
一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举酒属(zhǔ)客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倚歌而和(hè)之 桂棹(zhào)兮兰桨
C 泣孤舟之嫠(lí)妇 酾(shī)酒临江
D 江渚(zhǔ)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cáng)也
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正襟危坐 杯盘狼藉 苍海一粟 孤苦零丁
B 一叶扁舟 不绝如缕 凄侧动人 形单影只
C 乐观旷达 余音袅袅 感人肺腑 抑扬顿挫
D 潜移墨化 肝胆照人 犀角独怪 如泣如诉
理解与鉴赏
一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蒙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相谬 通“缭”,盘绕
B 酾酒临江 滤酒
C 物各有主 主宰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用
2、 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 危如累卵
B 邦有道,危言危行
C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D 转危为安
3、 对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郁乎苍苍 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 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不同
B 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相同
C 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不同
D 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相同
4、 下列叙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 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B 主人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阐述了一套自然界的“变与不变”的道理。末尾,表现出苏轼心胸之中豁达超然的一面。
C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D 文章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写得波澜起伏。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亦。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距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 这是苏轼《后赤壁赋》中的一段。前赋写的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农历的“七月既望”当是-------------天;后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应是----------------之景。
2前赋写月下泛舟,到“东方之既白”,人始终没有离开江上之舟,而本赋中所写行踪是由-----------到-------------,再-------------(用文中原话填写)
3 前赋的情感、议论始终围绕江、月而发,本段则写了一只白鹤自东而西,擦船而过的虚幻故事,使我们自然想起了前赋中“浩浩乎---------,--------------;---------------,----------------------。
拓展与创新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这是诗人寄给妻子的一首诗,“巴山夜雨涨秋池”和“却话巴山夜雨时”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两者之间又是怎样联系的?
2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特征?
w.w.w.k.s.5.u.c.o.mwww.ks5u.com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9 劝学学案设计,共1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9 赤壁赋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9 赤壁赋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小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