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展开秋声 秋色 秋滋味——《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1通过“改写”,让学生在不同言语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变化,深入领会
散文语言调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味。
2引导学生体验文字中的“声音,色彩,气味,触觉”等细微的感官描写,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效果——清、静、悲凉。并用一首“小令”来进行再创造。
3通过“互文对读”与背景介绍,还原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本的独特蕴涵。
师:秋天到了。在这样一个秋天,看到一个“秋”字 ,你会想些什么啊?
生:天气凉快许多,秋高气爽,感到精力很充沛。
生:校园风景更漂亮了,晚饭后,我很想在后校门外多呆会儿,看看山,看看水。
生:我想到了野餐和秋游,绍兴大香林就很好。(不少学生应和)
师:秋,总会给人们带来各种情感反应。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写哪儿的秋呢?
(学生齐答)---北平。
师:元明清的三朝皇都,政治文化中心。题目为何不直说“北平”,而说“故都”呢?不会是随意的吧?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觉得“故都”二字更多一种感情色彩。就像我们称“春晖中学”为“母校”一样。
师:说得好。故者,旧也,历史悠悠,岁月沧桑。都者,大也,人海茫茫,一身漂泊。汉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总是附带着些什么,“故都”二字比“北平”,就多了某些情味和色彩吧?读过课文,你知道了作者其实是表达对故都之秋的某种感情,文中有哪些语句是直抒其情的?
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师:这首秋天的恋歌多么深沉啊,“爱”是需要理由的。这故都的秋,作者到底爱它什么呢?
生:清 静 悲凉
师:第1节作者谈了对故都之秋的整体印象,我们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我把这节文字稍作修改,请看投影。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很好,可是北国之秋却特别的清静和悲凉。我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师:老师这么一改,是不是更简洁利落一些。与原作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句子长短不一样,课文中短句很多。
生:课文中停顿用得很多。还有反复的语句很多。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对,停顿和反复。比如“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句就很典型。我们体会一下,这两种表达意思差不多,到底区别在哪里啊?
生:他的语调比较慢,好象很忧郁的样子。
生:原文读起来是好象慢一些。忧郁,倒不一定。我觉得“可是啊”一句很明显有抒情感叹的味道。
师:对,深沉咏叹的调子。同学们读我的修改稿,很平淡。再用心读读原文,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说话的呢?我来读两段。
(教师范读)
师:你是不是不由自主的被带入一种舒缓,平静,略略感伤的氛围里了。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日常话语,而是抒情话语----艺术语言。抒情散文的语气语调太重要了,作者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节奏来感染你,打动你的。接收不到这种声音讯息,也就是半个“文盲”了----文学鉴赏之盲。就像一个乐盲去听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一定莫名其妙。
生:老师,你能不能再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学生也跟读一遍。)
师:这是全篇的调子,平静舒缓,略带忧郁。一开篇,作者就概括了北国之秋的3大特点-----(学生:齐声--清 静 悲凉。)
接下去,3-----11段,就用他这种独特的语调从容地描绘了几个画面。你自己读读看,读到什么样的感觉呢?边读边划。记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 交流体会) 教师小结 5个画面:(关键字板书)
秋院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师:除了语气,句式外。我们还要特别留心画面传达出来的效果----声音,色彩,气味,触觉。作者似乎调动了所有的感觉器官,我们正是从这些细微的地方读出了清、静、悲凉。
师:这幅 “秋院图”有声有色。不妨闭上眼睛,听我读一段,你来充分地想象。
(教师朗读。)
师:你得到的是怎样一个画面呢?
生:冷色调。碧绿,青天,连牵牛花也是蓝色,白色。很安静,只有驯鸽的飞声。
生:作者用了一些形容词,“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让人感受到一种衰败萧条的气氛。
生:我觉得“人”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他喜欢破屋,浓茶,蓝花,还有尖细的秋草。
“向院中一坐”,看看天色,听听鸽声,静对着喇叭花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特别是“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些举动可以看出,他很安闲或者很寂寞。
师:你的感受力真好。作者描述画面中所流露的心情意绪,你也感受到了。在下面“槐树落蕊”一节是否也可以这样品评一番呢?
生: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扫帚留下的丝纹”,而且还很有感慨的样子。
(不少学生点头表示同感)
师: 你早上来教室,看到值日同学在扫地,注意了扫帚留下的丝纹吗?你会“落寞,深沉”地感慨一翻吗?
生(大笑)没有,没有。
师:那你认为怎样的人才会去对这扫帚的丝纹大发感慨呢?
生:可能他比较寂寞,要么比较空闲吧。
师:寂寞,一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才会同自然作这样最深切的交流。作者描写了秋院与落蕊,饱含情感。还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还有写秋雨的那段特别有味。
师:那么,大家齐声读一读。
(生齐读。)
师:“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这是多么爽朗利索的雨啊。就该是“息列索落”,不是“噼里啪啦”——那太猛,像夏天的暴雨。不是“淅淅历历”——那太柔,像江南的春雨。
生:作者写秋雨之外,为什么还要写到都市闲人呢?
师:你可以体会最后一句“天可真凉了——”。作者特意加了一个注,“这个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想想看,该怎么读。
(许多学生拖腔朗读。教师示范。)
师:一声长叹,写出寻常巷陌,都市闲人的散淡悠闲,作者在这些地方找到了“秋的味道”,我们也要仔细体会其中所流露的深沉落寞之情。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曾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学生齐背)----用意象罗列的方法酝酿了一个很美的意境,我们把这5幅画的关键词稍加连缀,也是一个美丽的小品。试一试。
(学生尝试,各有精彩。)教师示例:
浓茶小院破屋,青天鸽声槐树,残垣秋草蓝朵,落蕊满路,寂寞客在故都。
师:平民小院 , 寻常巷陌 , 都市闲人,就是这些寻常人事,“清 静 悲凉”让作者由衷地喜欢和眷恋。那么,你喜欢这样一个秋天吗?为什么?
(许多学生摇头)
师:人在秋天,清静或许是人的同感,那作者又为何会有这种悲凉的感受呢?作者明明一再宣称喜欢这故都之秋的。
( 学生思考,并显迷茫神色)
师: 以我们学过的课文为例:
一位指点江山的热血青年眼里的秋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位老病孤愁的诗人又是这般深沉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位山居的隐者却如此轻轻咏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可见,笔下的风景总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王国维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就是经典的说明。
我们来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写作背景。
1933年4月,由上海去杭州,逃避政治高压,远离文艺界的人际纠纷,本意是想隐居。但很快就发现杭州一隅也绝非世外桃源,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当时北方战云密布,东北沦陷,日寇开始觊觎整个华北,内忧外患中,他用诗句来寄情“烽火漫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
此后一年多,表面上看他似乎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或留恋诗酒山水,品茗赏花,闭门读书,然而实际并不轻松。一方面,卖文为生,不能不写一些应酬之作。一方面,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有良知,又无法忘怀世事,逍遥度日。“故都的秋”中“抑南扬北”,实际上也就是对自己身在南国。“混混沌沌”虚度光阴的苦恨和鄙视。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多事之秋,终于到了这渴望已久的北国,心情是复杂的。文章那种“悲凉”更是个人身世和时代环境的投影。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再来比较一篇同学作文。(投影学生严芸芸作文,比较色彩﹑ 声音等。不谐之处集体讨论修改。)
布置作业:
探究性学习《秋》。见课后思考题(三)。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第一单元2 祝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第一单元2 祝福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模拟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结语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