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湘艺版(听赏)Do Re Mi教学设计
展开(听赏)Do Re Mi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唱出2/4拍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表现音乐的能力。
2、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自主创新。
3、通过歌曲《do re mi》的学唱及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是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感受和体验美。
2教材分析
<<doremi>>歌曲选自电影《音乐之声》,全曲为C大调,2/4拍,作者用七个音的唱名和英语中与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的编成了不同的故事交给孩子,按孩子的年龄的的不同,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doremifasollasi ”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在听赏的参与活动中学会唱唱名,并在模仿科尔文手势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和熟悉每一个音的音高。这一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充满美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唱准音符与记住唱名。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歌曲情绪音准吐字的准确演唱,对音阶的认识和记忆。
2.难点:通过影视与音乐的结合、简单的旋律创作,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师生问好歌
2.律动《音阶歌》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
1、观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片段。
给学生介绍《音乐之声》的电影内容。
教师:“这首歌曲是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曾经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故事的结尾,玛利亚和海军上校相爱,最后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2、听赏《do re mi》
(1).教师:“故事讲到这,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部电影,听听这首歌,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让咱们一起欣赏《DO RE MI的片段。
设问: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轻声用LU模唱。
(3)复听(中文版)
设问:共有几个乐句?歌曲将七个音代表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歌词?
(3)学生随音乐跟唱,手势参与表现
师:“女教师玛利亚教会孩子们学唱了这七个音,这些音符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节课学会的科尔文手势来表示七个音。”
3、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规则: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张唱名图片,聆听中文版《do re mi》随着音乐将手中的音符或唱名与歌词中唱到的唱名一一对应起来。
活动3【活动】三、课外拓展
介绍《音乐之声》
设问:你怎么理解音乐电影的?你还听过这部电影其它的歌吗?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来自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经典插曲。它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这部音乐电影获得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 。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打破电影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片。
(2)感受《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会唱的同学小声跟唱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音乐剧的魅力,感受到节拍游戏的趣味,懂得了稳定的节奏在音乐里的重要性;从歌曲里了解“音阶”的特点,让我们明白学习音乐的容易、有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愿音乐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听赏)Do Re Mi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听赏)Do Re Mi精品教案,共5页。
湘艺版(听赏与跟唱)哇哈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听赏与跟唱)哇哈哈教学设计,共2页。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Do Re Mi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Do Re Mi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