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17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端午节那天,简阳市举行了纪念屈原的龙舟赛,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龙腾雄州,奋进简阳”整个活动非常高兴。
经过紧张的评选,我市滨江路终于出现在四川最美街道上榜上有名。
三月十一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英美法等多国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联合军事干预利比亚,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
(二)
得分
A.自矜(jīn)偌大(nuò)
卓越(zhuó)
镌刻(juān)
B.陶冶(yé)宦游(huàn)
横亘(gèng)
尊君在不(fǒu)
C.瞑目(míng)脍炙人口(huì)
诺言(ruò)
销声匿迹(xiā)
D.环谒(yè)冗长(rǒng)
契诃夫(hē)
猝不及防(cù)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D.我国部分省市出现 H7N9 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美猴王》——吴承恩——山阳人——散文
《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
《犟龟》——米切尔·恩德——法国——童话
《卖油翁》——欧阳修——宋代——小说
5、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6、根据课文默写填空:(5 分,每空 1 分)
①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一览众山小。(《望岳》)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⑤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7、名著阅读: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鲁滨逊出海时曾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B、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十个月后,进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旅行。他发现了一个景色宜人、物产丰富的地方,于是在那儿建茅舍,拥有了自己的一座乡间住宅。
C、曹先生是祥子最尊敬的人,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 是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社会小知识分子。
D、虎妞虽凶横泼辣,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但她又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付出了真
诚的情感。她的死熄灭了祥子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8、某班准备开展题为“长江———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本班的学生完成以下的综合性学习任务。(4 分)
① 请写出描绘长江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 (2 分)
② 请帮助他们以“保护母亲河——长江”为主题拟一则公益广告。(2 分)
得分
评卷人
你拟定的广告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 35 分)
(一)阅读《空城计》 (12 分)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 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 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 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宝剑 ;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 “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 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 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 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 “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①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②骇然:____________ 10、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4 分)
A.开端(第①段):____________ B.发展(第②段):_________
_
C.高潮(第③④段): __________ D.结局(第⑤⑥段):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第①段,说说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 分)
12、诸葛老师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2 分)
①为什么不弃城逃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敢使“空城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中三次写到诸葛老师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掌而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并 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七颗钻石》(11 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 了,草木丛林也都 了,许多人及动物都 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 去。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 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 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
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4、从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 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 (干涸、干燥、干旱) 了,草木丛林也都_ (打蔫、干枯、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 (焦虑、焦躁、焦渴) 而死。
15、这篇童话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 (2 分)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童话及民间故事常用的开头。
文章开头用“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词来形容“大旱灾”,意在告诉小读者水资源的宝贵,教育读者要节约用水。
母亲病得“就要死了”,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心。D.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七颗钻石变成了大熊星座,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17、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凭借它,人们夜里不会迷失方向;作者说它是小姑娘的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的,请说说你的理解。(2 分)
答:
_
18、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一位小姑娘?试作简要分析。(2 分)
答:
(三)阅读《一张忘取的汇款单》(12 分)
①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 500 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 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②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 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③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作这么 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 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当载着绿色邮 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个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同时探出 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④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 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
⑤一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 500 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⑥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 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
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
⑦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 500 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⑧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了一会儿,突 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⑨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 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9、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0、第④段说“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这句话的“焦虑” 指什么?“幸福”又指什么?(2 分)
“焦虑”指
“幸福”指
21、本文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紧紧抓住了细节进行描写,请找出一处加以赏析。(3 分) 句子:
赏析:
22、选出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 分)
A、文章的标题既是对内容的概括,还暗含儿子对父亲情感关照的遗忘。
B、文中划线句子是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父亲内心的骄傲与自豪感。
C、“我”坚持每月给父亲寄钱,是为了满足父亲的“虚荣心”——让父亲感觉到幸福。
D、儿子很了解父亲,父亲不是细心的人,在汇款单附言栏里写问候的话不是父子间表达情感的习惯。
23、父亲是真的“忘了去取钱”吗?为什么?这件事启示我们应如何与长辈相处?(3 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1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4—27 题。(9 分)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 分)
①重岩叠嶂嶂:_____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__
_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
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 分) 27.从全文看,第 4 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诗歌赏析(5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8、这首诗的作者,代诗人,(2 分)
29、从修辞、情感等方面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3 分) 答:
四、作文(50 分)
1、以“我真后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 分)
1、D 2、D 3、B 4、B 5、B6、略 7、D8、① 评分要点:符合要求——描绘长江即可
② 示例 1:爱护母亲河,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示例 2:母亲河——我们生命的血脉。
(主题鲜明,语言简洁、有表现力即得 2 分;主题清晰,语言能反映主题可得 1 分。) 二 、阅读短文(32)
(一)9.①形容满脸笑容。②惊讶的样子。2 分,一个词语 1 分。
10.A.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B.发展:诸葛老师临危施计。 C.高潮:司马懿中计。 D. 结局:诸葛老师释计。4 分,一空 1 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对比手法。烘托严峻的形势,突出西城之险。4 分,一问 2 分。
①“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②“此 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2 分,一空 1 分。
是一种脱险之后的欢笑,其心理是: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3 分。
(二)14、干涸干枯焦渴15、地球上旱灾非常严重,水对每个生命的重要意义。16、B17、小姑娘有一颗比金子、钻石更宝贵的爱心,这爱心像北斗星一样永远普照人间。18、突出小姑娘的孝顺、勇敢尤其是充满爱心的品质并准确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三)19、我在父亲节给父亲寄钱,并在汇款单附言栏下写下祝福,这张汇款单被父亲永远珍藏。20、“焦虑”是指邮递员迟迟不来,焦急的等待。“幸福”是指收到汇款单的那一刻和取钱路上别人的问话。让父亲感到欣慰和自豪。21、句子:去镇上取钱的这天,他会向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赏析:对父亲进行肖像描写,“穿上最整洁的衣服”表明取钱对父亲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事,表现父亲收到汇款单幸福而自豪的心理。22、D 23、父亲不是真的忘了,他要珍藏这张写有祝福的汇款单,故意不取的,启示我们与
长辈相处时要善于表达情感,经常给予关心和问候等。三 、古文阅读(14 分)
(一) 24.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溯流而上 ③快 (每题 1 分,意思对即可)25.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27.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28、李白 唐 2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意思相近即可)
四、作文
附: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46-50 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 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40-45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35-39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 少量涂改
四类(30-34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碱,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29 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 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 错别字多,卷面很不
整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8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8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诗歌赏析,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