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3 分)
(一)选择题(24 分,每小题 3 分) 1.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温馨(xīn)应和(hè)归宿(sù)甘蔗(zhè)
黄晕(yùn)酝酿(liànɡ)鞠躬(jū)贮蓄(zhù)
广漠(mò)闪烁(shuò)救济(jì)着落(zhuó luò)
澄清(dènɡ)眨眼(zhǎ)青睐(lài)自省(xǐnɡ)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加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看到他这种老气横秋的神态,参观队伍中的一名小伙子突然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
来。
我班的李强同学喜欢学别人的说话腔调,能学得惟妙惟肖。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舞起来。
D.这个问题如不妥善解决,类似恶劣事件肯定会雨后春笋般出现。4.下列句子说得清楚简洁的一句是
A.班干部学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都纷纷踊跃参加了这次不平常的有意义的活动。 B.为了夺取联赛的胜利,我们队作了充分准备,以防万无一失。
C.通过教委严格考核,钟吾中学被命名为“德育先进学校”。D.他喜欢天天在网上聊天,差不多经常上网。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木兰诗》出自南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 C.《为学》的作者是彭端淑,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D.“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朱自清的《绝句》。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A.呼朋引伴
宛转嘹亮
B.花枝招展
舒活筋骨
C.不屈不挠
天崖海角
D.抖擞精神
扑朔迷离
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
②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我们上前去。A.跳着领着B.跳着率领
C.跑着领着D.走着领着
7.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连贯的是
经过数月的奋战, ,终于战胜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A.难以想象的困难都被英勇的抗洪军民克服了
B.英勇的抗洪军民把难以想象的困难全都克服了C.英勇的抗洪军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D.英勇的抗洪军民不是把难以想象的困难都克服了吗8.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语言积累运用(9 分)
我们在困境中遇到转机时,就不禁会起起陆游诗句 。
《西江月》中预示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
下面一段话在词语上不够准确、简明、连贯,请加以改正。
①大蒜中最具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蒜素”。
②它的含量极低。
③一吨大蒜就含 1 公斤之多,所以蒜素又称“蒜黄金”。
④蒜素有明显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清甘油三脂的作用。
⑤动脉粥样硬化斑明显减少。
⑥能防治血栓形成。
改正:(1)
(2)
(3)
二、阅读(27 分)
(一)(14 分)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a,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b,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a,汤熨之所及也;在b,针石之所及也;在c,火齐之所及也;在 d,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依次给文中a、b、c、d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2 分)()
3.解释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3 分)
①立有间()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④使人索扁鹊()
⑤望桓侯而还走()⑥火齐之所及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 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蔡桓公的病得不到医治的根本原因是(2 分)()
A.桓侯曰:“寡人无疾。”B.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D.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6.用“‖”划分文章的层次。(在原文上划分)(3 分)
(二)(13 分)
无题
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 97.5 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 50 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A.肌肤腠理肠胃骨髓
C.肌肤肠胃骨髓腠理
B.腠理肌肤肠胃
D.肠胃骨髓肌肤
骨髓
腠理
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 分)(
)
A.桓侯又不悦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汤熨之所及也
D.火齐之所及也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 “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 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升学的渴望。一会,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进来, 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 50 元钱放在红布上。
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⑧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着这 50 元钱和一篮鸡蛋——
⑨愕然无语!
给文中加粗字注音。(1 分)
(1)赫()(2)颤()
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1 分)
文中写“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 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2 分)
()
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心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 ”。(1
分)
第④段写“ 他” 一把搂住母亲, 呜呜地哭了,修饰语“ 呜呜地” 表达了“ 他”
的情感。(1 分)
6.第⑦段在“啊”后连用“!”“?”,其作用是 。(1
分)
小说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么说?(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这篇小说运用了 、 、 、 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2 分)
读完全文,回头看看小说用“无题”作标题的用意,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 分)
()
以“无题”作题,能起到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的作用。
小说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五十元钱”和“一篮鸡蛋”,如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小说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 题胜有题”的作用。
三、作文(40 分)
现实生活中,“真”与“假”同时存在,例如真货与假冒产品,真话与谎言,真人与石像,鲜花与塑料花……。
请以“真”与“假”为话题写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一)1.B2.C3.B4.C5.C6.D7.C8.D
(二)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1)③句中“1 吨大蒜就含 1 公斤”改为“1 吨大蒜仅(只)含 1 公斤”(2)⑤句前加上“使”(3)⑥句中的“防治”改为“防止”。
二、(一)1.B2.A
①一会儿②请求③故意④寻找⑤转身就跑⑥达到
略5.A
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臣是无请也‖居五日……遂死。
(二)1.hèchàn
2.带钱不够交费而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
3.C4.母亲明白了5.伤心而感动
表现老师揭开红布后的惊异、疑虑的神态
略8.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9.B 三、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42),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4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神六,文言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