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面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三大题,19 小题,满分 10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完成时间 100 分钟。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取得理想成绩。一、卷面分(3 分) 二、积累运用(26) 1、名句名篇默写(8(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6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优愁而又快乐的树。是的,我们的命运被按排定了,在这个   充满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 zhuì。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   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   予我们。(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给予( )  zhuì ( )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修改。(2      (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 分)
    据介绍,①“7﹒21”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达 16000 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 190 万人 左右,其中房山区 80 万人。北京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受损严重。②水利、农业、林业等其他灾害还在进一步汇总统计中。据初步统计北   京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1                                                      改:               (2)第②句,修改:                                                  4、名著阅读。(4 分) 驴子在牧场上吃草,看见一只狼向他跑来,便装出瘸腿的样子。狼走过来,问他脚怎么啦。   他说越过篱笆时,踩着了刺,扎伤了脚,请狼先把刺拔掉,然后再吃他,免得扎伤喉咙。狼信以为真,便抬起驴的腿来,全神贯注地认真检查驴的蹄子。这时,驴子用脚对准狼的嘴使劲一蹬,踹掉了狼的牙齿。狼十分痛苦地说:“我真活该!父亲教我做屠户,我干嘛要去做医生呢?”(1)  这则故事出自《                      》一书,请给语段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   
     5、综合实践(4 分) 最近,学校图书馆正在组织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是帮助贫   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完成以下工作:(1)  请你对全班同学做一次捐书动员,要求中心明确,富有鼓动性(2 
     
     
     
     
     
     (2)  请你写一句标语或名言警句,用作“爱心图书馆”的环境布置。(2
      
     三、阅读理解(36 分) (一)(14 分) 平安夜里的母亲 这个冬天的雪来得特别晚。当它扬着洁白的羽毛飞过这个寂寥小镇时,窗外街道上早已铺满了华丽的彩灯。吉姆斜靠在雾气腾腾的窗上,隐约听到外面嘈杂的声响。他好奇地问:“妈妈,  外面一定很多人吧?他们都在玩儿什么呢?”每年圣诞节前后,吉姆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吉姆是个盲童,从始至终都不曾看到过这个美丽的世界。母亲从狭窄的厨房里探出头来,故作从容地说:“没玩什么,他们都在街上散步呢!”其实,她多想告诉孩子,外面不但挂起了彩灯,还站满了喜庆的圣诞老人。但   她实在不忍心说出口。对于孩子来说,那是多么遥远的梦境。吉姆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他不但从未尝试过奔跑,就连摸索着进厨房帮忙都不  可能,他感觉自己真是一无是处。母亲抚摩着他的头发:“孩子,你知道吗?你最擅长的根本不是这些。而是唱歌!”“唱歌?”吉姆收住哭声,惊疑地问。他对母亲的赞许有些不解,因为学校的许  多同学都说过他五音不全。“是的,唱歌。在你很小的时候,你就会唱圣诞节的颂歌了。每年圣诞节,只要  你亮开嗓子,那些叔叔阿姨就会高兴得朝你口袋里扔硬币!”吉姆不说话,他在回想颂歌的歌词。母亲继续说道:“你不知道,这几年一直有  人问我,为何不带吉姆出来唱歌了?我说,吉姆长大了,得看他的意愿。当然,今天也一样有人问我。如果你愿意的话,晚饭过后,咱们就可以一同出发。”“没问题!”吉姆一下从地上爬起来。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精神过。 晚饭过后,他主动要求母亲帮他换上最漂亮的衣服。而后,手捧录音机兴高采烈地准备出门。临行前,母亲特意从床底取出了一块小黑板,得意洋洋地说:“今天晚上,我可   得用它好好记下,咱们吉姆得了多少硬币。”敲第一扇门时,吉姆心里充满了恐惧。他一遍又一遍地把歌词默默温习。不一  会儿,门内传来了中年男人的声音:“谁啊?”
    吉姆不敢说话。母亲镇定地喊:“吉姆!拥有全城最美音色的小伙儿!他特意前  来为您奉上圣诞节的祝福!”中年男人开门了。吉姆迫不及待地唱了起来。他感觉自己唱得实在糟糕,根本  不在一个调儿上。但中年男人却极为细致地听着,舍得不打断一句。最后,还不忘朝他的口袋   里扔上两枚沉甸甸的硬币。吉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从口袋里掏出硬币,惊呼:“先生,您这是给我  的吗?”中年男人笑了:“你认为不对吗?不过,对于这种天籁之音来说,它的确是挺少的。”  姆不知该说些什么。大颗大颗的热泪像此时的雪花,洒满了他的衣襟。他继续跟随母亲前行,敲开了一扇又一扇卷着风雪的门。 那是他人生里最为快乐的一天没有任何一人打断他的歌声,也没有任何一人  嘲笑他音不全。他唱得卖力, 直到喉沙哑。当晚, 他终于信母亲的,               估计,他这一生都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天夜里,他的母亲始终举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的,   不是他所得硬币的数目,而是一句简短的话:“我以一位母亲的身份恳求您听完这首歌,您的聆听和赞许,将是孩子继续活着的勇气!”(有删节)6、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事件。(2 分) 
     
     7、文章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了吉姆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感受,通读全文,请你概括出吉姆心里的变化。(3 分)
     
     8、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画线处补充完整。(2 分) 
     
     9、当吉姆得到两枚硬币时,为什么不敢相信这是事实?(3 分) 
     
     
     

    10、通读全文,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母亲的看法。(4 分) 材料:200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推选委员,在“暴走妈妈”陈玉蓉的颁奖词中说:“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   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   亲情。”
     
     
     
     
     
     (二)(9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1、文章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也调动了其他的感觉器官,描写细腻逼真。试从文段中各   找一处,把它写下来。(3听觉                                         视觉                                                              嗅觉                                            1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              ,“杨柳风”指的           “杨柳风”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4 分)13这段文字突出现了春风                                          点。(2 分)(三)(13 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4、解释加点的字。(4不 亦 说      传 不                                            弘毅                                                        15、翻译句子。(4 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从本文找出两个成语,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17、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3 分) 
     
     
     
     四、写作训练(35 分) 爸爸  我不要长大 /让我坐在你肩膀 /爸爸 我不想长大 /不要看见你白发/爸爸 我不要长大/快快变你熟悉的魔法/爸爸 我不要长大/不想 永远都不想……——陈楚生的歌《不想长大》道出了成长期少年的心声。我们都会慢慢长大,挥别孩提时代。对于成长,我们万   分期待,可真地长大了,又会有些害怕……请以“不想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全文不少于 500 字;2、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二、积累运用(26 分) 1、(8 分)略。每空一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2、(6 分)(1)(2 分)给予(  ) 点 zhuì (  ) (2)(2 分)(  )改为(忧 );(按)改为( 安)。 (3)(2 分)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4 分)(1)第①句,修改:删去“约”或“左右” ; (2)第②句,修改:将“汇总”和“统计”调换位置。  4、(4(1)(2 分)这个片段出自《伊索寓言》 驴和狼 (2)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 分) 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事,自然会遭到不幸。5、(4 分) (1)(2作为志愿者,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贫困山区同学。同学们,献出你的一份爱心, 为他们捐几本书,让他们也能和你一样享受阅读的快乐吧!(2)(2 分)所写句子与图书馆环境相称即可。三、(36 分)(一)(14 分) 6、(2)母亲用爱的宣言托起孩子活着的勇气。或吉姆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很自卑,于是母亲鼓励他去唱歌,并且在黑板上请求各位能够仔细地听吉姆唱歌。(意思对即可)    7、恐惧不敢相信快乐(意思对即可,3 分)8、原来自己真是个有用的招人喜欢的孩子(语句合理即可,2 分) 9、吉姆是个盲童,他一直很自卑,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从未受过别人的赞许;因为他觉得自己唱的实在糟糕,不可能获得别人的欣赏的。所以得到硬币时当然不敢相信!(3 分) 10、示例: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慈爱、无私、坚韧,用心托起了孩子的明天。(看法合理1 分,理由充分 2 分,语言通顺流畅 1 分,共 4 分)
    (二)(9 分) 11、文章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也调动了其他的感觉器官,描写细腻逼真。试从文段中各   找一处,把它写下来。(3听觉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视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   气里酝酿。12、志南和尚 《绝句》,春风,比喻。(4 分) 13、温和、轻柔。(2 分) (三)(13 分) 14、(4 分)愉快 老师传授的知识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刚强,勇毅 15、(4 分)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16、(2 分)任重道远、见贤思齐 …… 17、(3 分)任选一则,能联系自身感受、语句通顺即可。三、写作训练(35 分)参见“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66):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6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