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填空。(10 分)

    (1) ,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 《 次北固山下》 中, 描写时序交替, 暗示时光流逝, 蕴含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 , 。”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闻说友人王昌龄被贬,托明月传达自己牵挂之情的诗句 是:“ , 。”
    (7) 《夜雨寄北》中,蕴含诗人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 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

    2.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4)题。(11 分)

    孙大圣见了,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 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
    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心却想道: “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汛。——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及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奶奶磕头。”
    那怪道:“我儿,起来。”行者暗道:“好!好!好!叫得结实!”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 的?”行者道:“平顶山莲花洞,蒙二位大王有令,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教带幌金绳,要拿孙行者哩。”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去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1)选段中“止拜了三个人”中的“止”的意思是 ;

    “若不跪拜”中的“若”的意思是 。(2 分) (2)把选段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 分)


    (3) 选段中的“二位大王”是指

    。(2 分)

    (4) 选段中孙悟空想到“两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段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 压两界山的原因。(5 分)



    3. 【2020·芜湖期末改编】某中学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14 分)
    (1) 【宣传读书活动】

    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要写一则宣传语,宣传语的上句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句,使之与上句保持一致。(3 分)
    上句:亲近书籍开阔视野

    下句:

    (2) 【讲述读书故事】

    古代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 韦编三绝——孔子

    B.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D. 凿壁借光——张衡(3)【畅谈读书感受】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对“读书”这一主题的感想。下面是小明同学发言稿的部分内容, 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 分)
    随着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A】同学们的纸质媒介阅读量和数字媒介阅读量都呈上升趋

    势,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B】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

    真谛。【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画线句【A】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②画线句【B】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画线句【C】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调查读书现状】

    阅读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回答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


    1.5

    小时

    1.2

    小时

    0.5

    小时
    经典著作所占阅

    读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4 分) 二、阅读(55 分)
    (一)【2020·徐州改编】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 分)

    红朵百合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②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它赏看,都嫌它太 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 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 一茎美丽的百合。

    ④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 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
    ⑤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⑥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 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都觉得高了,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 终于觉得妥帖。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⑦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深夜,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 那个最大的花苞( )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花的开放是没有理由的,它只为开放。
    ⑧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

    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 )的夜里,花朵绽放得更肆意了,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一点,花瓣没先前那样黏得紧了,有 一处已松开,看来,今晚,它是一定要开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⑨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和第一朵仿佛双胞胎一样,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再给那两个红朵来个特写,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 不了它的鲜美。
    ⑩太阳光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 )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 天。
    ⑪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自《人民周刊》2020 年第 7 期,有改动)

    4.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优雅 静谧 积蓄 B. 雅致 静谧 积攒

    C. 雅致 安静 积蓄 D. 优雅 安静 积攒

    5. 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完成下面的练习。

    (4 分)

    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圆茎开出美丽的百合时的惊喜与惊讶——夜间看到一朵百合绽放时的

    ——最后在百合身旁时的

    6. 按照括号里面的要求品析下列句子。(6 分)
    (1) 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 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 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7.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处引用诗文的作用。(4 分)




    8. 你对文末“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5 分)



    (二)【2020·重庆 A 卷】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17 分)

    【材料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利、友谊翻 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 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 造成伤害。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使 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挖掘积极心理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情绪、获得 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找到了一些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帮助大家调控情绪。

    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意识不到自己性格不足的人,在与人产生矛盾时,总是认为对方性格有缺陷,所以,要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 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肯定现在的自己。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说错话或做错事,学习或工作陷入瓶颈时,如果过于苛责自己,只会让情绪更加低落,加剧内心的痛苦。此时,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 在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趋于稳定。
    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或者不方便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点记录下来,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记录情绪,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难过的事情,多做能令自己高兴的事,再 想办法去解决烦恼的事。
    多建立几根支柱。在遭受负面情绪时,如果只有一根支柱,一旦这唯一的支柱倒塌,整个人就会随之崩溃。如果建立的支柱多几根,就可以通过其他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和化解负面情绪,这些支柱可以 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亲密感情,可以是某种健康的活动等。
    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因此,要主动接近积极向上的人,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多向他们学习。同时,多做对自己或 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经常想天想地,充斥着悲观情绪。悲观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磁场,不仅使自己深陷其中,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要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要 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选自和田秀树《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有删改)

    【材料二】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 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 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 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林 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材料三】2020 年初,中小学生因为疫情原因在线上学习。还不到半个月,林杨同学就感觉很憋闷,于是他在贴吧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就收到了网友跟帖。



    9. 下列对“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负面情绪让人情感体验不快乐,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伤害人的身心健康,应及时疏导。

    B.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C. “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和“肯定现在的自己”两种方法都只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优 点和缺点。
    D. 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要成为悲观情绪的垃圾桶,是培养积极的心理情绪来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 方法。
    10. “材料二”中,苏轼面对人生坎坷所采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与“材料一”中的哪些方法相吻合? 请作具体分析。(4 分)





    11. 你认为“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对林杨同学赶走“憋闷”的情绪是否有帮助?请选择两条作评价。 (4 分)



    12. 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两种调控负面情绪的方法,用跟帖的方式,帮助“材料三”中的林杨赶走负 面情绪。(6 分)

    我选择的方法是:① ②

    我的跟帖是:





    (三)【2021·蚌埠期中】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6 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 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 温故.而知新 故.: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3) 詹何对.曰 对.:
    (4) 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 尝.:
    (5) 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而.:
    14.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 【甲】文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乙】文中詹何对楚庄王的回答,意在告诫执政者 才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4 分)

    16.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感悟。(3 分)






    三、写作(55 分)

    17. 诗人汪国真在《山高路远》中这样写道: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年轻的朋友们,是什么在召唤着你呢?是父母深情的叮咛,师长真切的鼓舞?还是山川风月无言的启示,花草树木蕴蓄的哲理?抑或是火热的青春,绚丽的梦想……请以《 召唤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 600 字。
    [提示:请结合你在《极速提分法》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1)强欲登高去 (2)一夜征人尽望乡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非淡泊无以明志(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7)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10 分)

    2. (1)同“只”,只是,仅仅 如果(2 分) (2)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难道曾有一点泪 儿?(2 分)

    (3)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2 分)

    (4) 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祖制服悟空后,把他压在两界山下。(5 分)

    3. (1)示例:阅读经典润泽心灵(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即可)(3 分) (2)D(3 分) 点拨:凿壁借光—— 匡衡。
    (3) ①改善 提高 ②将“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后面的“,”改为“;”。 ③在“在于”后面加“是否”(或将“能否”改为“要想”)。(4 分) (4)示例: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著作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4 分)
    二、阅读(55 分)

    (一)4. A(3 分) 点拨: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词填空。“优雅”形容音乐优雅动听,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优美雅致,还可以形容人的姿态、举止优美高雅。“雅致”指的是美观而不落俗套。第一空要表现花苞绽放时的姿态。故该空应选“优雅”。“静谧”的意思是安静,形容寂静无声。“安静”是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第二空所填词语表现的是夜晚的幽静,没有一点儿声响。故该空应选“静谧”。“积蓄”指积存,多和“力量”“财物”搭配。“积攒”多指一点儿一点儿地聚集。第三空能与“力量”搭配的,只能选“积蓄”。故此处应选“积蓄”。据此可知,答案选 A。
    5. 兴奋和欣喜 平静和安静(4 分)点拨:本题考查梳理人物情感脉络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 在文中找到描写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提炼概括即可。由“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可得出:开始时“我”惊喜地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圆茎开出美丽的百合。由“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可得出:夜间看到一朵百合绽放时的兴奋和欣喜。由“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可得出:最后安静、平静了下来。
    6. (1)“竟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这里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表现出了“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3 分) 点拨: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要在理解词语本义、语境义的基础上, 体会人物表达的情感。“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在这里指“我”在一片嫩绿里发现有花时感到出乎意料,也表达了“我”的惊喜之情。
    (2)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不同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 分) 点拨: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把百合开放时的形状比作“巨大的喇叭”,运用比喻的修 辞;“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中“铆着劲”赋予百合以人的情态;“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把待开放的花苞比作“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不同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最后结合比喻、拟人 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作答即可。
    7. 画线处引用诗文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添诗情画意,写出花儿开放引发了诗人、作者内心的情感, 表达了“我”看到红朵百合花开时的愉悦之情。(4 分) 点拨:文章引用诗文的作用一般有:使文章更有文学内涵,增添诗情画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情感表达,突出文章主题。结合本题,引用“夜惜衰红把火看”“故烧高烛照红妆”“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是为了表达“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体现了“我”看到红朵百合花开时的愉悦之情。
    8. 红朵百合积蓄力量,遵从规律,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合理安排人生,展现自己美丽的一生。(5 分) 点拨: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和与之联系紧密的关键语句来分析。这句话是在文章的结尾,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作用。前一句“在百合的身旁, 我也安静下来”,由看到第一朵百合夜间开放时的兴奋、欣喜到等待第二朵开放,“我已经明确地感受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由此理解文末的句子,红朵百合积蓄力量,遵从规律,合理安排自己,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由花及人,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积蓄力量,合理安排自己的人生,不急不躁,展现自己美丽的一生。
    (二)9. C(3 分)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在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趋于稳定” 可知,“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和“肯定现在的自己”这两种方法还可以帮助调节自己的情绪, 摆脱负面情绪,故 C 错误,选 C。
    10. ①多建立几根支柱。如他在杭州与佛印结友,在惠州探索岭南风光、尝试酿酒等。②记下自己的情绪。如他通过写诗文来排遣内心的苦闷。③向正能量靠拢。如他与心胸开阔的佛印结友,在儋州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4 分)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材料一“如果建立的支柱多几根,就可以通过其他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和化解负面情绪,这些支柱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亲密感情,可以是某种健康的活动等”和材料二“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被贬惠州后, 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可知,苏轼通过交友、赏景、酿酒等兴趣爱好,为自己建立了多根支柱,从而排解了负面情绪。故这里符合材料一中“多建立几根支柱”的方法。(2)结合材料一“无法或者不方便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点记录下来,

    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和材料二“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可知,苏轼通过写诗文排遣苦闷,这符合材料一中“记下自己的情绪” 的方法。(3)结合“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 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和材料二“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可知,苏轼与心胸开阔的佛印结友来向正能量靠拢; 结合“同时,多做对自己或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愉悦与幸福”和“他 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可知,苏轼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让自己获得积极的力量,这符合材料一中“向正能量靠拢”的方法。
    11. 示例:①“毛毛虫”的跟帖对林杨没有帮助,甚至会加深林杨的负面情绪。②“快乐的大白”的跟 帖说明了负面情绪的坏处,采用祈使语气,但未给出具体帮助,反而可能会加重林杨的负面情绪。
    ③“万水千山”的跟帖给出了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可能对林杨有一定的帮助。④“菜鸟先生”的跟帖是为图书打广告,对林杨没有帮助。 (4 分)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答题要点:结合材料一中的调控情绪的几点方法,分析材料三中跟帖的效果,是否能够帮助林杨消除不良情绪。(1)“毛毛虫”的跟帖也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悲观的消极的不良情绪会传染,会互相影响,故“毛毛虫”的跟帖不仅不会帮助林杨消除不良情绪,反而可能增强林杨的“憋闷”感。(2)“快乐的大白” 的跟帖指出了不良情绪的坏处,告诉林杨要赶走不良情绪,但是并没有告诉他如何赶走不良情绪, 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不能很好地帮助林杨排除不良情绪。(3)“万水千山”的跟帖给出了让人不心烦的三招,告诉林杨如何通过呼吸、放松来排遣不良情绪,有方法指导,很具体,应该对林杨排除不良情绪有帮助。(4)“菜鸟先生”的跟帖跟 林杨的需求完全无关,是个图书广告,对林杨无帮助。
    12. ①肯定现在的自己②多建立几根支柱

    我的跟帖是:①朋友,你宅在家里,虽然难受,但你没感染病毒,这是不幸中的万幸。②趁宅在家 里,你还可以培养一两项爱好,做点你喜欢做的事,同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多多交流,加深感情。(6 分) 点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点:在材料一中选择两种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用跟帖的形式,结合具体方法,帮助林杨排除不良情绪。
    (三)13. (1)学过的知识 (2)以……为快乐

    (3) 回答 (4)曾经 (5)表示转折(5 分)

    14. (1)广泛地学习且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2 分)(2)我明白修养身心(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2 分)
    15. 忠 信 习 修养自身(4 分)

    16. 修养。自身修养是做好事情(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修养,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做 人。(3 分)
    【乙文参考译文】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办?”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身心(的 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得以尊奉宗庙、掌管国家,希望可以学到守住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了而国家混乱的事,也没有听说过自身 修养不好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来答复。”楚王说:“说 得好。”
    三、写作(55 分)

    17. 思路点拨: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召唤”的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是口头呼唤某人。在这篇习作中“我”是“召唤”的对象。“召唤”的内容,根据提示“是父母深情的叮咛, 师长真切的鼓舞?还是山川风月无言的启示,花草树木蕴蓄的哲理?抑或是火热的青春,绚丽的梦想……”可以是妈妈蕴藏真情的召唤,可以是老师饱含期待的召唤,可以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召唤, 可以是时代彰显的责任的召唤。文章的主题可以是关于亲情的,可以是关于友情的,可以是关于爱的,可以是关于正义的。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例文: 妈妈召唤我

    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妈妈的那一声召唤依然是那样响亮、清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跟着妈妈到街上去买菜,哇!街上可真热闹,到处水泄不通。 人们的叫卖声,孩子的喊叫声……混成一片。出于谨慎,我紧紧地握住了妈妈的手,但是正当妈妈买东西时,我突然被附近的一间玩具店吸引了,不由自主地松开妈妈的手直奔那儿。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忽然回过神来,刹那间,周围的喧闹声仿佛全消失了。我茫然地站在人海 中,惊恐地望着四周,望着周围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看着他们的嘴巴一张一合,我更加慌了。我 仿佛正处于茫茫的沙漠中,无依无靠,泪水禁不住涌在了眼眶。此时的我并不想得到什么玩具,只 是希望能看到妈妈的身影,听到妈妈的呼唤。
    突然从人群里传来了一阵熟悉又急切的呼唤:“女儿,你在哪里?”是妈妈!那熟悉的呼唤像 是从遥远的山谷传来,但在我心中却是那么响亮、清晰。我茫然地穿梭在人群中,到处寻找声音的 来源。
    猛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顿时,一股暖流涌进心河,推动我扑向那熟悉的身影, 妈妈惊喜地张开双手,紧紧地把我拥在怀里。我幸福的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角,一抬头,我看见妈妈的眼里也闪着晶莹的泪花。
    在紧紧抱住妈妈的那一刻,我恍然发现街上又变得十分热闹,心中的乌云顿时散开了。

    妈妈的那一声召唤,令我难以忘记,多少次午夜梦回,我还依稀听到那深情的充满爱的召唤。 总评: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开头“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妈妈的那一声……”直接点题,文末“妈妈的那一声召唤,令我难以忘记”,与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文章主题明确, 向读者传递了浓浓的亲情。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68):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68),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写作,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68),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68):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68),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 1.音形互注,阅读与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